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 ,大小:81.50KB ,
资源ID:196590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9659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9-2020学年粤教版语文必修4课时作业:19谏太宗十思疏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a****)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kefu@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9-2020学年粤教版语文必修4课时作业:19谏太宗十思疏 WORD版含解析.doc

1、第四单元 19一、基础积累1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终苟免而不怀仁B怨不在大,可畏唯人C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D振之以威怒【答案】D(D“振”通“震”。其他各句无通假字)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自牧:加强自我修养。B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三驱:狩猎时,网开一面以示有度。C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简能:选拔有才能的人。D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司职:老百姓。【答案】D(司职:管理职事)3对下列句中加点的“以”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斯亦伐根以求木茂振之以威怒作师说以贻之董之以严刑A用法不同,用法相同。B用法相同,用法不同。C用法不同,用法不同。D用法相同,用法

2、相同。【答案】D(中的“以”均为连词,表目的,译为“来”;中的“以”均为介词,译为“用”)4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B惧满溢则思江海而下百川C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D斯亦伐根以求木茂【答案】D(A“固”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B“下”是方位名词用作动词。C“正”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5课文语句填空。(1)人君当神器之重,_,_,_。(2)怨不在大,可畏唯人;_,所宜深慎。(3)则智者尽其谋,_,_,_。【答案】(1)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2)载舟覆舟(3)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二、课内精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69题。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

3、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岂望流之远,根不固而何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唯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

4、索,其可忽乎?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固:动词,使稳固。B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纵情:尽情。C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休:美好,福祉。D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深慎:特别谨慎。【答案】B(纵情:放纵感情)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不念于居安思危爱汝一念B人君当神器之重安步以当车C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D貌恭而不心服心悦诚服【答案】D(A动词,思考、思虑/名词,念头、想法。B动词,处在/动词,当作、作为。C动词,积蓄、积累/动词,堆积、聚积。D均为动词,服从)8下列对这两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1段提出了全

5、文要阐明的人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主旨。B第1段用了两个比喻,先从正面喻证治国必积德,再从反面说明德不厚国不可长治久安。C第2段以历代帝王为例说明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的道理。D第2段指出了历代帝王不能善始善终的根本原因是忽视了人民的力量。【答案】C(第二段举历代帝王的例子,说明有始无终,天下易取难守,是从反面论证“居安思危”的必要性)9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_(2)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_【答案】(1)开头做得好的的确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不多。(2)只要彼此竭诚相待,虽然一在北方,一在南方,也能结成一家;轻视别人,就会使亲骨肉之间也会变

6、得像陌生人一样。三、课外拓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3题。臣闻三代之道,乡里有学。士之秀者,自乡升诸司徒,自司徒升诸学。大乐正论其秀者,升诸司马。司马论其贤者,以告于王。论定然后官之,任官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论定然后官之者,郑康成云:谓使试守。任官然后爵之者,盖试守而能任其官,然后命之以位也。其取士之详如此。今陛下隆至德,昭大道,参天地,本人伦,兴学崇化,以风天下,唐虞用心,何以加此?然患今之学校,非先王教养之法,今之科举,非先王选士之制。圣意卓然,自三代以后,当途之君,未有能及此者也。臣以谓三代学校劝教之具汉氏郡国太常察举之目揆今之宜理可参用今州郡京师有学,同于三代,而教养选举非先王

7、之法者,岂不以其遗素励之实行,课无用之空文,非陛下隆世教育人材之本意欤!诚令州县有好文学、厉名节、孝悌谨顺、出入无悖者所闻,令佐升诸州学,州谨察其可者上太学。以州大小为岁及人数之差,太学一岁,谨察其可者上礼部,礼部谨察其可者籍奏。自州学至礼部,皆取课试,通一艺以上,御试与否,取自圣裁。今既正三省诸寺之任,其都事主事掌故之属,旧品不卑,宜清其选,更用士人,以应古义。遂取礼部所选之士,中第或高第者,以次使试守,满再岁或三岁,选择以为州属及县令丞。即有秀才异等,皆以名闻,不拘此制。如此者谓之特举。其课试不用糊名誊录之法,使之通一艺以上者,非独采用汉制而已。如臣之议为可取者,其教养选用之意,愿降明诏以

8、谕之。得人失士之效,当信赏罚以厉之。以陛下之所向,孰敢不虔于奉承?以陛下之至明,孰敢不公于考择?行之以渐,循之以久,如是而俗化不美,人材不盛,官守不修,政事不举者,未之闻也。(选自曾巩请令州县特举士札子)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臣以谓/三代学校劝教之具/汉氏郡国太常察举之/目揆今之宜/理可参用/B臣以谓三代学校劝教之/具汉氏郡国太常察举之目/揆今之宜/理可参用/C臣以谓/三代学校劝教之/具汉氏郡国太常察举之/目揆今之宜/理可参用/D臣以谓三代学校劝教之具/汉氏郡国太常察举之目/揆今之宜/理可参用/【答案】D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学”,

9、古代的大学。汉武帝始置太学,立五经博士。B“秀才”,汉代以来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文中是对儒生的称呼。C“艺”,有技能、才能之意,也有典籍之意。文中“一艺”指的是一种经书。D“掌故”,文中是官职的名称,掌礼乐制度。【答案】B(“秀才”在文中是指才华卓越的人。并非对儒生的一般称呼)12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议论的重点是人才选拔制度,即察举制与科举制的优劣,文章首段引经据典,指出察举制的优越性,观点鲜明。B作者盛赞皇帝的美德,提出要学习参考三代以来的察举制,认为科举制是舍弃久经检验的选拔制度而崇尚无用的空文。C作者不尚空谈,而是明确提出“特举”这一人才选拔制度,这一制度

10、比科举制度明显优越,有力地化解了科举制度的弊端。D曾巩希望自己的特举制度能得到皇帝的采纳,希望皇帝凭借自己的贤明与明确的赏罚制度,实现人才兴盛、政通人和。【答案】C(“这一制度比科举制度明显优越,有力地化解了科举制度的弊端”只是作者的设想,实际操作效果如何文章并没有提及)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论定然后官之,任官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_(2)如是而俗化不美,人材不盛,官守不修,政事不举者,未之闻也。_【答案】(1)(国君)评定之后再授予官职,任命官职之后就授予爵位,授予爵位之后再给予俸禄。(2)像这样却不能让风俗变美好,不能让人才变多,不能让官员修养官品,不能让政事得到治理的情况,我还没有听说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