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单元唐代诗歌4蜀道难课内自我检测一、积累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栈道(zhn)饯行(jin)信笺(qin)浅浅流水(jin)B咨嗟(ji)磋商(cu)蹉跎(cu)山势嵯峨(cu)C萦绕(yn)腥荤(hn)诨号(hn)荦荦大端(lu)D峥嵘(zhn)诤言(zhn)挣脱(zhn)泉水琤琤(chng)解析:选BA项,笺jin;C项,诨hn;D项,挣zhn。2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B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依绝壁。C但见悲鸟号枯木,雄飞雌从绕林间。D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解析:选DA项,颠巅;B项,依倚;C项,
2、枯古。3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B以手抚膺坐长叹C剑阁峥嵘而崔嵬 D所守或匪亲解析:选DD项,“匪”,通“非”,不是。4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以手抚膺坐长叹 B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C枯松倒挂倚绝壁 D剑阁峥嵘而崔嵬解析:选B古:然:这样,后:以后;今:用于顺承复句的后一个分句或一段的开头。5成语中某些语素到今天仍保留着古代含义,下列成语中加点的字与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不同的一项是()A海纳百川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B匪夷所思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C危言危行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D扪心自问扪参历井仰胁息解析:选CC项“危”前为“正”,后为“高”。
3、6蜀道难这首诗,想象丰富,大胆夸张,下列各句中,不含夸张修辞的一项是()A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B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C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D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解析:选DD项运用比喻手法。二、阅读理解阅读蜀道难节选,完成710题。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
4、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7作者开篇即慨叹蜀道“危乎高哉”,对下面行文有何作用?答案:这样总叹一句,是为引出下文太白鸟道,天梯石栈,高标回川,扪参历井。8本诗第一段中,诗人极写山势的高危,状入蜀道路之难行。请从文中找出正面描写山高的句子。答案: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连峰去天不盈尺。9“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两句所运用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答案:夸张(或侧面烘托)。极写山势高危,状
5、蜀道难行,山高得连黄鹤都飞不过,猿猱也愁于攀援,人自难行。10诗人主要从哪两个方面描写青泥岭的难行?请简要分析。答案:峰路的萦回和山势的高危。以人在岭上曲折盘桓、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等细节动作,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悚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难行之状如在眼前。三、语言表达11下面这段话有多处表述不当的地方,请找出三处并加以改正。蜀道难着力描绘了蜀道的艰辛恐怖,但我们读完之后,不但不感到害怕,为诗的夸张的描写所激动,所感染。这是为什么呢?从描写对象来说,蜀道虽然具备艰难万状,使人害怕,但又具有雄壮美的特点,在诗人笔下,跟美丽的神话传说结合起来,更形成一种诱人的魅力。第_处_第_处_第_
6、处_解析:本题考查修改病句的能力。回答这类题目,一般要围绕常见的病句类型特别是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等基本的类型来思考。答案:“艰辛”改为“艰险”。“为诗的夸张的描写所激动,所感染”前加“反而”。删去“具备”。“跟美丽的神话传说”前补上“它”。(选三项作答即可)1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 ,只有加强对它的认知、认同与传承,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才能强“根”固“魂”,提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并非简单复古、一味守成, ,即既做到援古证今、古为今用,又做到关注现实,聚焦当下,紧扣时代脉搏,
7、努力构建中国文化的当代话语体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而是要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合理内核,在守住本源的同时,对外来文化进行辩证取舍。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清句间关系,再根据语境合理推导出所要填写的内容。具体到本题,如第一空,主要是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根据后文“才能强根固魂”可知,第一空就是说这方面的作用的,所以可填入“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第二空根据前文的内容,应该填一个“并非而是”的句式,再根据“并非简单复古、一味守成”可知,应该填入一个相反的做法,所以可填入“而是既要传承又要创新”。第三空的句式和第二空的一样,根据“在守住本源的同时,对外来文化进行辩证取舍”,可知应该是相反的做法,可填入“并非盲目排外、故步自封”。答案: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而是既要传承又要创新并非盲目排外、故步自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