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过秦论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过秦论分为上、中、下三篇,人 教版(必修三)从贾谊新书中节选上篇作为第三单元的教材内容,作者 通过对秦王朝兴起、强盛、衰亡过程 的叙述,指出了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 因是“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其目的是劝谏汉文帝对人民实行宽松的政策。 该文篇幅较长,文言知识较中 丰富,文章内涵丰厚。 因此我设计用 学 三课时教学本文。 具体设计如下:ks5u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归纳并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2)学习本文用事实作根据论证中心论点的写法。(3)认识贾谊对秦代暴政的批判“ 仁义不施”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4)了解作者借古讽今、
2、劝谏汉文帝施仁政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2.过程与方法:诵读法、讨论法、合作分析法、学习对比论证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领略秦一统天下的壮观气势,探究其迅速灭亡的教训;(2)培养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观。ks5u教学重点l.识辨课文中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积累文言词句。2.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及写作意图。ks5u教学难点对“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这个中心论点的理解。学情分析:高一阶段,学生文言知识体系尚待完善,学生对古代议论性散文接触不多。 因此,教学中要进一步增加文言知识积累,处理好言与文的关系,既要让学生读懂课文,又要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
3、生欣赏古代散文的能力。教学过程 ks5u导入新课师:我国第一个封建统一王朝是哪个?生:秦朝。 (齐答) 师;秦朝为什么会走向灭亡呢?生:因为暴政。师:贾谊又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代表作之一过秦论。(板书课题)【解题】师:“过”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这个标题的?生:“过”理解为“指出的过失,”,做动词用。标题的意思是指出秦国过失。师:你对作者有哪些了解?同学们可以结合优化探究中的作者名片认识作者。师:老师这里补充一下,贾谊的作品除了过秦论,还有陈政事疏论积贮疏也较为著名,同学们可以课外网上搜索看一看。现在我们来进行预习汇报。课文里面有很多生僻的字,大家一起找出来,如:崤
4、 (xio)函。生:腴(y) 轸(zhn) 镞(c) 笞(ch) 恬(tin) 藩(fn) 瓮(wng) 牖(yu) 孝公既没(m) 召(sho)滑 俯首颈系(x) 践华(hu)为城 劲(jng)弩 中(zhng)人 墨翟(d)行(hng)伍 将数百之众(jing) 度(du) 长絜(xi)大比权量(ling)力 万乘(shng)之势 同朝(cho)列 一夫作难(nn)。师:同学们都做了预习,但是这几个生字的读法也应注意:外连衡(hng) 非铦(xin)于钩戟(j) 长铩(sh)也,同学们结合注释读准字音,看看哪一组读得声音最响亮,最整齐。生:(分小组朗读段落内容,最后一段全班齐读。 )师:同
5、学们的朗读技巧比以前有很大进步,看来大家都下了一番功夫,输赢未见分晓,我们看看同学们对文言知识点的寻找工作是否全面具体。先请第一小组的同学汇报情况。生:(寂静)师:如果第一小组的同学不作答,我们把机会让给其他小组。生 1:“固”一词多义,崤函之固(险固的地势,名词):固守以窥周室(牢固);内立法度(在国内,名词作状语)外连衡而斗诸侯(对外,名词作状语:使相斗,动词的使动用法。 ) 师:其他同学还有没有要补充的?生 2:“席”:像席子一样;“包”:像包裹一样;“囊”:像口袋一样,都是名词作状语。师:你能把这个句子翻译一下吗?生 3:大致意思是秦孝公有一统天下的野心。师:你说的是意译,能不能直译呢
6、!师:怀有像席子一样席卷天下,像包裹一样控制宇内,像口袋一样统一四海的意图,并且有吞并各国的野心。 句子翻译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大家要把握这个规律。师: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内容?涉及哪个皇帝?其他组的同学不要忘了还有抢答的机会。生:秦孝公实施一系列政策来巩固自己的政权。师:对了没有?师:(板书)固基业秦孝公兴,请其他小组的同学们按照相同的方法来学习课文。师: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同学们都发挥了团队协作的精神,并开动脑筋思考问题。 大家看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在叙述史实的过程中,作者对内容是否进行了详尽的叙述? 生:没有。师:其言语表达有什么特点?生:简明扼要。师: 议论文的记叙和记叙文中的记叙有
7、很大区别,议论文的记叙只求把其中最能证明观点的部分写出来便可,要求简明扼要,而不是从头到尾的详细记录,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作文写作中注意掌握。师:作者在叙述史实时,还运用了那些方法?请举例说明。生 1:对比,比如说秦国本身由盛到衰的对比。生 2:陈涉和秦国的势力对比。师:看来第四组和第一组的表现不相上下,其他组的同学请不要气馁!师:我们知道,论据是为论点服务的,作者引用大量事实论据的目的是为了证明论点, 文章的论点是什么? 我们一起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生 1:非小弱也(变小、变弱,做动词用),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 (判断句) 师:这位同学说的都对吗?生齐答:不对。
8、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 (介宾短语后置句) 师:不要看到“也”就是判断句了,还有吗?生 2:介宾短语后置句还有:非铦于钩戟长铩也;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为天下笑者”是被动句。生 3:“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判断句。师:第五自然段的句子意思都懂了吗?生:懂了。师: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师:贾谊为什么写这篇文章?请同学们联系背景分析。师生共同合作:西汉初期,经历了春秋战乱到楚汉战争,社会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土地荒芜,人民流亡,人口减少,经济凋敝。 贾谊的过秦论借古讽今,他希望汉统治者能施行“仁政”,防止重蹈秦始皇因实行暴政而迅速灭亡的覆
9、辙。师:本文我们就学到这里,希望同学们掌握学习这种古文方法,并学习贾谊的写作手法,把它运用到作文写作中去。 大家觉得哪个小组赢得了本次比赛?生:第一组生:第四组师:不管比赛结果如何,同学们的协作精神值得嘉奖。 (掌声)课后对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做一做优化探究中过秦论的中篇练习。板书设计:秦始皇)盛之异守过秦论义军起(秦二世)亡析原因仁义不施 教学反思:文言文的教学很枯燥, 课堂教学不容易出新出奇。老师备好知识点就开始满堂灌了, 为了让学生读懂文章,逐字逐句的翻译反倒让学生更容易厌倦。 怎样在保证夯实知识点的同时,又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呢?在教授过秦论时作了一些新的尝试,把课堂的主动权让给了
10、学生,让学生自己学会古文的学习方法。过秦论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文章内容丰富,涵盖博大,较之一般的文言文,是有一定难度的;如果再从议论文的角度进一步讨论一下作者的中心论点“ 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的优劣长短,自然又增加了教学的深度和难度。 课标指出:“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按组分配学生,让学生课前集体预习,堂上汇报,并且其他小组可以参与竞争的方式进行竞赛,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完成自己任务的同时可以继续参与其他小组的活动, 做到人人参与,活跃课堂气氛。 从课堂的反馈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都做得很好,在字、词、句方面,做到了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团队协作意识的增强,师生活动也增进情感交流。相对以前的古文教学,老师轻松了,学生动起来了。从作文教学的角度来说,过秦论是一篇较好的议论性散文,引导学生学习其语言以及布局谋篇,为今后的写作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