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
2、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学习他们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抄写自己受感动的句子。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教学重点:理解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教学难点:理解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教具准备:1、 生字生词卡片2、录音机、课文朗读磁带。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出示目标1、指名读第一、第二部分。(板书:接受任务,诱
3、敌上山)2、说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3、这节课你还想了解什么内容?二、深入学习第三到第五部分,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1、自读第三部分。思考:五壮士完成掩护任务后,为什么往三面是悬崖的狼牙山顶峰棋盘陀转移?2、提问:通过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板书:引上绝路)3、讨论:(1)五壮士已经完成了掩护任务,为什么不走那条“可以追上部队”的路,而是不顾自己的危险,要把敌人引上绝路呢?(2)“斩钉截铁”是什么意思?这里比喻什么?战士们为什么热血沸腾?4、我们应该用什么感情来朗读这一部分?5、指名分别朗读第四、第五自然段。思考:向顶峰攀登的过程中五壮士是怎样痛击敌人的?6、提问:读了
4、这两个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板书:英勇歼敌)7、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8、指名朗读第五部分。思考:五壮士最后是怎样英勇跳崖的?(板书:英勇跳崖)9、讨论。(1)这一段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2)五壮士为什么“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3)面对五壮士的高大形象,你有什么心里话想说?10、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三、总结全文四、布置作业1、试着背诵课文最后一部分。2、课外搜集有关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板书设计:狼牙山五壮士英 诱敌上山勇 接受任务跳 引上绝路崖 顶峰歼敌教学反思:由本堂课的教学可以看出在阅读教学中读的作用不容小觑,它是学生理解课文,把握形象的有效手段,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必要训练手段。它本身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方法。如果在语文的每一堂课中这种能力和方法得到进一步提高和拓展,那是语文教师的快事,又是语文教学的快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