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3主题写作课:七下第五单元 借物抒情.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00217 上传时间:2025-11-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3主题写作课:七下第五单元 借物抒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3主题写作课:七下第五单元 借物抒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七下语文第五单元写作借物抒情山东省高密市银鹰文昌中学 王亮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借物抒情。2.学习使“物”的描写更细腻生动的方法。3.把握“物”与“情”的契合点,借物抒情。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都曾仰望浩瀚的苍穹。星星、月亮、太阳这些都是宇宙馈赠给我们的神奇礼物。面对这些礼物,无论你是欢乐还是忧伤、得意还是失望、坚定还是彷徨,只要你学会时时抬头仰望,你就会看到勇气,看到希望,看到无限的光明!二、辨写法,明特点1.课前我们阅读了紫藤萝瀑布(宗璞)、一颗小桃树(贾平凹)二篇短文,你认为它们有什么共同点?(提示学生思考问题,从下列三方面入手)选材:自然界常见事物;表达方式:综合运

2、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写法方法:借物抒情类。2那什么是借物抒情呢?(指名回答)通过对事物的叙述和描写,抒发作者的情感,表达思想和志趣。(齐读)三、品美文,学写法1探究一:如何使“物”的描写更细腻生动? 探究方法:用“ ”线勾画出文中刻画描写“物”的记叙描写句,并思考运用什么方法使“物”的描写生动细腻的,批注。(一生读探究方法)探究二:作者抓住“物”的什么特点,抒发了怎样的“情”呢?(自主思考)2因课前进行了预习,现在我们分组进行简单的整理与回顾,稍候汇报交流。(分组略)小组合作探究。3.探究一:如何使“物”的描写更细腻生动?你可以这样交流你的思考成果: 请大家跟我一起看 页 文章

3、 段,我认为文章采用 方法进行描写,写出了 的 特点。在全班交流时,可有针对性地加入朗读的环节,并随时板书梳理“物”的特点。4.写法梳理(1)运用多种修辞(2)运用想象联想(3)其他事物衬托本环节让学生先自主思考,后归结方法5.探究二:作者抓住“物”的什么特点,抒发了怎样的“情”呢?你可以这样交流你的思考成果:请大家跟我一起看 页 文章,我认为作者抓住了“物”的 特点,抒发了 的感情。6.温馨提示:写作时要掌握好“物”与“情”的内在联系,依据“物”的某些特点,来表达与这些特点相同相通的“情”,不可“物”“情”分离。四、细描写,抒真情1.请同学们运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方法,从下列事物中任选一个(或另

4、选事物),进行借物抒情片段写作,力求对“物”的描写细腻生动,对“情”的抒发真挚感人。粉笔、灯、竹、小草、梅花、泥土2.写后展示。(展示三四篇)五、齐声朗诵,小结借物抒情不仅是一种写作手法,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教会我们:用眼睛发现自然万物的美丽,用心灵感悟自然万物的道理,以此来滋养我们的生命,承载我们的心灵,让我们诗意地生活,让我们思考着前行附:板书设计 借 物 抒 情紫藤萝瀑布 蓬勃旺盛 直面困难借物抒情课后反思:一、优点1.学生群情高涨,积极参与,人人思维,个个收获。碰撞出了思维的火花,特别是对繁星中“半明半昧”的理解,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以读书引领孩子成长。2.能理解“借物”与“抒情”的关系。并能运用到写作中去。并且出现了几篇文质兼美的好作品。3.教学流程环环相扣、步步深入。辨写法,明特点;品美文,学写法;细描写,抒真情。水到渠成地达成了教学目标。4.教师善于引导,收放自如。恰到好处地做了“导演”的角色,让学生在那片“麦地”里自由驰骋,从中碰撞思维。5.由读到写,重点部分重点强调,做到了抑扬顿挫,时刻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二、缺点瑕不掩瑜,遗憾的课堂才是真实的课堂。这节课,在引领学生分析“物”的环节上,学生碰撞交流还是停留在浅层面上,没有深入挖掘能丰富“物”的几种写法。幸亏老师在总结环节较好地引领了学生从“联想和想象”这个角度来丰富写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