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詹 天 佑同步阅读专题课件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从北京到张家口这条铁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开头很简洁地交代了人物和事件。)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长200公里,是联结华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当时,清朝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想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帝国主义者谁也不肯让谁,事情争持了好久得不到解决。他们最后提出一个条件清朝政府如果用本国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他们就不再过问。他们以为这样一要挟,铁路就没法子动工,最后还得求助于他们。帝国主义者完全想错了,中国那时候已经有了自己
2、的工程师,詹天佑就是他们中间的一个。(对比手法写出了中国人的志气。)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消息一传出来,全国都轰动了,大家说这一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帝国主义者却认为这是个笑话。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原来从南口往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他们认为这样艰巨的工程,各国著名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至于中国人,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直接引用为下文对比做了铺垫。)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
3、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其中数居庸关和八达岭两个隧道的工程最艰巨。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
4、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八达岭隧道长1100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两头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表现了詹天佑的吃苦精神以及智慧。铁路经过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火车怎么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北上的列车到了南口就用两个火车头,一个在前边拉,一个在后边推。过青龙桥,列车向东北前进,过了“人”字形线路的岔道口就倒过来,原先推的火车头拉,原先拉的火车头推,
5、使列车折向西北前进。这样一来,火车上山就容易得多了。这条铁路不满四年就全线竣工了,比原来的计划提早两年。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今天,我们乘火车去八达岭,过青龙桥车站,可以看到一座铜像,就是詹天佑。许多到中国来游览的外宾,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都赞叹不已。(结尾与开头相呼应。)导读詹天佑的爱国精神贯穿全文。在介绍修筑京张铁路面临的阻力和困难时,着重讲了詹天佑面对帝国主义者的狂妄自大和对中国人民的极端藐视,为维护祖国的尊严而勇敢受命。在讲修路过程时,着重强调,爱国主义精神是他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动力;创造性地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是他爱国精神与科学态度、创造才能相
6、结合的产物。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说明了他杰出的成就,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帝国主义者的威风。精解详析1、本题主要考察我们对字的辨析能力。参考答案:挟持 狭窄;阻挠 环绕;施工 拖拉;船桨 泥浆。阅读实训1、辨字组词挟()挠()施()桨()狭()绕()拖()浆()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要挟()阻挠()藐视()竣工()2、本题主要考察我们对近义词的把握。参考答案:威胁阻止轻视完工3、选词填空。精密周密()的仪器()的计划()的观察()的勘测3、本题主要考察我们对词语的选择能力。参考答案:精密周密精密精密。4、本题主要考察我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参考答案: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4、
7、用“”划出具体描写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的句子。5、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1)比喻技术非常精湛。()(2)比喻非常努力写作,一直没有间断过。()5、本题主要考察我们对成语的掌握能力。参考答案:(1)炉火纯青(2)笔耕不辍6、本题主要考察我们组词的能力。参考答案:A、眺望B、瞻仰C、俯瞰D、环顾6、根据情境,在()中写上表示“看”的词语。A、人们站在高处,()坑里的兵俑、马俑,一如当年秦始皇统率的所向披靡的大军。B、我们()着英雄殷雪梅老师的遗像,心中升起一股敬意。C、杨利伟在天际遨游时,()地球,发出了由衷的感叹。D、老师走进教室,()四周,笑着说:“打扫得真干净!”7、本题主要考察我们对文章意思的掌握。参考答案:是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藐视以及为国家争光的决心。7、詹天佑这样做的力量源泉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