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回忆鲁迅先生导学案设计:刘斌 审核:黄海 辛钰 执教:七年级语文组 使用时间:学习目标 1.通过对课文的研读,感受鲁迅先生超群的智慧,广阔的胸襟和可亲可敬的个性品质; 2.学习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中流露出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学习重点 学习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学习难点 理解伟人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课型 自读课课时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1.出示鲁迅先生的自题小像,请同学谈谈对鲁迅先生的印象。 学生可能因为阅读鲁迅的文章大都比较深刻,含蓄,因此感到鲁迅是深邃的、沉重的、严厉的。2.实际上,鲁迅先生
2、是也是非常平易近人的。介绍本篇作者萧红。(板书作者) 萧红,原名张遒(qi)莹,“萧红”是她发表生死场时使用的笔名,另有悄吟,玲玲,田娣等笔名。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也曾被鲁迅誉为“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主要作品有: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二、自主学习看清字形给加点字注音。(自主完成,二人互检,教师核对。)调羹( ) 草率( ) 舀( ) 揩( )咳嗽( ) 校对( ) 阖( ) 碟( )三、合作探究主问题一 整体感知1. 文中的鲁迅给你的总体印象是怎样的?2.本文作者选取了哪些生活场景来表描写鲁迅先生?学法指导-1.自学指导:(1)默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2)学生
3、自主交流阅读感受,并集体评议。2.互学要求:组长主持有序交流。最后组长归纳组员想法并督促组员整理笔记举手展示。3.展学要求:身体立直,表达清晰,声音洪亮,观点合理,依据充分。每位组员展学后邀请全班同学补充或者质疑。教师评议学生发言,归纳讨论意见默读课文,思考:主问题二 再读课文,思考:文章所写的哪个生活片段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从中能看出鲁迅的什么性格特征?(结合细节进行分析) 过渡语: 大家通过初步探讨课文,都感到鲁迅是非常平凡可亲的。但这篇文章不仅写出了鲁迅的平凡可亲,也通过捕捉鲁迅先生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的个性,情趣,魅力,气质,试从文中找出这些细微处加以分析。学法指导-1.
4、自学指导:速读课文,快速在课文中找出体现邓稼先精神品质的语句。2.互学要求:学生四人一组讨论,自主交流阅读感受。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逐题交流,需要人人发言,如有不同意见,可交付老师评议,教师可说出自己的看法,供小组参考。3.展学要求:身体立直,表达清晰,声音洪亮,观点合理,依据充分。每位组员展学后邀请全班同学补充或者质疑。教师评议学生发言,归纳讨论意见。四、小结 本文用片段的形式组合在一起,烘托出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先生,鲁迅是人而非神。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怀念之情。这就是鲁迅,他有着普通人的心态,他可以和年轻人开童心未泯的玩笑,他有普通人一样饮食、起居,他同样可以享受亲情,享受天伦之乐。正如他的诗歌所说的那样:“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五、 拓展提升1.请以“鲁迅先生,我想对你说”为开头,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2.结合课文内容及自己对鲁迅的了解,补充对联: 上联:俭朴热忱甘于奉献 下联: 板书: 笑声明朗 走路轻捷 待客饮食 调侃玩笑 回忆鲁迅先生 读青年来信 处理校样可亲可敬 看电影 鲁迅休息 热爱怀念 吃鱼丸 包书 拼命工作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