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五年级上册语文素材 各课知识点梳理1单元1课 快乐的杉树林沪教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97514 上传时间:2025-11-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语文素材 各课知识点梳理1单元1课 快乐的杉树林沪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素材 各课知识点梳理1单元1课 快乐的杉树林沪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素材 各课知识点梳理1单元1课 快乐的杉树林沪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1 快乐的杉树林近义词:倘若如果 假若 回荡回响 凉快凉爽 无穷无尽 增添增加 往常平常 毫不在意毫不在乎 反义词: 酷暑严寒 凉快温暖 逃避面对 欢乐痛苦 软绵绵硬邦邦 词语辨析:观看 观赏 两个都是动词,“观看”的意思是参观、观察。而“观赏”则更进一步,是指带有一种赏识的心态观看,既观看又欣赏。 层次划分:第一段(第1节):写杉树林给“我”的童年生活带来了快乐。 第二段(2-5节):描写了杉树林一年四季景色的变化和孩子们在林中活动的情况。 第三段(第6节):总结家门外杉树林给童年带来了快乐。 写作特点:全文运用了“总分总”的写作方法,第1自然段开门见山地点明文章的中心;第

2、2-5节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了杉树林四季景色的变化和“我们”在林间活动的情景。第6节再次强调“我”家门前的杉树林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欢乐。文章层次分明,笔调流畅。 难点点拨:文章为什么以“快乐的杉树林”为题? 课文的主旨是要体现孩子们在杉树林里快乐的游戏和活动,体现杉树林给童年的自己带来的快乐,所以课文要以“快乐的杉树林”为题。 积累好词: 描写春天的:春回大地 春暖花开 春风拂面 春意盎然 描写夏天的:酷暑难耐 炎炎夏日 烈日炎炎 赤日炎炎 描写秋天的:秋高气爽 一叶知秋 秋风瑟瑟 金秋时节 描写冬天的:北风呼呼 白雪茫茫 银装素裹 天寒地冻词语解释:倘若:表示假设。仰面朝天:脸向上

3、躺在地上。顽皮:形容(儿童)爱玩闹;调皮;淘气。毫不在意:一点儿也不放在心上。酷暑难挡:形容极其炎热,难以抵挡。例温暖的春天过去了,酷暑难挡的夏天马上来临了。火辣辣:形容极热。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

4、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不约而同: 事先没

5、有约定,彼此的意见、行动却完全一致。欢声笑语: 高兴地连唱带说,有说有笑。形容气氛欢快,心情舒畅。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秋高气爽: 形容秋天天空澄澈高远,气候凉爽宜人。例在这秋高气爽的季节里,老师决定带着我们去郊游。悬挂:悬空垂挂。粉妆玉砌:形容冬日的大地一片雪白,像用白粉妆饰、白玉雕琢的一样。例雪后的哈尔滨粉妆玉砌,美丽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