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六次大联考试题本试卷满分 30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做选考题时,考生须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 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5. 本试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一、选择题本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4 分,共1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含题目要求的
2、。24.有学者认为,周代宗法制的逻辑,不是以血缘亲疏定省臣关系之远近,而是以君臣关系抹平血缘之亲疏。在公共事务中,君不是某个人的兄弟或者叔侄,君只存在于公共性君臣关系中,从而确立了其同等地面向所有人的普遍的公共性。材料说明周代宗法制 A. 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统治秩序 B. 具有公天下的某些特征C.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D. 与分封制互为表里25.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远至今日的中亚阿姆河流域,受到渴望与汉通使往来的大宛等国的欢迎。其间,汉设置河西四郡,打通了与西域的直接交通。张骞在出使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对打开丝绸之路和建立中国与西方的联系起到了关键作用。据此可知,张骞出使西域的功绩是A. 开辟了沟
3、通中西的丝绸之路 B. 建立了汉朝与西方的联系C.确立了汉朝对西域的管辖权 D. 开启了中国与中亚的交往26.古代中国是城乡一体的社会与经济结构,尤其在汉唐时期,脱离农村的工商业与市民阶层并未出现,城市是乡村的城市,是乡村的集合与代表。这一现象反映出,中国古代 A. 社会转型缺乏必要的基础 B. 城市发展的经济功能不断增强C.户籍制度阻滞了社会阶层流动D. 城市发展推动农业商品化27.下面是徐渭的墨花图卷,该画作讲求布白、简笔的形式意味。画中白与黑之间的对比;黑白与淡墨之间的通融,形成黑白灰、轻重、强弱、张弛,明净意味深邃,这反映出A.强调画面整体的完整统一 B. 与文人画追求神韵思想一致C.
4、道家思想影响绘画的志趣D.明代画家重视绘画的教化功能28.晚清维新思想知识分子王韬认为,英国政治制度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有中国尧舜禹时代集体议事的遗风。这一认识 A. 否定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B. 启迪国人探索变革之路C. 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发展D. 反映了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9.京华百二竹枝词中说坤(女)鞋制造甚精工,争奈人多足似弓。庚子(1900年)已过尚旧,几时强迫变颓风?这反映了 A.传统观念影响习俗变革 B. 社会启蒙与进步知难行易C. 妇女缠足之风气日趋衰颓D.近代女鞋制造工艺删繁就简30.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接受了列宁和共产国际关于苏维埃政权的理论。但在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并不赞成在
5、中国建立苏维埃政权,认为应该建立既有工农又有资产阶级参加的组织,而不是苏维埃。在这一阶段上,试图强行建立苏维埃,不仅为时过早,而且是不适当的。共产国际的这一思想 A. 巩固了革命统一战线的成果 B. 推动国共两党夺权斗争的展开C.推动了工农民主政权的建立D. 成为党内右倾错误的理论依据31.据学者统计,从1953年7月1日至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前夕,周总理共会见日本客人287 次,323个代表团次,其中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学术、体育各领域,涉及议员、前军人、工人、学者、农民和学生等社会各阶层。在周总理会见的外国客人中,日本客人一直占首位。据此说明A. 二战后日本对华政策体现相对独立自主
6、B. 中日邦交正常化得到社会各界一致拥护 C. 第一代领导人对中日民间外交高度重视 D. 邦交正常化前中日间已展开了广泛合作32.优先权制度起源于古罗马法,主要涉及妻之嫁资返还优先权和受监护人的损害赔偿优先权。在近代日本民法典中设立专章(第八章)规定了优先权(先取特权)的性质、种类、顺位和效力,这说明了A. 罗马法与日本民法具有内在的一致性B. 近代日本的民法典是以罗马法为蓝本 C.日本民法优先权对罗马法有一定发展D. 罗马法对近代亚洲民法产生深远影响33.下表是 18201850年英、法、美三国占世界工业和贸易的比重(%),表格信息反映了这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A. 工业水平决定世界市场地位
7、B. 对外扩张以资本输出为主 C. 经济结构制约经济发展水平D. 贸易范围影响其世界地位34.下表是新时期中国学者关于冷战爆发的主要观点,据此表可得出的历史结论是A. 美苏冷战开始于十月革命 B. 美苏对峙是冷战主要表现C. 冷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D.冷战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35.近现代西方某画家说我对色彩与形式的关系并没有兴趣我唯一感兴趣的是表达最基本的人类情感,悲剧的、狂喜的、毁灭的。这表明当时 A. 人文主义精神成为新的时代风尚 B. 工业化开始暴露严重的社会弊病C.西方理性主义思潮面临严竣挑战D. 科技发展改变了传统的绘画技法二、非选择题;共 160分。第 3642 题为必考题,每
8、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 135 分。41.(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代以后的中国社会,开始走上中国的现代型。第一是中央集权之更加强,第二是社会阶级之更消融。魏、晋以下的门第势力,因公开考试制度之长期继续,已彻底消灭,商业资本难于得势,社会上更无特殊势力之存在。我们若把分裂性及阶级性,认为封建社会之两种主要特征,则宋代社会可说是距离封建形态更远了。然而正为此故,遂使宋代社会,在中国史上;显为最贫弱,最无力,一个中央政府高高地摆在偌大一个广阔而平铺的社会上面,全国各地区,谁也没有力量来推动一切公共应兴应革的事业,像水利兴修,道
9、路交通一到金胡南下,中央政府崩溃,社会上更无力量抵抗或自卫钱穆国史新论材料二市民性社会或者也称市民社会,首先是基于新市民阶层的基础之上为此它需要特定的机制市场、批判性的舆论、拥有宪法和议会的法治国家。在这个社会政治性的目标中包含了一个新的生存蓝图,它立足于工作、成就和教育(而非出身),立足于理智和对理智的公开运用(而非传统),立足于个人竞争以及伙伴式的共同体之上,它批判旧政体的核心元素,反对专制、反对世袭特权、反对等级的不平等、也反对教会宗教原教旨观念。该计划蚤然植根于新形成的市民阶层,但它却趋向于一个针对所有人的计划,它是一个全方位的模式,它基于全体市民公民意义上的全体市民-的自由、平等和参
10、与(编者注本文是龙尔根柯卡对 18 世纪至 19 世纪早期德国市民阶层和市民性的探讨。)节选自尤尔根柯卡在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的演讲稿(1)根据材料一,概述宋代平铺社会的表现,结合材料及所学分析其形成的原因。(12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 19 世纪德国市民社会的特点,并对材料一、二的两种社会做简要分析。(13分)42.(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中国古代和近代的经济发展史中,不乏存在着阴差阳错的历史现象。如某些经济措施的实施或某些经济现象的出现,往往是结果与初衷相背离,要么是有心栽花花不开,要么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可谓是事与愿违。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或近代经济史的相关知识
11、,试举一例,对材料中的观点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二)选考题;共 25 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3 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45.【历史.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 分)材料隋以前地方官制重叠,滥立名目,形成了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的状况,出现了资费日多租调岁减的局面。583 年,隋文帝废除郡级,改为州县两级制,并且合并一些州县,裁汰一些冗官。汉、魏时,州、县两级长官权力很大,可以自行选择僚佐,隋朝确立制度,全国各地的大小之官,悉由更部任命,而且县佐须用别郡人,还规定地方长官及其重要属僚
12、每年年终到中央上考课(报告工作),中央还常常派使臣出巡各地,考察州县官员政绩好坏。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1)根据材料,概括隋朝地方官制改革的主要措施。(9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隋朝地方官制改革的历史作用。(6 分) 46.【历史选修 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 分)一战之后,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军事力量作了严格的规定。德国不甘心这些严惩和限制,1932年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以后,开始暗中加紧恢复国力。作为战胜国的意大利,因为没能得到英法所许诺的领土而联耿于怀。另一战胜国日本对华盛顿条约对它的限制也充满怨恨,在亚太地区与英美展开新的角逐。英、法、美等主要战胜国则在如何处理德国问题上存
13、在严重分歧。1931年,日本用嫁祸于人的手法制造了九一八事变,紧接着出兵占领了中国的东北。1937 年,日本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1933 年,希特勒获得独裁权力后疯狂地进行扩军备战。1936年,德国进军莱菌河军事区,并伙同意大利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1936年,意大利吞并了埃塞俄比亚,1939 年叉占领了阿亦巴尼亚。1937年,德、意、日三个法西斯政权国家结成政治军事同盟,即三国轴心。而此前,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企图通过局部地让步和牺牲其他国家的利益来维护和巩固本国的既得利益,甚至力图把战火引向苏联。1939 年9月1日,德军用闪电战的方式入侵波兰。9月3日,英国和法国被迫仓促对德宣战,第
14、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8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的教训。(7分) 47.【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 分)材料作为中国近代第一城,南通最早的城市总体规划可追溯到 1895 年。那一年,张骞在唐闸创办大生纱厂。他将唐闸作为工业区,将天生港作为港口区,把狼山作为私宅、花园和风景区,构成了以老城区为中心的一城三镇的空间布局。城镇之间,是郊区的田园和住宅。张塞的这种设计被誉为田园城市模式。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布局,这样的安排,这样的构思全是由张塞及其助手自行设计,自行规划的。
15、张寒在较短的时间里就把一个偏僻的、落后的南通带进了全国的先进行列;被称之为模范县。国内许多名流、学者、团体慕名前来参观学习。英国人戈登洛德(E GordonLowker)在1912 年1921年海关十年报告中说通州(南通)是耐人寻味的典范。所有愿对中国人民和他们的将来作公正、准确估计的外国人,理应到那里参观浏览一下。-摘编自王敦琴张塞一生成败得失论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骞城市规划的总体特点。(8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张骞城市规划的影响。(7分)20202021 学年度高三第六次联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24.B 根据题干中在公共事务中,君不是
16、某个人的兄弟或者报侄,君只存在于公共性君臣关系中,从而确立了其同等地面向所有人的普遍的公共性可知,反映出宗法制具有公天下的某些特征,故B项正确;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统治秩序和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在题干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AC两项;题干中没有涉及到分封制,故D项排除。25.D 材料中大宛等国都属于中亚,据材料可知,张骞出使西域的功绩在于开启了中国与中亚的交往。所获得的信息对打开丝绸之路和建立中国与西方的联系起到了关键作用,说明了张骞所获得信息的重要性;但并不意味着直接开辟了沟通中西的丝绸之路和建立西汉与西方的联系,AB错误,D项正确;汉宣帝时,设置了西域都护府,确立了汉朝对西域的管辖权,C项无法体现
17、。26.A 题文中汉唐时期,脱离农村的工商业与市民阶层并未出现,城市是乡村的城市,是乡村的集合与代表则说明汉唐时期农业是立国之本,占据经济主导地位,因此社会转型缺乏必要的基础,故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城市功能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与户籍无关,排除C项;农业商品化无法在材料中得到体现,排除 D项。27.C 根据材料画中白与黑之间的对比,黑白与淡墨之间的通融,形成黑白灰、轻重,强弱、张弛、明净意妹深邃可知作画注重对比,并且作画的颜色、用笔力度、色彩等可以随着作者的情趣或者倾向而向相反方面转化,蕴含了道家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说明道家思想影响绘画的志趣,故答案为C;材料内容讲究对比,而不是滴面整体的完
18、整统一,A错误;文人面强调个性表现,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与材料属花图卷解读不符合,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绘画的教化功能,D错误。28.B 在王耦之前中国已经出现学习丙方的新思潮,但主要学习的是西方的科学技术,并未涉及政治制度,王韬的主张启迪国人探索变革之路,故 B项正确。29.A 依据材料伸(女)鞋制造甚精工,争奈人多足似弓、庚子(1900年)已过尚依旧,几时强道变颓风可以看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得社会习俗变革困难,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社会启蒙与进步知难行易,故 B项错误;C项不是材料的主旨,应排除;材料没有体现近代女鞋制造工艺删繁就简,故D项错误。故选A。30.D 根据材料信息,抓
19、住关键信息建立既有工农又有资产阶级参加的组织、强行建立苏维埃,不仅为时过早,而且是不适当的,可以判定共产国际主张中国共产党需要和资产阶级合作,也就是和国民党积极合作,共产国际这一主导思想,成为当时中国共产党党内的右倾机会主义的理论依据,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完全放弃了对政权的要求,故本题选D项;这一思想不利于中国共产党对革命统一战线的领导,故排除A项;在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是-味妥协,所以说共产国际的这一思想促使了国共两党夺权斗争的展开是不合适的,故排除 B项;材料指出强行建立苏维埃,不仅为时过早,而且是不适当的,故排除C项。31.C 在中日邦交正常化前,周总理会见各领域,社会各阶层
20、日本客人,在周总理会见的外国客人中日本客人一直占首位,说明中国高度重视中日民间外交,故选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日本对华政策,排除 A;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中日民间外交,并非代表中日国家问已展开了广泛合作,排除 D。32.C优先权制度起源于古罗马法,主要涉及妻之嫁资返还优先权和受监护人的损害赔偿优先权。在近代日本民法典中设立专章(第八章)规定了优先权(先取特权)的性质、种类、顺位和效力说明日本的法律对罗马法既有继承也有发展的方面,故选 C项。33.A 根据1820-1850年英、法、美三国占世界工业和贸易的比重表的数据可知,三国的工业、贸易比重变化与其占世
21、界工业、贸易的比重变化呈正相关,这反映了这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水平决定其世界市场地位,故选A项;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扩张才以资本输出为主,时间不符,排除 B项;表格反映的是三国占世界工业和贸易的比重,没有说明经济结构制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排除(项;表格反映了三国占世界贸易的比重,但没有涉及其贸易范围,排除 D项。34.C 根据材料美苏冷战孕育于十月革命至二战的美苏关系之中、冷战是多国参与的国际性政治斗争冷战是美苏两国双向互动的结果可知体现的共同点是美苏冷战是多种因索相互作用的结果,C选项符合题意。美苏冷战开始于一战结束后,A选项排除。美苏对峙是冷战主要表现的说法与
22、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世界格局的多极化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多极化,D选项排除。35.C 根据材料信息我唯一感兴趣的是表达最基本的人类情感,悲剧的、狂喜的、毁灭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画家属于现代主义流派画家,该流派具有明显的反理性主义特点,故C项正确。A项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画派出现的背景,B项属于现实主义画派出现的背景,D项属于印象画派出现的背景。41.(1)平铺社会的表现;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社会阶级进一步消融;门第势力削弱至消灭;传统封建社会中的分裂性及阶级性弱化。(4分)原因北宋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形成强干弱枝的局面;宋代采取重文轻武、分化事权的政策;科举制使更多寒门学子人仕,彻底削弱门阀贵族势
23、力;商品经济发展,使市民阶层队伍扩大;农村租佃关系发展,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削弱。(8 分,任意 4 点)(2)特点提倡自由,平等;强调市场、舆论监督、法治宪政;通过教育实现社会流动,(3分)分析;宋代的平铺社会,是在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商品经济有所发展的情况下出现,但并没能催生新的经济和新的阶级,依然属于封建社会内部的调整,因此没能使中国走上近代化的道路。而德国的市民社会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他们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提出的未来资本主义社会的蓝图,对德国的社会转型起到了推动作用。(10分) 42.示例一;重农抑商政策下古代中国工商业仍曲折发展,(
24、2分)论证自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此后的封建统治者大多继承重农抑商政策,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使工商业的发展比较艰难。但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工商业还是得到了发展。附唐时期除都市商业外,农村集市贸易也发展起来;尤其两宋时期,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草市也更加普遍。明清时期,城镇商业依然繁荣,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还出现了商帮。明朝中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甚至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8分)总之,古代中国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真正抑制工商业的发展,可谓是事与愿违。(2分)示例二;以自强求富为旗号的洋务运动最终
25、以失败而告终,但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2分)论证;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开展的洋务运动,是一场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口号,以挽救清朝统治为目的的自救运动,但随着清军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而宣告破产,说明它不能使中国富强起来,维护清王朝统治的目的也不可能实现。但是,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也推动了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迈出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的第一步,(8分)总之,洋务运动有心栽花以实现富国强兵巩固清王朝统治而未果,但无心插柳却促进了近代中国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并不断发展。(2 分)(说明;举其他事例如清末新政
26、,只要符合题意,论证正确,也可酌情给分)45,(1)措施;撤并地方机构,裁汰冗员;将地方属官的任命权收归中央;规定官员异地任职;要求地方长官定期到中央报告工作;加强对地方官员的考察。(9 分)(2)作用;精简地方机构,减轻了财政负担,提高了行政效率;州县两级制对后世地方行政建制产生影响;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管理,一定程度土抑制了官场的腐败,加强了中央集权。(6 分)46.(1)原因;经济危机激化内外矛盾;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形成;法西斯政权迅速崛起;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激化国际矛盾,德、意、日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8分,任意4点)(2)教训:建立国际社会的制度性协调机制;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健全民主与法制。(7分,其他言之有理亦可)47.(1)特点;自主创新,布局独特;城市功能分工明确;相对独立,又融为一体;减少污染,合理发展。(8分)(2)影响;促进南通近代城镇化发展;为中国和世界的城市建设提供范例;其田园城市的思想在今天看来,也不失其价值。(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