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理解课题。1“对子歌”的“对子”或称(),雅称(),通常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上、木头上、柱子上,运用()的修辞手法的语句。2对子,分为单字对、()、三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等。声韵协调,朗朗上口。3我知道对对子的启蒙读物有()和()。对联楹联对偶双字对 五字对声律启蒙笠翁对韵二、了解对子的结构1根据要求,从文中举出对应的例子。单字对:_双字对:_三字对:_ 五字对:_从上面的对子看,对对子其实有一定的_,字数相同,长短相等,往往是一个字对_个字,两个字对_个字天对地 大陆对长空 雷隐隐,雾蒙蒙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 规律一两2“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这一副对子中,“
2、二”和“两”是一对_词相对,“_”与“_”是一对表示方位的名词相对。数左右西东三、感知对子的内容意境1本文所选两首对子歌,内容都与大自然有关,如风霜雨雪、_等。2先补充对子,再感受对子的含义。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_。“十月”对“_”,“飒飒寒霜”对“_”,“惊”对“_”,一股寒冷、艰苦之意扑面而来。绿竹苍松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三冬漫漫朔雪冷3文中有一副神话对子,上联暗含韩湘子,下联暗含巫山神女。这副对子是()A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B冯妇虎,叶公龙,舞蝶结鸣蛩。C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C四、欣赏“嵌字”对子1“冯妇虎,叶公龙”这个对子里,嵌着_和_
3、两个人物。2“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这个对子里,嵌着_ 和_ 两个地名。冯妇叶公秦岭巫山一、尝试对对子1写出意思相对的词语。粗茶淡饭()流芳百世()雪中送炭()伶牙俐齿()旗开得胜()山珍海味遗臭万年锦上添花笨嘴拙舌马到成功2写出相对的字词或句子。(1)雾锁山头山锁雾,_。(2)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_。(3)明对_,淡对_,上智对_。天连水尾水连天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暗浓中庸二、延伸阅读。欧阳修答对过关少年时代的欧阳修家贫如洗,为觅生计和求学,四处奔波。十二岁那年的一天,他身背书囊,匆匆行至襄阳城下,见城门已关,抬头望见城头有一个老兵把守,便拱手施礼道:“烦请老伯
4、开门,放学生进城好吗?”老兵问:“城下何人?为何现在进城?”欧阳修答道:“读书人远道而来,进城求宿。”老兵本不敢违例开城门,但听出是个很懂礼貌很有点口才的小学生,顿起爱怜之心,说道:“既是书生,我出一联,对得出,放你进城;对不出,明晨再进。”欧阳修答道:“遵命。”老兵念道:“开关早,关关迟,放过客过关。”欧阳修一听这上联,看似随便说出,其实叠字连用,暗藏机巧,便接上说:“出对子容易,对对子难啊,请先生先对吧。”老兵大声道:“我是要你对的!”欧阳修笑道:“学生已经对过了。”老兵一想,恍然大悟,立即下城楼开了城门。原来,欧阳修对出的下联是:_。出对易,对对难,请先生先对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家贫如洗()爱怜()恍然大悟()2结合故事,在横线上写出欧阳修对出的下联。3读完故事,我也想作副对子。上联:守城老兵出难题下联:_家徒四壁 爱惜豁然开朗 过关学生巧应对三、百字练笔回文联是中国对联修辞奇葩中的一朵。你能说说回文联的奇妙之处,并写出积累的一副回文联吗?_示例:回文联奇妙之处在于它既可顺读,也可倒读,不仅它的意思不变,而且颇具趣味。如花果山水帘洞中有一副回文联:洞帘水挂水帘洞,山果花开花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