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测试题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979年1月,一封关于香港厂商要求回广州开设工厂的来信摘报送到了邓小平同志的办公室,邓小平读后当即表示:这种事,我看广东可以放手干。“放手干”的第一步是()A设立经济特区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C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D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2.右图为中国历史上出现过领息凭证,从中可知当时()A国有企业改革提上日程B社会主义改造正在进行C近代民族企业发展迅猛D国民经济调整初见成效3造成下图所示的公私经济成分比例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三大改造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家庭联
2、产承包责任制D国营企业改革4同学们在运用下图时,最有可能是想以此佐证()A小农户经营方式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人民公社化运动D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5中共中央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明年一方面必须努力增加消费品的生产,另一方面必须尽力压缩城市购买力,争取社会购买力同商品供应保持平衡,使我们逐步掌握主动。”此举表明中央力图()A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B调整国民经济C确立公有制主体地位D深化经济改革6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党和政府就我国农村经济建设道路进行了多次探索,其中1953年的农业合作化道路和1978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两次较为突出的代表。对这两次探索理解正确的是()A所有制性质完全相反B农民都优先享
3、有产品分配权C后者对前者彻底否定D都属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7下图是某位同学的一份历史课堂笔记。图中空白框应填入的正确选项是()A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B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起步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8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在这一年抵达北京的前世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B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C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D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9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
4、标志,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这里的“新”主要表现在()A开发开放上海浦东B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国有企业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10有学者指出现代中国40年(19491989)经济发展的速度虽然很快,但几度大起大落,可表述为如下公式:“突进不平衡增长暂停调整新突进”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经济“突进”的特点不包括()A片面强调公有化程度B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C照搬苏联的经济发展模式D社会主义改造与经济建设并举111980年10月邓小平在广东视察时说:“特区不是仅仅指深圳、珠海那几块地方,是指广东、福建两个省。单搞那一点地方不行,中央讲的是两个省。你们要
5、充分发挥这个有利条件。对于搞特区,你们要摸出规律,搞出个样子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几块地方”指的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岛B“有利条件”包括中央给予的特殊政策和高度的自治权C“单搞不行”体现中央政府对上海浦东开发的高瞻远瞩D“摸出规律”是希望搞好特区对全国发展有重要战略意义121992年,中国对外开放加速向纵深发展。以上海浦东为龙头,开放芜湖、九江、黄石、武汉、岳阳、重庆6个沿江城市和三峡库区,实行沿海开放城市和地区的经济政策。同时,开放哈尔滨、长春等4个边境和沿海地区省会城市,开放珲春等13个沿边城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符合中国逐步推进的渐进式开放战略B浦东开发直接带动内地
6、经济飞跃C这些地区享有较大的政治管理权限D标志着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成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30分,第14题22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3198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时间19531957195819621963196519661970197119751976198019811985年均增长率4.5%4.3%11.1%3.9%4.0%5.1%8.1%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材料二1952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所有制性质经济成分1952年1956年公有经济国营经济19.1%32.2%合作社经济1.5%53.4%公私合营经济0.
7、7%7.3%私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6.9%0%个体经济71.8%7.1%材料三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类别年份 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集体工业城乡个体工业其他经济类型工业197877.6%22.4%199725.5%39.1%17.9%18.5%(1)根据材料一表中的相关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31985年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出现的时间及主要原因。(12分)(2)分析材料二,指出1952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意义。(8分)(3)材料三中的“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应该是什么类型工业?与1956年相比,1997年的经济成分有何变化?出现这些变化
8、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0分)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开始了叫作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到1983年底,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材料二我国对外开放示意图沿海对外开放示意图材料三1987年6月12日,邓小平会见外宾时第一次公开提出建立海南经济特区问题。他说:“我们正在搞一个更大的特区,这就是海南岛经济特区。海南岛和台湾的面积差不多,那里有许多资源,有富铁矿,有石油天然气,还有橡胶和别的热带亚热带作物。海南岛好好发展起来,是很了不起的。”百年中国(1)材料一中给农村带来“深刻的变化”的政策是什么?
9、这种变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重要会议后出现的?(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8分)(3)根据材料三并联系海南建省办特区二十七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你认为海南办经济特区的优势有哪些?(8分)答案1A 2B 3A 4C 5B 6D 7D 8B 9C 10A 11D 12A 13(1)时间:19631965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较高。原因:国家“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促进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时间:19811985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大幅度提高。原因:国家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2)原因: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意义: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或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3)外资或中外合资。变化:非公有制经济得到发展(个体经济得到了发展;出现了私有经济)。原因:改革开放的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4(1)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2)格局: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3)优势:资源,如矿产、热带作物等。环境,如空气、土壤、气候等。人文,如政策、侨乡、人文景观等。(答出两个方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