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宁阳县第四中学学年度上学期级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一教学案:第3课时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002614 上传时间:2024-06-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宁阳县第四中学学年度上学期级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一教学案:第3课时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山东省宁阳县第四中学学年度上学期级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一教学案:第3课时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山东省宁阳县第四中学学年度上学期级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一教学案:第3课时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山东省宁阳县第四中学学年度上学期级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一教学案:第3课时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山东省宁阳县第四中学学年度上学期级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一教学案:第3课时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山东省宁阳县第四中学学年度上学期级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一教学案:第3课时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山东省宁阳县第四中学学年度上学期级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一教学案:第3课时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山东省宁阳县第四中学学年度上学期级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一教学案:第3课时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山东省宁阳县第四中学学年度上学期级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一教学案:第3课时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山东省宁阳县第四中学学年度上学期级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一教学案:第3课时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山东省宁阳县第四中学学年度上学期级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一教学案:第3课时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山东省宁阳县第四中学学年度上学期级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一教学案:第3课时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山东省宁阳县第四中学学年度上学期级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一教学案:第3课时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山东省宁阳县第四中学学年度上学期级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一教学案:第3课时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92019学年度(上)高一岳麓版历史必修一课时教学案学案编订人 万宝奎 审核人 万宝奎 使用时间 班级 姓名 教学内容第3课时主题古代政治度的成熟1课时教学目标知 识与技能【课标要求】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了解三省六部制的确立的过程、内容及影响;知道宋元时期三省六部制的变化;秦汉选官制度的内容,科举制;秦汉、隋唐、明清监察制度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认识三省六部制的标志着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科举制作用的变化;正确评价古代的监察制度。过 程与方法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充分调动其积极性;通过认识古代政治制度的演

2、变,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看待历史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三省六部制的学习,借鉴其长处,做到古为今用;通过学习,了解当前我国不断深化政治改革的必要性;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举制度是中国对世界人才选拔制度的突出贡献,从而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不断创新。教材分析重点掌握三省六部制、选官制、监察和谏议制的演变历程。难点评价科举制,归纳从汉到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学情分析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自主学习归纳提升学生依照教学目标参照课本归纳,完成基础再现部分。第一学习时间:自主学习、归纳提升(30分钟)一、网控全局知识结构化(学生完成主干知识填充)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1确立:(1)时间:萌芽于

3、时期,确立于 时期。(2)机构:三省是指中书省、门下省, ;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3)职权: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 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4)作用: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完整的 被分割,避免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 。2演变(1)宋代:三省长官基本不参政,另设“ ”掌管行政权;军政归 掌管;财政则归度支、盐铁、户部三司掌管,其长官三司使又称为“ ”。(2)元代:废除三省,只设 ,六部归入中书省。3评价: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生深刻变化,决策、审议、执行权力的分解,既明确了行政分工,又使三省相互牵制,

4、对后世影响深远。【问题探究一】三省六部制材料一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省,中书省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朱子语类(1)据材料分析指出,唐初的一道旨意主要包括了哪些人的意见?材料二(2)三省六部制的实施提高了行政效率,请说明原因。(3)唐朝贞观某年,某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冲毁大量桥梁和道路,根据材料二指出,直接负责抢修桥梁和道路的应是()A吏部 B礼部 C户部 D工部(4)三省六部制标志着古代中国中央政治体制的成熟,据材料一、二加以说明。二、选官制度1.商周时

5、期实行贵族世袭的“ ”制。2秦汉时期(1)秦和汉初:基本沿袭战国时期确立的 。(2)汉武帝时期:实行 和征辟制。含义: 是让各郡国每年向国家推荐人才。 是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征聘人才。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官僚队伍的需要,但容易任人唯亲,荐举人和被荐人也容易形成小集团。3.魏晋南北朝时期:推行九品中正制:选官的标准是 。4隋唐至明清:实行科举制。(1)背景:隋朝统一后,士族没落,依据 选官的制度不适应政治、社会需要。(2)过程 时设不同科目推举人才,隋炀帝时设 ,以试策取士,科举制正式形成。 唐代不断完善,成为中央统一分科、定期举行的考试选官制度。(3)影响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的

6、机会,扩大了统治的 。促进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为官僚队伍提供大批的 ,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将选官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 。【认知深化】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的趋势(1)选官标准:由以家世、门弟为选拔标准,逐渐演变为以学识、才能为选拔标准。(2)选拔方式:由地方评议推荐的方式逐渐演变为以考试作为选拔的主要依据。(3)选官原则:日趋严密,趋向制度化、公开、公平、客观。(4)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问题探究二】材料一一个青年跑进大学求学,毕业后,派到地方服务。待服务地方行政有了政绩,再经长官察选到中央,又须经过中央一番规定的考试,然后才始正式入仕。那是当时入仕从

7、政的唯一正途,政府的一切官吏,几乎全由此项途径出身。这样的政府,我们再也不能叫它做贵族政府我们只能叫它做读书人的政府,或称士人政府。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及意义如何?材料二察举制科举制品德、学问、议政能力“以文取士”长官举荐自由报考“人、门兼美”“取士不问家世”据张帆中国古代简史制表材料三秦汉以后,公族虽更而世族尚不全革,九品中正之弊,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魏源集(2)据材料二、三,指出汉至唐选官标准和方式的变化及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材料四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

8、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3)据材料四,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三、监察与谏议1监察制度(1)目的: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与效率。(2)确立:秦汉。秦朝设 ,汉武帝时设 。(3)顶峰:明清。在中央设 及六科给事中,在地方设 。2谏议制度(1)目的:监督皇帝的言行和决策。(2)隋唐:三省中的 负责谏议和封驳。(3)宋代:出现了独立的谏官机构 。(4)明清:专门的谏议机构已经没有了。3评价(1)积极:在整顿 ,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消极:

9、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四、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1表现(1)以 为代表的中央行政体制。(2)以 为代表的选官用人制度。(3)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监察制度。2特点:适应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发展需要,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化,不断吸纳新生力量,保持统治基础的稳固。合作探究知识升华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在积极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围绕核心知识和重点难点设问,启发诱导学生思考探究,从而达到环环相扣、绕疑深入的目的,帮助学生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第二学习时间:合作探究、高分跨栏知识技能系统化老师指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完成本节的知识结构及探究本课

10、重点难点:一、唯物史观辩证分析科举制的影响积极影响社会整合功能打破了历史上的特权垄断,促进了社会阶层转化,加速了社会流动,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性内核和价值理念推动儒学发展以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与繁衍巩固国家统一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推动世界文明早在唐朝时,科举制就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并成为这些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还被西方国家所吸收,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产生了较大影响消极影响重才轻品在选拔人才方面,过于侧重于才学标准,忽视了品德的考查,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

11、低下官本位思想直接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至今还存在禁锢思想强化儒学正统地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抑制了新知识、新学科的渗透和发展;压抑了科学技术的进步默写过关知识深化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

12、,故又称“教师”为“教员”。二、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1)集体宰相制在秦汉三公九卿制的基础上,增加宰相人数,且相权一分为三,分散相权,加强皇权。(2)分工明确总结了汉朝以来内朝与外朝相互制约的经验,重设中央机构,使政令贯彻,效率更高。(3)相互牵制吸取了汉魏以来君权与相权长期争夺的教训,避免了专权与独裁。2影响(1)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2)相权一分为三,有利于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强了皇权,同时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3)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三、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

13、(1)皇帝通过不断压抑、侵夺相权来加强皇权。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落,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由实位到虚位反应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在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的效率低下的弊端。高效训练不练不讲高效训练、不练不讲知识题目化、能力具体化当场训练、同步测控:一.选择题1贞观政要记载:宰相入朝议事,必使“谏官随入,预闻政事”。据此,“谏官”任

14、职的机构是()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御史台2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意义在于()A分散宰相权力,加强了皇权B中央机构有明确分工与制约,减少决策失误C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D有利于选拔人才3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C相权削弱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4通典选举中载:“州、郡、县俱置大、小中正,各以本处人任诸府公卿及台省郎吏,有德充才盛者为之,区别所管人物,定为九等。其有言行修著,则升进之傥或道义亏阙,则降下之”由此可知,实行九品中正制的初衷是()A选拔有才德者为官B选拔有较多

15、土地和其他社会财富的人为官C选拔豪门望族子弟为官D优先选拔官宦子弟为官5秦汉时期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但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的实质是()A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B国家行政事务日益增多C中央对地方政府的控制日益严重D君主专制制度的不断加强6“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A西汉中朝制度B隋唐三省六部制C东汉尚书台 D秦朝郡县制7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A宗法制的终结 B察举制的完善C三省六

16、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的推行8有学者说,汉代人们的自我奋斗代替了祖先的荫庇和血统论,从而使许多出身于平民的人物活跃于政治舞台。这是因为汉代()A选官体制进行了革新 B军功授官已经成为主流C人们的参政热情提高 D皇权专制统治得到完善9苏轼总结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时说:“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这反映了汉代主要的选官途径是()A世袭 B察举 C科考 D按门第选拔10宋代,皇帝的诏令在没有下达之前,中书省要进行是否可行的审批,下达之后还有御史或谏官指出其是否错误。这反映了宋代()A皇权专制受到了抑制 B宰相权力进一步扩大C中央行政效率的提高 D行政监督体系的严密11魏晋之时,傅畅“年未弱冠,甚

17、有重名,以选入侍讲东宫”;谢琰“弱冠以贞干称,美风姿拜著作郎”;王洽,“(王)导诸子中最知名,与荀羡俱有美称。弱冠,历散骑、中书郎”。这说明魏晋之时()A社会重学人才辈出 B世家大族垄断官位C选官方法公平科学 D察举制度盛行不衰12“吏多苛政,政教烦碎,大率咎在部刺史,或不循守条职,举措各以其意,多与郡县事,至开私门,听谗佞,以求吏民过失。”材料反映了西汉中期以后()A刺史负责监察地方官员 B开始确定官员监察制度C刺史没有依照条例办事 D刺史较好发挥监察作用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

18、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贞观政要材料二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此案的戴胄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对他说:“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1)材料一说明唐初政治的特点是什么?这种特点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什么?(2)材料二所述故事实质上是哪两种权威之间的冲突?结局说明了什么?(3)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唐初君主的权力受到哪些方面的制约?结合我国封建制度的政治特点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认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

19、题。材料一公选制两汉开国之初,尚有不少武力功臣。可是一旦百废俱兴,尤其是建国十年、二十年之后,旧臣凋零,就需要大量补充吏员,察举、征辟之事应时而兴。察举、征辟就是从民间访求有才、有德而又未仕之人,由于征诸乡里,因有“乡举里选”之说。我称此制为“公选”。公选的名目很多,有贤良、方正、孝廉、秀才等科。张传玺秦汉中央集权制的“公天下”因素材料二显而易见的是,科举制改变了传统选官制度中自下而上、权力下移的性质。同以往的察举、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是一种由中央确定标准、决定取舍的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比如说,唐代的“乡贡”,已经完全不同于察举制下的推荐,更不同于辟除制下的自行任免,地方官不再掌握推荐的权力,

20、只不过是奉命行事,按照中央规定的具体选官标准进行资格审查和预选而已。明清的“乡试”,实际上已经成为全部由中央操办的全国统一的分区考试。这种统一的选官标准和方式,排除了地方长官对政策的解释权力,即自行解释人才标准和按个人好恶取舍人才的因素。刘文瑞、杨柯试论科举制对中央集权体制的历史作用(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汉朝推行察举制、征辟制的原因。材料一中作者为什么称其为“公选制”?(2)依据材料二,相对于察举制,科举制的变化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变化的作用。第3课 古代政治度的成熟教学案参考答案【问题探究一】(1)皇帝和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长官的意见。(2)三省之间职责分工明确,又互

21、为补充。(3)D(4)决策、审议、执行权力的分解,既明确了行政分工,互为补充,又使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问题探究二】(1)察举制。通过太学求学、政府考核,取代了依靠血缘贵族世袭为官的制度。(2)标准:品德、学问(察举制)门第(九品中正制)考试成绩(科举制);方式:推荐门第世袭考试选拔;实质:把官员的选拔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3)人才流动机制,客观公平理念,人才激励机制。【高效训练】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唐朝三省长官中的门下省是负责封驳和审议的,同时具有“谏官”的职能。2.【答案】B。【解析】唐朝三省六部制下,中书省负责政令的草拟,门下省负责政令的审核,尚

22、书省负责执行,三省之间分工明确且相互制约,减少了决策的失误,故选B项。A项的说法不是积极意义;三省六部制解决的是君权与相权的问题,C项错误;D项是唐朝实行科举制的意义。3.【答案】C【解析】材料中中书管民事,枢密院管军事,三司管财政,说明宰相权力被分割,其职权进一步被削弱,C项符合题意。4.【答案】A。【解析】依据“言行修著,则升进之道义亏阙,则降下之”可知,本题选A项。随着豪门望族把持朝政,品级评定和人才选拔任用实际上由豪门望族把控,已违背了“初衷”,C项不符合题意;B、D两项皆与题意不符。5.【答案】D。【解析】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中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一直突出。皇帝为加强皇权不断削弱相权,方式之

23、一就是分散相权。丞相人数越多,权力越分散,对皇权的威胁就越小。6.【答案】B。【解析】结合题干中提及的“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以及“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等信息可知,应为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为宰相,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这使相权被分割,加强了皇权,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7.【答案】D【解析】据材料信息“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可判断该选官制度是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其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是门第高低。“该现象逐步消失”说明隋唐以后实行新的选官制度,即科举制,故选D项。8.【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汉代人们的自我奋斗代替了祖先的荫庇和血统论,从而

24、使许多出身于平民的人物活跃于政治舞台”可以得出选官体制进行了革新,汉代通过察举制和征辟制,一些出身于平民的人物活跃于政治舞台,故A项正确。9.【答案】B。【解析】“汉以后出于郡县吏”指的是官员的选拔依赖郡县官吏的举荐,据此分析可知汉代的选官制度主要是察举制,故选B项。世官制(“世袭”)为先秦时期的选官、用官制度,A项可排除;科举制(“科考”)始于隋朝,C项可排除;“按门第选拔”与材料不符,D项可排除。10.【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对皇帝诏令进行审批和完善,不能体现出皇权受到了抑制,故A项错误;材料中除了有中书省进行审批,还有御史、谏官监督,故不能体现出宰相权力的扩大,故B项错误;从材料

25、可知皇帝诏令不能直接下发,还要有中书省、御史等监督,反映不出中央行政效率的提高,故C项错误。11.【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魏晋时期选官实行九品中正制,实际上是按门第出身,世家大族垄断了官位,因此出现材料中大族子弟刚刚成年,甚至“年未弱冠”就授予官职的现象,故B项正确。12.【答案】C。【解析】解析:材料反映了地方出现苛政原因大多出在刺史身上,刺史不遵守职责条例,干预郡县事务。故C项正确。13.解析第(1)问,从中提炼出唐初政治的特点,做到论从史出。虽然唐初政治具有一定的民主性,但这种民主来源于皇权,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时代性。第(2)问,从材料中的史实可知是法律和皇权之间的冲突,从“唐

26、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可知法律权威占据上风。第(3)问的中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可知唐初君主的权力受大臣和法律的约束。第二小问我们应该对这种现象有辩证地认识,一方面是由于封建统治者的开明造成的,另一方面在本质上仍是君主专制统治。答案(1)特点:皇权之下的民主制。取决于皇帝的个人品质和唐政权建立的时代背景。(2)实质:皇权和法律权威之间的冲突。说明:法律权威占据上风。(3)唐初君主权力受到大臣和法律的制约。认识:我国封建制度的特点是中央集权体制中皇权至高无上。唐初皇权受到一定的制约,这是由于统治者的开明造成的;但本质上仍然是君主专制统治。14.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联系当时国家建设的需要回答;第二小

27、问从“乡举里选”的内涵入手,结合世官制的特征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信息“科举制改变了传统选官制度中自下而上、权力下移的性质”分析第一小问;第二小问联系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的局限性回答。答案:(1)原因:国家建设对选拔新的官员提出了要求,旧臣的凋零也为新的选官制度的推行创造了条件。原因:察举制选拔的人才来自民间,都是有德行、才能或专长的人,从理论上讲人人都有被推举的机会,与出身没有关系。(2)变化:察举制选拔人才的权力掌握在地方,而科举制选拔人才的权力掌握在中央。作用:察举制到魏晋南北朝时发展为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垄断仕途,使得真正有才能、但出身低微的人,难以到中央和地方担任官职,削弱了中央集权;科举制的实行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第 1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