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配套练习:诗歌部分 第2单元 精读 贺新郎 训练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07404 上传时间:2025-11-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配套练习:诗歌部分 第2单元 精读 贺新郎 训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配套练习:诗歌部分 第2单元 精读 贺新郎 训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配套练习:诗歌部分 第2单元 精读 贺新郎 训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诗歌部分第二单元【精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重视语言、善用语言,让语言释放智慧与力量,往往能达到_的效果。语言的力量,首在言之成理。“言贵于有物,无物,非言也。”就拿开会发言来说,一个人的讲话之所以能振奋人心、引起共鸣,关键在于相关语言都找到了恰当的支点,在事实和逻辑层面_,有说服力。语言的力量,贵在言之有德。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讲往往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纵观历史长河,誓言“舍身为国”、发出惊人之语者不在少数,他们终能流芳千古,为民族精神注入生动元素。反观那些投机者,纵然_,由于没有人格的光亮、缺少修养的支撑,说出来的话自然无法令人信服。语言的力量,亦在

2、言之共情。话语真情充沛、逻辑严谨,自然能生发出直抵人心的力量。穆青采访焦裕禄事迹时情动于衷、挥洒热泪,多年后,其采访日记上仍依稀可见斑斑泪痕。()反过来看,切忌忽视沟通的艺术、轻视语言的力量,往往容易造成误解、触发矛盾,甚至言不由衷、表意不明。现实中,有的干部一讲话,群众便皱眉摇头,原因何在?问题就在于这些讲话内容干瘪、细咂无味,要么是脱离实践的空话套话,要么是违背情理的废话假话。凡此种种,消解的都是群众的信任。“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当然,强调善用语言,也并不是提倡_,更不是否定行动的力量、落实的价值。语言是行动的影子,行动是语言的土壤。挖掘语言的宝藏,品味言语的艺术,有助于更好传递

3、信息、交流意见、沟通情感,也必将推动行之有恒、行之有格、行之有效。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A事半功倍无懈可击巧舌如簧夸夸其谈B事倍功半无懈可击巧言令色夸夸其谈C事半功倍天衣无缝巧言令色夸大其词D事倍功半天衣无缝巧舌如簧夸大其词【解析】第一处,“事半功倍”:形容花费的气力小,收到的成效大。“事倍功半”:形容花费的气力大,收到的成效小。根据文中论及“语言释放智慧与力量”往往能达到的效果,应选择“事半功倍”。第二处,“无懈可击”:指没有一处弱点可以让人攻击。形容说话办事等十分严密,找不到漏洞。“天衣无缝”:比喻事物完美自然,没有破绽。“在事实和逻辑层面”应选择“无懈可击”。

4、第三处,“巧舌如簧”:舌头灵巧得像乐器里的簧片一样,形容能说会道善于狡辩。“巧言令色”:指用花言巧语和谄媚伪善的面目讨好别人。根据文中“投机者”“说出来的话自然无法令人信服”,应选择“巧舌如簧”。第四处,“夸夸其谈”: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夸大其词”:说话或写文章措词夸张,超过事实。根据文中“强调善用语言”“更不是否定行动的力量,落实的价值”,应选择“夸夸其谈”。根据分析,A项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符合题干要求。故选A。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C)A轻视语言的力量、忽视沟通的艺术,往往容易造成误解、触发矛盾,甚至言不由衷、表意不明。B忽视沟通的艺术

5、,轻视语言的力量,往往容易造成误解、触发矛盾,甚至言不由衷、表意不明。C轻视语言的力量、忽视沟通的艺术,往往容易言不由衷、表意不明,甚至造成误解、触发矛盾。D切忌不要轻视语言的力量、忽视沟通的艺术,否则往往容易言不由衷、表意不明,甚至造成误解、触发矛盾。【解析】A项,“往往容易造成误解、触发矛盾,甚至言不由衷、表意不明”,递进失当,应改为“往往容易言不由衷、表意不明,甚至造成误解、触发矛盾”。B项,“忽视沟通的艺术,轻视语言的力量”,语序不当。根据前文指出要“重视语言,善用语言”,那么“反过来看”,“轻视语言”则应放在句首,后面递进失当。D项,“切忌不要轻视语言的力量、忽视沟通的艺术”否定失当

6、。删掉“切忌不要”与“否则”。故选C。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C)A语言和作品有了真情的灌注,就都有了永不枯竭的活力,可以抵御时光而历久弥新。B语言和作品有了永不枯竭的活力,可以抵御时光而历久弥新,是因为有了真情的灌注。C有了真情的灌注,语言和作品就都有了永不枯竭的活力,可以抵御时光而历久弥新。D有了真情的灌注,语言和作品就可以历久弥新而抵御时光,有了永不枯竭的活力。【解析】根据前文“依稀可见斑斑泪痕”,应该承接“有了真情的灌注”,排除A、B两项。D项“历久弥新”“抵御时光”“永不枯竭的活力”语序不当,正确的语序是“有了永不枯竭的活力,可以抵御时光而历久弥新”。故选C。4

7、下面对词中比喻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A“凭割断愁丝恨缕”用丝缕来比喻愁恨。B“从此天涯孤旅”,“天涯孤旅”比喻孤身一人去很远的地方。C“昆仑崩绝壁”和“台风扫寰宇”表现了词人准备勇猛奔向革命征程的高尚境界。D“重比翼,和云翥”,比翼鸟比喻夫妇,“和云翥”比喻高飞入云,意为参加革命。【解析】本句不是比喻。5下列对词句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C)A“眼角眉梢都似恨”中的“恨”意思是离愁别绪。唐朝杜甫春望有“恨别鸟惊心”句,且有诗题恨别之作。李白忆旧游寄谯君元参军:“问余别恨知多少?落花春暮争纷纷。”B“过眼滔滔云共雾”一句的典故有苏轼吉祥寺僧求阁名:“过眼荣枯电与风。”过眼,从眼前掠过。此句意谓

8、人生滔滔,都好似过眼云雾,转瞬就消散了。C“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中“算”的意思是计算。D“照横塘半天残月”此句倒装,照字动词作谓语前置,主语为后面的残月,原意即“半天残月照横塘”。横塘,大塘,指小吴门外清水塘。【解析】推算,料想。6下列对本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B)A词人采用“贺新郎”这个词牌也不是偶然的,这个词牌起首五个字,独成一句,总括全词,干净利落,却引起下文许多情节。B这首词从分别时骤起的豪情写起,整个上阕及下阕开头数句均以婉约为主,写离别的情意绵长,如泣如诉,“眼角眉梢都似恨”,大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之况味。C贺新郎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告别爱妻时心中的愁苦、凄然、失落,以及对爱妻的宽慰、怜爱。D本词继承了古典诗歌的意境,不乏温柔缠绵的韵致。不过它一扫古代文人墨客的浅吟低唱,词作最后情调上扬,豪气干云,一扫陈旧阴霾,表现出英雄气概、领袖情怀和高尚情感。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