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五年级下语文教材解读-梦圆飞天、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_苏教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02708 上传时间:2025-11-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语文教材解读-梦圆飞天、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_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五年级下语文教材解读-梦圆飞天、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_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梦圆飞天教材解读课文是一则通讯报导。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生动详尽地记叙了“神舟”5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首次飞行太空的过程,表现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引导学生解题是感悟全文的开始。“梦圆飞天”即在飞天上面圆了梦。梦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夜里做梦的生理现象,而是指梦想,比喻幻想,是以社会和个人的理想和愿望为依据,对尚未实现的事物有所想象。千百年以来,中华民族就有着“飞天”的梦想,希望能飞上太空,遨游苍穹,探索人类未知的奥秘。如今梦想成真,“神舟”5号发射成功,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宇宙飞船飞上太空,又成功返回,真正圆了飞天之梦。结合通讯报导的特点,按“时间、地点、事物发射成功点题作结”的

2、顺序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交流,调动全体学生的豪情壮志是本课的教学关键之所在。 教学预设中将文中激动人心的场面作为激发学生爱国热情的基点是教学设计的制高点。找准文本中煸情的几处要点是调控课堂的关键。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教材解读一、认识课文: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这是一篇科普题材的课文。全文围绕为什么说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这一中心来安排材料。第一自然段通过地球与火星相比较得出“孪生兄弟”这一概念,从而推测火星上有水和生命存在。接着根据照片推想火星上水的两种来源,然后阐述了为什么地球上能留下水并孕育出声明而火星却不能。张敬义老师指出这篇说明文在语言表述上具有鲜明的形象性“这兄弟俩长得太像了”具有强烈

3、的探究性“火星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火星上的水原本可能比地球还多,为什么没能留住呢?”“如果地表下真的有生命,它们是什么模样,是怎样生存的?”具有特殊的情感性“40多亿年前,火星与地球逐渐诞生了。”二、明确教学目标。为了避免把本文上成科学课,有必要认识一下本课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目标:(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多关注科学知识,了解地球,感受科学,养成观察生活、热爱科学的习惯,树立科学意识。(2)指导学生参与到科技学习、了解的活动中去,并在其中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3)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科学上的问题,学习对科学技术中的

4、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大胆的设想。2、行为与习惯目标:(1)初步了解地球与火星的异同点,初步理解其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了解一些科学上的基本知识。(2)知道一些不同情况下引发的地理情况是不同的,明白事物是有发展经过和演变的。知道地球、火星、乃至宇宙间的个体都是存在差异性的。让其明白大群体下的小个体是有差异的。3、知识与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逐步建立健全的思考体系,对科学的认知体系有个了解,让同学们知道科学中也存在许多未知。并且让其有一个辨证的思考模式,让同学们透过课本在以后的为人处事中都有这样一个辨证的思想。4、过程与方法目标:以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明白科学知识是没有一个

5、固定的模式的。以“探究科学”、“研究地理”等活动,完善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性。并进行实际调查,让同学们更加了解地球,并让其知道地球上现在印发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其危害,告诉同学们要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实践活动,培养热爱家乡,建设家乡之情。以“我当科学家”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地理方面知识的丰富,在学习中得到快乐。三、教学处理依据题目处理课堂教学:借助学生相对熟悉的地球(课件展示丰富学生对地球的认识),来认识与它孪生的兄弟“火星”。他们的共同点是曾经都“有水有生命”。然后具体学习相关段落,抓住具体的语句证实这个共同点。再学习它们之间现在很大的不同:地球依然有水有生命,火星只有干涸的河床。最后学习末一段引导学生科学猜想、科学探索“如果火星地表下有水,是否就有生命?它们是什么模样?怎样生存的?”教学过程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关于“火星”的认识,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原生态的,具有理性客观的“说明性”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