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望天门山 教学设计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
2、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教学目标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
3、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一、读懂词句的意思,理解诗的内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二、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三、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和默写古诗。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
4、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难点:理解诗句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山河的感情。3教学过程 3.1
5、第一学时 3.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1 同 学们,你们喜欢学习古诗吗?是啊,古诗是中华文化长廊里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大家之前已经学习了不少的古诗,有送别诗,咏物诗,还有山水诗等等。中国有句 古话叫“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这众多的耀眼明珠之中,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诗篇可以说是比比皆是,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脚步,与他共游天门 山,一起去感受大自然山水风光的别样魅力!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六课古诗三首的第一首望天门山(板书课题及作者) 活动2【讲授】2 二、展示资料,了解天门山及作者。1教师出示天门山的图片,学生结合课本注释说说天门山名称的由来。(挑学生回答) 2. 知其诗必先晓其人,我
6、们先来了解一下李白这个人(大屏幕出示李白的简介)了解了本首诗的作者后,我们就正式进入本首诗的学习。 三、出示学习目标自学感悟:默读古诗,读出节奏。借助书本注释和工具书初步理解诗意。合作交流:同桌相互交流,理解诗意;感悟诗情。四、整体感知,读出古诗的韵律美。1教师导读:那么,李白远望天门山,看到了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教师出示注好停顿的古诗)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教师示范读,学生注意倾听,轻声跟读。 3学生自由地读一读。 4指名读一读,(两位同学) 5学生在集体评议后,指导:诗歌朗读注意节奏,七言绝句应二二三节奏。根据同学和老师的
7、评议在读一读。6、男生读女生读 7、播放雄壮的音乐,配乐朗读齐读。 (点评:以读为主,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读中初步感悟、理解古诗的主要内容。教师通过自身的范读,引导学生读出古诗的韵律美,初步感受诗人流露在古诗中的 思想感情。)。21cnjycom五。、借助注释,小组合作,理解诗 2分钟,老师指导,出示大屏幕:师问生答出示) 刚才我们一起诵读了这首诗,那么下 。(2分钟)1.引导学生以同桌为单位,借助注释,交流对古诗的理解。 请同学们解释下面字词出示(1)字词的意思(学生回答老师总结): 天门:指天门山。 中断:从中间割断。 至此回:到这里回旋。出:耸出来。 孤帆:孤独的一只船。 帆:船上风帆,
8、这里代指船。请同学们描述诗歌的内容出示 (2)诗句的意思(学生回答,老师总结):浩荡东流的长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碧绿的江水奔腾东流撞击到险峻的岩石,回旋激荡向北流去。两岸的青山夹江对 峙,拔地而起,在铺满红光的江面上,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轻捷驶来。 六品读语句,合作交流,集体探究。(出事探究题)诗中有山有水,那么诗人是如何来写山水的?通过对山水的描写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感?下面我们来进一步探究这首诗。(出示大屏幕)1.这首诗写眺望天门山之所见,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天门山、楚江、日、孤帆 .诗人为这些山川景物抹上了怎样的色彩?青(山)、绿(水)、红(日)、白(帆) 诗人在描绘这幅画时,是以
9、什么景物为主体的?其他景物起什么作用?这些景物衬托了天门山怎样的景象?天门山 衬托 雄奇秀丽 .诗歌描绘了天门山怎样雄奇秀丽的景色?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板书山夹江对峙、水波澜壮阔。热爱祖国山河 5.推测一下,诗人的立足点在哪儿?说明理由。船上。“两岸青山相对出”,人在船上才有山动的感觉。把静态的山赋予了动态的美 七体味诗情,再读诗歌。诗歌抒情,诗歌言志。望天门山重在抒情,融情于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第一句主要先写山,第二句写水,第三、四句写行船的感受。古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和内心体验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以及乐观豪迈的情感。 李白年轻的时候,才华横溢
10、,志向远大, 为了早日实现理想,25岁时,他离开家乡,一年之后,来到天门山,看到如此美丽的景色,联想到心中的远大抱负,他觉得实现自己的理想已经指日可待了,怎样 来表达此时此刻的心情呢?眼前天门山的美景,给了他一个机会,雄伟壮观的景色,不正能代表他那博大的胸怀,远大的志向吗?此时的李白是正处在人生的顺境之 中,所以当他坐上小舟,伴着晚霞,向前行驶,青翠的群山相继出现,秀美的风光接踵而至,似乎是从天边顺水而下一样,这是怎样的一种意境呀。所以读这首诗要 读出一种高兴而惬意的感觉,要读出一种乐观豪迈的情感。 同学们带上感情再次齐读这首诗。背诵诗歌(2分钟)出示大屏幕(根据画面背诵诗歌)八、结束语 中华诗歌是中华文化宝库里的一朵奇葩,自古以来,那些脍炙人口的诗歌数不胜数。它们千古流传,闪耀古今,等着我们去欣赏,去诵读。希望同学们以后多诵读这样的好诗词,让我们更多地去了解和感受祖国绚丽而灿烂的文化。活动3【作业】3 布置作业:背诵默写这节课就上到这,谢谢。(出示屏幕)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