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课件翻越大雪山手术台就是阵地1939年春,著名的齐会战斗打响了。气势汹汹的日寇刚到齐会镇,就挨了当头一棒,被我军消灭了500多人。(交代了故事的时间和地点以及起因。)战斗在激烈地进行着。我军的伤员陆续从火线上抬下来。在离火线不远的一座小庙里,白求恩大夫正在给伤员动手术。他已经两天两夜没有休息了,眼睛布满了血丝。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黑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白求恩仍然十分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从伤员的腹腔里敏捷地取出一块弹片,扔在盘子里。(动作描述很是精确。)敌机不断地在上空盘旋,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师卫生部长匆匆赶来,对白求恩说:“师长决定
2、让您和一部分伤员离开这里。”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我同意撤走部分伤员。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部长恳求说:“白求恩同志,这儿危险,让您离开这里,是战斗形势的需要哇!”白求恩说:“谢谢师长的关心。可是,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手术台呢?部长同志,请您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语言刻画出了人物精神品质。)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助手们赶忙把火扑灭。担架队抬起做过手术的伤员,迅速向后方转移。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
3、做了一个又一个。(周围环境和人物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齐会战斗胜利结束了。这次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一系列数字表现了人物的无私奉献精神。)导读:全文共5节。第一节交待了事情的发生,最后一节交待了事情的结果。而2、3、4节交待了事情的经过。本文结构清晰,重点段落2、3、4节中都有环境描写,并描写了白求恩大夫坚持工作的动作、语言和神态。文中描述了一幅插图:白求恩大夫正在小庙里给伤员做手术。从他那弯成弓形的身体、双手正在忙碌的样子;从他那目不转睛的神态,可以清楚地看出,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争分夺秒地抢救伤员。阅读实训:1、朗读课文。说说你对“手术台就是阵地”
4、这句话的理解。1、对于白求恩大夫来说,手术台就是他为之拼搏和奉献的地方,表现了他兢兢业业、一心为拯救伤员的精神品质。2、(1)白求恩仍然十分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2)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3)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2、找出在下列三种情况下,描写白求恩仍坚守手术台的句子。(1)当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时;(2)当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时;(3)当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时。3、你能用下面的字组成不同的词语来填空,使句子表达完整通顺吗?静A、早晨,同学们纷纷来到学校,()的校园顿时热闹起来。B、在()的山谷,响起了悠扬的笛声。C、遇事必须(),才能做到急中生智。特D、他的样子挺(),头大身子小。E、妈妈希望我能有一个(),就让我在少年宫参加了书法班。F、这个玩具有一个(),一放进水里它就叫起来。3、A、安静B、幽静C、冷静D、特别E、特长F、特点4、扩写句子。齐会战斗胜利结束了。4、轰轰烈烈的齐会战斗终于宣告胜利结束了。5、读一读课文里带有“陆续”“继续”“连续”的句子,想一想这三个词语在课文里能不能调换,再用一个词语各说一句话。5、不能换。虽然放学了,但是小华还是继续在教室里埋头学习。6、本文主要描述了()(1)白求恩大夫争分夺秒地抢救伤员的情景(2)白求恩大夫的生平事迹(3)白求恩大夫的为人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