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五章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课下跟踪检测下图为我国川气东送工程主干道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1川气东送工程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地形B河流C社会D经济2关于川气东送主干线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了我国地势两级阶梯,一大高原和一大平原B沿途各地冬暖夏凉,人居环境好,人口稠密C沿途自然带分布体现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D沿线分布有我国水稻、油菜、棉花优势产区3川气东送工程属于西气东输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建设的意义不包括()A缓解华中、华东能源紧张状况B彻底改变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C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D保障天然气安全、稳定
2、供应解析:第1题,川气东送属于能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主要区位因素是经济的需求,D对。地形、河流、社会不是能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影响因素,A、B、C错。故选D。第2题,川气东送主干线工程通过了我国地势第二、三两级阶梯,一大盆地(四川盆地)和一大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A错;沿途各地冬季温和,夏季炎热,B错;沿途自然带分布体现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错;沿线分布有我国水稻、油菜、棉花优势产区,D对。故选D。第3题,川气东送工程属于西气东输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建设可以优化但不能彻底改变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故选B。答案:1.D2.D3.B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南至广州,
3、东达上海,途经14个省区市。读图回答46题。 4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经过的地形区有()A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B四川盆地和黄土高原C黄土高原和东南丘陵D东南丘陵和青藏高原5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我国西部地区()把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改善河流水和地下水水质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就业机会保障能源充分供应,促进经济发展ABCD6广州为西气东输的重要输入地之一,原因是()广州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广州为重要的出口通道,有利于天然气出口广州地区常规能源缺乏,制约了经济发展广州经济实力雄厚,可以消费昂贵的天然气ABCD解析: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西气东输二线线路经过塔里木盆地(轮南)、黄土高原(靖边)、东南丘陵
4、(南昌至广州段),但没有经过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第5题,西气东输工程开发西部的天然气资源并输送到东部发达地区,把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同时也增加西部农村能源供应,减少植被破坏,改善生态环境,并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故选C。第6题,广州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加之广州地区常规能源缺乏,能源供应紧张,因此需要西气东输输入能源。故选C。答案:4.C5.C6.C河南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线最长、占地最多、移民征迁任务最重、投资最大、计划用水量最大的省份。读“河南省地图”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回答78题。7影响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走向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水源C交通D城
5、市8下列对南水北调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B能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C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D将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解析:本题组考查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及其影响。第7题,调水工程应尽量避开起伏大的地形,地形是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走向的主要影响因素。第8题,调水的目的是缓解北方缺水问题,促进北方地区经济发展,改善北方生态环境。受水区可缓解地下水位下降的问题。灌溉不当可能会产生盐碱化现象,地下水位下降恰恰不利于盐碱化现象发生。答案:7.A8.D根据新疆哈密地区煤炭工业“十二五”2020年区域发展规划,哈密地区将围绕“疆电东送”“疆煤东运”战
6、略,规划到2015年末煤炭产能超过1.5亿吨,到2020年煤炭产能超过3亿吨。据此回答910题。9哈密地区提出“疆电东送”“疆煤东运”战略的主要优势条件是()A交通条件B接近消费市场C丰富的煤炭资源D国家政策扶持10目前,制约该战略实施的条件有()交通运力不足,且运输距离远输电线路少,电网建设滞后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东部沿海地区的能源需求量急剧减小ABCD解析:第9题,由材料可知,丰富的煤炭资源是哈密地区提出“疆电东送”“疆煤东运”战略的主要优势条件。第10题,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且短期内不会发生重大改变;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虽然在不断地调整和优
7、化,但由于经济总量的增大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需求量仍然在增大。答案:9.C10.A“川气东送”工程是继西气东输之后我国兴建的又一条能源大动脉,西起四川达州市,途经六省两市,干线长度1 700千米。“川气东送”可被列为继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之后的第五大工程。据下图回答1112题。11与轮南至上海的西气东输管道干线相比,普光至上海的川气东送方案具有的优点是()沿线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途经我国水能最丰富的三峡地区,供气更方便经过的高原山地少,工程量小供气来源更多,供气更稳定运输线路短ABCD12下列关于川气东送方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助于改善东西部地区能源的供求矛盾,
8、促进东西部的共同发展B有助于西南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C配合原有的西气东输工程,可从根本上解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D有助于东部地区改善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解析:第11题,三峡水能丰富,与供气没关系,川气东送主要的气源地是四川盆地,而轮南到上海的西气东输工程气源地除塔里木盆地外,还有陕甘宁气田作为补充气源。第12题,即便有川气东送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长三角能源短缺问题,只能缓解。答案:11.B12.C读某地区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完成1314题。13下列关于甲、乙、丁三地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丁地比甲地气温日较差大B甲地比丁地太阳辐射强C甲地比丁地气温
9、高是由于其海拔低D乙地比甲地降水多是受海洋的影响14在丁地可采取东水西调的措施保证农业生产高产和稳定,若实施调水,则乙、丙两地之间最合理的工程是()A利用地势,开渠自流B逐级抽水C架设“水上桥”D开凿输水管道解析:第13题,根据纬度、海陆位置和降水分布情况,可判断图示地区为澳大利亚东部地区,丁地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降水比位于沿海地区的甲地少,故丁地晴天多,太阳辐射强,气温日较差大;甲地与丁地气温的高低主要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乙地位于大分水岭的迎风坡,来自海洋的东南风受地形抬升,降水多于沿海的甲地。第14题,从降水量和海陆位置可判断出,丙地位于大分水岭的西侧,乙地在大分水岭东侧,所以乙
10、、丙两地之间最合理的工程是开凿输水管道。答案:13.A14.D15下图为“西气东输三条管线工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西气东输二线工程选择经过河西走廊,而不是走直线距离更近的柴达木盆地,说明其原因。(2)西气东输三线工程霍尔果斯至中卫段将与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并行,简述其原因。(3)简述我国陆续修建西气东输一线和二线工程对东部地区的影响。(4)与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相比,简述三线的优势。解析:第(1)题,河西走廊与柴达木盆地相比,无论自然条件还是交通条件都相对优越,能降低施工难度。第(2)题,三线与二线并行可借助二线的建设经验,方便施工及后期维护,降低建设成本。第(3)题,主要说明缓解资源
11、短缺的问题,有利于缓解能源的供需矛盾。第(4)题,西气东输三线工程的气源不仅来自国内,而且还来自于国外,供给的地区面积更广。答案:(1)与柴达木盆地相比,河西走廊无高大山脉阻挡,海拔较低;气候条件相对较好;交通相对发达,便于施工。(2)便于施工、监管及后期维护;降低投资成本、维护成本及安全风险等。(3)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状况;有利于优化能源消费结构。(4)气源地来源广,气源更加充足;覆盖面积广,效益优势更加明显。16下图为西气东输三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指出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建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生态问题,并分析原因。(2)试述西气东输三线工程对中亚地区社会和经济的有利影响。(3
12、)福建省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缓解能源短缺问题?解析:第(1)题,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主要经过干旱地区,建设过程中植被破坏后会造成土地的荒漠化。第(2)题,对社会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就业方面,对经济方面的影响主要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并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第(3)题,主要从提高能源利用率、优化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实施能源调配等方面进行考虑。答案:(1)土地荒漠化或土地沙漠化。铺设管道,挖掘地表,植被破坏后不易恢复;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以温带荒漠和温带草原为主,植被稀疏。(2)社会方面:有利于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经济方面: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且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3)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太阳能、风能、核能、沼气能等新能源,使能源结构多样化;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耗能产业;进行其他能源跨区域调配等。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