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威海市乳山银滩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03786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8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威海市乳山银滩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东省威海市乳山银滩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东省威海市乳山银滩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东省威海市乳山银滩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东省威海市乳山银滩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山东省威海市乳山银滩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山东省威海市乳山银滩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山东省威海市乳山银滩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山东省威海市乳山银滩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山东省威海市乳山银滩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2-2023学年度高一10月模块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卷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共45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并将答题卡上的考号、科目、试卷类型涂好。2. 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 第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卷纸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不能写在试题卷上,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 选

2、择题:本题共45题,每小题1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2019年7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位于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通过良渚考古发掘,学者们普遍认为当时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出现了权贵阶层。以下能作为直接证据的考古发现是A. 城中发现20多万公斤的炭化稻堆积 B. 少数墓葬有精美的玉器和陶器随葬C. 古城遗址布局与山形水势充分契合 D. 碳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3000年左右2.商朝时期实行内外服制度,商王和诸侯王之间是军事征服的关系,对其控制力有限。西周时期实行宗法分封制度,周王和诸侯王既是政治隶属关系,又是家族内部

3、等级关系。这一变化A. 巩固了周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B. 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C. 实现了君主权力的高度集中 D. 解决了贵族内部的利益纷争3.右图是1986年在北京房山琉璃河燕国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克罍,其铭文大意为周王说:太保(指周召公),你用盟誓和清酒来供你的君王。我非常满意你的供养,命(你的儿子)克做燕地的君侯。该考古成果可用于研究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礼乐制 D. 郡县制4.周礼规定,天子五门,诸侯三门。但考古发掘的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宫寝、朝廷遗址则有五门。这说明当时A. 商鞅变法废除了等级制度 B. 儒家思想观念影响广泛C. 秦国的经济实力最为雄厚 D. 宗法分封体制

4、受到冲击5.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种台以“承天载物”为设计理念,创意灵感来自中国传统青铜礼器何尊。何尊是西周成王时期青铜器,内底铸铭文122字,提到周武王灭商后决定建都于天下的中心,“宅兹中国”。这表明( )A. “中国”一词历史悠久 B. 西周已建立大一统国家C. 中国自古就是天下中心 D. 宗法制分封制互为表里6.学者许倬云认为“春秋之世,国家与社会逐渐分道扬镳,分道扬镳的前面一部分是封建秩序与宗法制度的分离,后面一部分则是封邦建国成了君主国家,最后变成了统一的大帝国。”下列有关“封建秩序与宗法分离”的结果表述正确的是A.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墨家思想盛行 B. 礼崩乐坏,嫡长子继承制被完

5、全破坏C. 井田制彻底瓦解,各国纷纷变法图强 D. 诸侯争霸,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7.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虽然都有自己的方言,但两千多年来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从未间断过。这得益于A. 秦朝疆域辽阔 B. 秦朝统一货币 C. 秦朝统一文字 D. 秦朝统一度量衡8.钱穆先生指出:“中国版图之恢廓,盖自秦时已奠其规模。近世言秦政,率斥其专制。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非也。”其观点意在说明A. 秦朝奠定了后世版图基础 B. 地方治理有利于君主集权C. 中央集权体制具有合理性 D. 专制暴政与秦朝灭亡无关9.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到:秦“有

6、叛人而无叛吏”,汉“有叛国而无叛郡”,唐“有叛将无叛州”,其意在表达A. 封建制度的合理性 B. 分封制的局限性 C. 任人唯贤的重要性 D. 郡县制的优越性10.汉代某地区“地广人稀”,到南北朝时期逐渐发展为“民多田少”。这一地区位于右侧示意图中的( )A. B. C. D. 11. 诸侯相,统领百官,汉初多由功臣担任。文景时期,多选宽厚长者任诸侯相;汉武帝后,众多儒生被选任诸侯国的相、中尉和内史等官职,“傅相皆儒者,旦夕讲诵,足以正身虞意”。上述变化反映出,西汉( )A. 注重推进移风易俗 B. 行政中枢权力转移C. 主流治国理念变动 D. 郡国并行体制完善12. 西汉建立后,从刘邦称帝始

7、,到汉武帝即位之初,中经惠、文、景三帝,大约六七十年间实行的是“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这一做法A. 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B. 反思了秦朝灭亡的教训C. 反映了抑制王侯势力的意图 D. 缓和了统治集团的矛盾13.自古以来,山东在全国政治格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右图反映的时期是( )A. 战国 B. 秦 C. 西汉 D. 隋14. 隋代规定“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有考功”;“海内一命(最低的官阶)以上,州都无复辟署(征聘委任)矣”,这些措施A. 抑制了世家大族的势力 B. 促成吏部掌握官员任免权C. 旨在完善官吏考核制度 D. 保障了各级官吏廉洁奉公15.“如果说长城是一撇,大运河则

8、是一捺,二者在首都交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厚重的人字。”材料中的“一捺”的重要作用是A. 方便了帝王游山玩水 B. 沟通了长江和珠江水系C. 解决了北方缺水问题 D. 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16.下图为北魏前期、后期中枢机构长官籍贯数量分布柱形图。图示中官员籍贯数量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A.鲜卑历史传统的影响B. 国家中心区域的变化C.经济重心南移的推动D.中枢权力机构的调整17.宋元时期词、曲和杂剧的发展,反映出这一时期文学的发展特点是()A贵族化 B神秘化 C平民化 D宗教化18.从下表中可以看出长城和大运河的共同点是()长城大运河秦汉时期,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保护了中原北部地区的农业生产

9、和人民生活。隋唐时期,成为联系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A. 抵御了匈奴侵扰 B. 有利于巩固统一 C. 促进了南北交流 D. 削弱了诸侯国势力19.“唐太宗吸取前朝灭亡教训,虚心纳谏,从善如流。”“武则天指出,建国之本,必在务农。”“唐玄宗前期,整顿吏治,精选地方官员。”以上材料共同说明唐朝( )A. 兴盛的原因B. 割据的结果C. 衰落的过程D. 农业的发展20.“天可汗”不仅是一种荣誉,更具有实质意义,它的目的是使许多弱小邻国或民族可以和平相处共存共荣。”据此分析,唐太宗被拥戴为“天可汗”的原因是A. 轻赋省刑 B. 开明的民族政策 C. 广开言路 D. 提高行

10、政效能21.唐德宗下诏任命齐总为衢州刺史,因此前齐总有盘剥百姓,进奉朝廷的恶行,时任给事中的许孟容封驳任命诏书,并陈述理由,唐德宗不得不收回成命。许孟容此时隶属于( )A. 中书省B. 门下省C. 尚书省D. 御史台22.唐初赋税制度实行租庸调制,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替。这一做法()A.增加了农民的负担 B.加剧了社会矛盾 C.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D.引发了土地兼并23.宋仁宗曾下诏:“自今后,客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田(年)收田毕日,商量去往,各取稳便,如主户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这一规定有助于A. 增强契约法律效 B. 改变农村阶级结构 C. 减弱人身依附关系 D. 缓和土

11、地兼并现象24如表中民谣、诗歌体现的选官制度依次是()选官制度民谣、诗歌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金榜高悬娃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A察举制、科举制、九品中正制 B九品中正制、察举制、科举制C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D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察举制25.生产工具是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一定类型的生产工具标志着一定水平的生产力。右图的农业生产工具开始出现于A. 秦代 B. 汉代 C. 唐代 D. 清代26. 唐代以前,中国女子衣装严裹,行不露足笑不露齿。到了唐代,作了大胆的尝试,女子开始穿短袖,积极的穿男装、骑马郊游。这说明当时A. 社会氛围多元开放 B. 少数民族文化的强大吸

12、引力C. 男女社会地位平等 D. 大众审美标准呈现出多样化27.右图为唐玄宗天宝年间边境节度使分布图。这体现出该时期( )A. 民族政策开明B. 边地防务强化B. 社会矛盾尖锐D. 藩镇割据严重28. 金人进入中原以后,即援引“中原即中国”“懂礼即中国”等汉儒学说和理论,自称中国,但金人并没有将宋人排除于中国之外。这体现了当时A. 儒学已成为官方哲学 B. 国家统一的历史事实C. 多元一体意识的增强 D. 因俗而治的统治政策29. 南宋著名画家李嵩的货郎图,描绘了行脚于乡间的货郎,挑着货物,走街串售,深受儿意喜爱的情景,该作品A. 体现了文人画的艺术风格 B. 真实描绘了农民生活状况C. 反映

13、了理学对绘画的影响 D. 适应了市民阶层文化需要30. 明清时期,有一位思想家提出的某一思想被后人总结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位思想家是A王夫之B李贽C顾炎武D黄宗羲31.理学产生以后,民间常常把明显不公的判决称为“没有天理”,把明显危害社会的事情称为“伤天害理”。由此可知A.理学精髓开始被人们认可 B.理学思想已融入社会生活 C.民众完全屈从于思想专制 D.民众对理学由拒绝到接受32. 唐宋时期,周边少数民族语言中多有借用汉语词汇的现象,例如契丹语的“hsin-kun”源于汉语的“将军”,蒙古语的“ong”源于汉语的“王”。这反映出当时( )A. 分裂割据局面结束 B. 汉语外来词汇增多

14、C. 出现文字统一趋势 D. 民族间的文化交流33由于地处长城内外,长城外各族以游牧经济为主,长城以南则是以城郭为居的农业 经济。为适应这种状况,辽中央政权采取了灵活的统治策略。这一做法 A解决了辽宋之间的矛盾 B促使辽过渡到农耕文明 C适应了不同生产方式的需求 D促进了南北经济贸易往来 34.元朝在科举考试中规定蒙古人、色目人考两场,而汉人、南人须考三场,题目的难易也迥然不同。同时,蒙古人、色目人愿意考汉人、南人科目者,中选后加官一等。这反映出元朝在民族关系上()A.化解了民族矛盾 B.推行民族歧视政策C.实现了民族交融 D.强化蒙古贵族特权35.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我朝阁臣,只

15、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这表明A. 内阁拥有决策权力B. 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C. 内图实为顾问机构D. 六部的职权受到侵害36.广东地区在唐朝时“岭南之田,所种惟稻“,到明清时出现了“惟知贪财重利,将土地多种龙眼、甘蔗、烟叶之属,以致民富而米少”,这一变化说明A. 传统义利观被废弛B. 农产品逐渐商品化C. 小农经济开始解体D. 重农抑商政策弱化372017年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发表讲话,称“15世纪初的明代,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它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这段

16、话赞誉A郑和下西洋增加了明王朝的财政收入 B中国明朝时期造船和海航技术的高超C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外之间友好交往 D郑和下西洋对中国社会推动作用巨大3815世纪前期,明成祖派遣郑和远航海外,访问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大大领先于之后的欧洲航海,但却未能持续,其中断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对外贸易受官府的控制B陆上丝绸之路更为便捷C朝贡贸易带来财政压力D国内自给自足经济抵制39明清时期是中国古典小说创作的繁盛时期。四大名著中以贵族家庭的兴衰变迁为主线,生动地再现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多个侧面,是我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也是享誉世界的名著的是()A水浒传 B三国志通

17、俗演义 C西游记 D红楼梦40下文是一首明代军歌,与之有关的历史人物是()A岳飞 B文天祥 C郑成功 D戚继光41下表为东印度公司英国船只对华贸易表(16641753年)(单位:只)。据此可知,当时()时间厦门舟山广州澳门康熙三年康熙六十一年2214505雍正元年雍正十三年10380乾隆元年乾隆十八年01780总计23151665A广州的对外贸易规范有序 B政府外贸政策趋于保守C“一口通商”逐渐形成 D雍正年间海患问题突出42明中后期,在著名的丝织业中心苏州和杭州,一些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机户,利用积累的资金,购买几张至几十张织机,开设机房手工工场,雇佣几名至几十名机工进行生产。这种“机户出资,

18、机工出力”的手工场属于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B小农经济 C资本主义萌芽 D商品经济43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抑商、贱商的历史由来已久,但明清时期的小说却用大量的篇幅描写商人和商业活动。这反映了()A商品经济迅速发展B工商皆本思想成为主流C社会风气渐趋败坏D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44.“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主要目的是()A.打开中国市场 B.传播先进技术 C.推翻清朝统治 D.传播天主教45.沃尔斯利在1860年对华战争纪实中写道:“我们第一次进入这片园林时,它使我想起了神话故事里的魔幻王国。10月19日,我们离开圆明园,留下了一片

19、废墟。”材料中的“我们”是()A.英国和法国 B.英国和美国 C.美国和俄国 D.英国和日本2022-2023学年度高一10月模块考试历史试题第卷(共55分)二、本题共4大题,共55分。4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材料一 秦朝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机构示意图材料二 秦始皇规定:只有皇帝一人才能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所用的玉印称“玺”。他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废除了所有的分封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36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一郡之内又分为若干县,建立了一套地方官僚机构。材料三 汉初承秦制,三公九卿多由功臣担任。他们位高权重,多骄纵专横。武帝时,这种情况仍很严重。

20、 如其舅父田蚡大权独揽,任用私人。 以致于汉武帝不耐烦地说:”君除吏尽未? 吾亦欲除吏! “ 李建国略论中国古代中枢机构的演变材料四历代专制君主虽殚精竭智企图集全部大权于一身,但要其真正做到一人“独治”全国是根本 不可能的.因此各个朝代的政治体制改革, 或是将中枢权力从一个机构转移到另一个机构曰 或是将其割裂分散,交由若干机构、若干人共同执掌曰最高明的”创制”如明清统治者,是在皇帝 和政府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权力中介机构,以确保皇权对中枢权力的控制。摘编自李渡中国历代中枢权力机构沿革论略请回答:(1) 根据材料一、二,说明秦朝的政治制度有哪些?对后世有何影响?(4分)(2)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

21、知识,概括汉武帝调整中枢权力机构的措施及影响。(2分)(3)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唐宋对中枢权力机构进行“割裂分散”的史实,并指出明清统治者“创制”的体现。 (6分)(4)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统治者调整中枢权力机构的共同目的。(1分) 4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 春秋战国之际,官学垄断的局面被打破,私学兴起,聚徒讲学成为一时风尚,著名学者无不聚徒讲学,知识分子也把从师作为进入仕途的门径。各国有权势的大臣都私家养士,培植学派。齐的孟尝君田文、赵的平原君赵胜、魏的信陵君魏无忌、楚的春申君黄歇、秦的文信侯吕不韦,门下食客动辄几千人。这些食客中,有

22、各学派的士,为主人出谋划策,奔走游说,著书立说。于是,各学派之间互相诘难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二 中国诗歌在唐朝达到顶峰。仅据清代康熙年间所编的全唐诗所录,唐朝就有诗人两千二百多人,作品四万八千九百多首,作诗的人上自帝王、公卿、官僚,下至布衣,旁及僧、道,几乎遍及各个阶层。诗歌与唐人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一首好诗写出之后,在不长的时间里就可以传到很多地方。除了传抄这种主要的传播方式外,还有传唱、题壁等多种方式,这些传播方式共同促使唐诗在社会上广泛流传。中华文明史材料三 李约瑟从他对中国古代科技史的大量研究中得出结论:“每当有人根据中国文献对科技史的任何一个领域进行研

23、究时,他会发现其聚焦点总会落在宋代。”回答(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现象的原因。(4分)(2) 依据材料二,概括诗歌在唐朝发展到顶峰的表现及原因。(7分)(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科技的主要成就。(4分)48. 如图是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国古代史部分日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综合分析如图信息,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发展趋势的角度拟定一个主题,并任选一个时期加以说明,(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4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西汉司马

24、迁史记货殖列传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南朝沈约宋书材料二 海上丝路主要繁荣于中唐到宋元时期,该路指从中国东南出海至太平洋,或经南海至印度洋到南亚、西亚及非洲的航路,唐以前海路一直是陆路的补充,但中唐以后陆路阻绝,加之经济重心南移、指南针发明及航海技术进步,海上丝路开始繁荣,超过并逐步取代了陆路。北宋、南宋采取更加开放的政策,非常重视商业和海外贸易,保证了海上丝路的持续兴旺。摘编自杨正位丝绸之路的历史功能与当代启示材料三 一位阿拉伯商人记述:两宋时期,信用券被广泛应用,富裕商人率先使用印制的纸币,极大地便利了商品的交换。中国商人把钱借给别人时会写下借条

25、,借债人则在纸条上用食指和中指画押。他们主张以信接物,以义为利,市不二价,童叟无欺,不卖假货,不赚黑钱,不会乘人之危而牟利。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西汉到南朝江南地区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6分)(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兴盛的原因。(4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宋朝商人具有怎样的优秀品质?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5分)10月月考答案1-5 BBBD 6-10 DCCDD 11-15 CBCAD 16-20 BCBAB 21-25 BCCCC 26-30 ADCBC 31-35 BDCBC 36-

26、40 BCCDD 41-45 BCAAA46(1)制度: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3分) 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推动了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秦朝确立的政治制度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 (1分)(2) 措施:废除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设立郡县制。(2分) 举例:西汉初年,地方行政制度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制(郡国二制并行),分封了一批同姓诸侯王,威胁中央集权,给汉王朝的统治和稳定埋下了隐患(或“导致了七国叛乱”)。 (2分)(说明:学生若能答出其他事例,只要与史实相符,说明恰当,亦可得分)(3) 史实: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将相权一分为三;宋代设中书门下同平章事

27、,下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以分散宰相的权力。 (4分) 体现: 明朝设立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2分)47. (1)原因: 私学兴起,聚徒讲学之风盛行;统治者富国强兵的需要;各学派重视表达自身的诉求;社会阶层分化,出现新的政治群体;社会大变革,学术相对自由。 (4分)(2) 表现:诗人和作品数量多;诗人身份广泛;诗歌与生活关系密切;诗歌传播速度快,传播方式多样。 (3分)原因:国家统一强盛、经济繁荣,为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隋唐统治者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为其发展创造了有利氛围 国内各民族交往密切,文化互相交流、融合;中外交往频繁,文化上汲取了外来优秀成分 隋唐继承发扬了历代的传统文化

28、。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3分)(3) 成就: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三大发明在宋朝基本成熟。雕版印刷已经相当普及,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火药被大量制造并用于军事。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北宋沈括所著梦溪笔谈记载和总结了当时的许多科技成果。 (4分)【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官学垄断的局面被打破,私学兴起,聚徒讲学成为一时风尚,著名学者无不聚徒讲学,知识分子也把从师作为进入仕途的门径”可知私学兴起,聚徒讲学之风盛行;根据材料“各国有权势的大臣都私家养士,培植学派”统治者富国强兵的需要;根据材料“各学派之间互相诘难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可知各学派重视表达自身的诉求;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社会

29、阶层分化,出现新的政治群体;社会大变革,学术相对自由。(2)表现:根据材料“唐朝就有诗人两千二百多人,作品四万八千九百多首”可知诗人和作品数量多;根据材料“作诗的人上自帝王、公卿、官僚,下至布衣,旁及僧、道,几乎遍及各个阶层”可知诗人身份广泛;根据材料“诗歌与唐人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可知诗歌与生活关系密切;根据材料“一首好诗写出之后,在不长的时间里就可以传到很多地方。除了传抄这种主要的传播方式外,还有传唱、题壁等多种方式,这些传播方式共同促使唐诗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可知诗歌传播速度快,传播方式多样。(3)成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科技的主要成就从四大发明、理论著作、天文学、农学等角度去思考。具体

30、表现为: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三大发明在宋朝基本成熟。雕版印刷已经相当普及,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火药被大量制造并用于军事。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北宋沈括所著梦溪笔谈记载和总结了当时的许多科技成果。郭守敬设计和监制多种天文观测仪器,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定新的历法授时历。元朝王祯编撰的农书集北方和南方的农业技术于一体48. 示例:(以秦朝为例)主题: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发展 (2分)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秦国相继灭掉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王朝秦朝,秦朝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时期。 (1 分)秦朝建立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政治上,确立皇帝制度,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地方推行郡

31、县制;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车轨:修驰道、直道;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作官方统一字体;思想上,“焚书坑儒”,加强文化专制;军事上,征服南方越族地区,加强了对云、贵一带西南夷控制,反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其他:颁布法律,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整顿社会风俗等;) (8分)秦的统一,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多民放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1分)(其他说明的角度:两汉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时期,隋唐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繁荣时期:宋元时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进一步发展:明清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鼎盛时期

32、。言之有理即可得分)【详解】示例:主题:据材料“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于巩固”可拟主题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发展说明: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以秦朝为例)秦朝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时期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秦国相继灭掉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王朝秦朝;秦朝建立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政治上确立皇帝制度,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地方推行郡县制;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车轨、修驰道、直道;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作为官方统一字体;思想上“焚书坑儒”,加强文化专制;军事上征服南方越族地区,加强了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修筑万里长城;其他,颁

33、布法律,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整顿社会风俗等;秦的统一,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多民放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等方面回答。(其他说明的角度:两汉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时期,隋唐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繁荣时期:宋元时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进一步发展:明清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鼎盛时期。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49(1)变化:由生产方式原始落后变为农业发达、物质富足,甚至可对外供应。(由荒凉落后变为富庶;江南地区逐渐得到开发)(2分)原因: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充实了劳动力资源;南方自然条件优越,适合经济发展;南方统治者大都比较重视发展经济;人民的辛勤劳动;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开发江南(民族交融的推动)。(4分)(2) 原因:唐宋时期封建经济的繁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陆上丝绸之路受阻;指南针的发明和造船航海技术的发展;统治者推行对外开放政策和重视海外贸易。(4分)(3)品质:诚信或重义轻利。(1分)表现: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蓬勃发展;钱币铸造量大,并开始出现纸币;海外贸易繁荣,外贸税收成为国库重要财源;城市商业兴盛。(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