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两首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的诗词是语言的精华。因而学习诗歌,要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人的感情,达到与诗人心灵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会更好地领悟诗歌。四时田园杂兴 “四时”“兴”是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兴”在这儿读第四声,在文中,它指:兴致,“杂兴”就是各种兴致;“四时”在这儿表示的是一年四季,那么整个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就是: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了很多的感想。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作者简介:范成大,南宋诗人。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
2、吴湖录等。范成大是一个关心国事、勤于政务、同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他忧国恤民的一贯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范成大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正值江南初夏时节),梅子金黄,杏子也成熟了,麦花雪白雪白的,鲜黄的油菜花也开始落花结子了。诗意分析:梅子杏子麦花油菜花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白天越来越长,农民们都忙于农事,篱笆边很少有过往的行人,只看见蜻蜓和蝴蝶在飞动着。诗中都描述了哪些景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3、?梅子、杏子、麦花、油菜花、蜻蜓、蝴蝶()的梅子()的杏子()的麦花()的菜花()的蜻蜓()的蝴蝶金黄饱满雪白稀疏飞舞翩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六月二十七日:宋熙宁五年(1072年)的六月二十七日。醉书:在似醉非醉的情况下写的诗。(时间)(地点)(事情)望湖楼:又名“看经楼”。五代时越王所建。在今杭州西湖边昭庆寺前。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豪放派词人代表;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世称“三苏”。苏轼能说说你对这两行诗的理解吗?远处天上涌来一片黑云,它们翻滚着像泼洒的墨汁,还未挡住山,白花花的雨点就似珍珠乱蹦乱跳地跳上了船。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诗意分析:
4、黑云翻墨:乌黑的云像打翻的墨汁。白雨跳珠:雨很大,看过去白花花的就像珍珠般跳落。比喻、对偶你发现这两行诗里运用了什么写法?通过这两行诗,你发现这夏天的雨有什么特点吗?来得急大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忽然一阵风卷地而来,把乌云吹散了。雨过天晴,碧波如镜,水面像明净的蓝天,又是一派明媚的风光。这两行诗,你是怎么理解的?你从这两行诗又发现了这雨有什么特点?去得快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黑云翻墨水天一色白雨跳珠雨前Text in here雨中雨后来去匆匆苏轼在写景时,是抓住什么特点来写的?景物多:云、雨、风、水、山、船、地、楼。变化快:未遮山、乱入船、忽吹散、水如天。动态多:翻、遮、跳、入、吹这风云变幻的西湖,这千姿百态的西湖让诗人为此心醉,为此陶醉。关注写作特点: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1.背诵,并默写古诗。2.到课外找一找描写景物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课后作业: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