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教学设计:第11课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96162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教学设计:第11课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教学设计:第11课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教学设计:第11课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教学设计:第11课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教学设计:第11课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师说1.借助工具书和课本注释读准字音,背诵全文。2.掌握重点实词“说”“相”“传”“贻”,以及重点虚词“于”“乎”“其”。3.学习本文运用正反对比论证、事理结合的写作方法。 4.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品质。 1.纠正读音。以小组(4人)为单位,每位同学读1段,读完后,由同组的同学纠正读错的字音。然后同组的同学把全文齐读一遍,巩固读音。2.纠正翻译。以小组(4人)为单位,每位同学翻译1段,当翻译出现错误时,同组的同学要纠正译错的地方,并说明原因。3.归纳重要的文言知识。以小组(4人)为单位,把本文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

2、句式进行归纳,以提高文言翻译能力。4.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以小组(4人)为单位,思考探究以下问题:老师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从师学习?择师的标准又是什么呢?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2.领会并运用对比论证、事理结合论证的方法。3.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品质。1.诵读法。诵读法成功的关键是要读出声音的各种形态,如节奏、语调、语气等。只有这样,才能听到“古人”的心声,才能触摸到言语主体的情味。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有一个探究、发现的过程。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察语气,逐步读出“情味”,揣摩文意。因此,范读、多读尤为重要。 2.提问法。打破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自读、

3、自解等方式解读课文,勇于向老师提出疑问。 3.练习法。这是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有效方法,关键在一个“精”字。“练”不求“多”,应求“精”,要用最少的练习巩固学生的知识,也培养学生的做题能力。4.在疏通文意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借鉴对比论证和事理结合论证的写作手法。“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说”比“论”随意。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这类文体。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1.后世景仰。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昌黎,因为昌黎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又称他为“韩昌黎”。晚

4、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也称“韩文公”。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因此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2.文坛泰斗。“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时期的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华美、内容贫乏的骈骊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3.收召后学。柳宗元在答韦

5、中立论师道书中曾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晚辈),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抗颜,端正容颜。抗颜而为师,正正经经地做起老师来了),世果群怪聚骂,指目(手指而目视)牵引(拉拉扯扯),而增与为言辞(增添一些言辞来毁谤韩愈)。愈以是得狂名。” 师说作于公元802年,即唐德宗贞元十八年。这一年韩愈43岁,正是他锐意求进,致力于“古文运动”的时候。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

6、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 当时的官僚士大夫重视门第观念,只认得功名富贵,威权势力,不尊师重道,不看重有学问的人。师说就是为了批判唐代上层社会的这些不良风气而作。古代称教师为“师”,与军队有关。西周立国之初,为了加强军队的统治力量,统治者开始办学校,培养贵族子弟,主要学习射箭、驾驭等军事技能,而后才是学习文化。学校的教师都是由高级军官担任,因其职名未变,人们称他们为“师”或“师氏”。后来,文官任教的人也逐渐多起来,因而教师便成为社会上一部分人的职业。由于“教”是传授知识的主要手段,因此,人们便逐渐把“教”和“师”合起来,称为“教师”。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生乎吾前,

7、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ks5u自我核对(1)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应该)跟从(他),拜他为老师。(2)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与之同列,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奇怪啊!2.第3段举出备受文人推崇的孔子的例子,意在证明怎样的观点?请用原文中的话回答。ks5u自我核对“学者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3.文章第4段交代写作缘由,但仍隐含着作者的观点,哪些句子可以表现作者观点?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ks

8、5u自我核对“不拘于时”“学于余”“能行古道”。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这样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一、阐述从师的道理(中心论点)二、批判不从师的坏风气(反面论证)三、赞赏圣人从师和表明序文目的1.人为什么要从师?作者认为从师的标准是什么?(请用原文中的话回答)【思路点拨】准确理解第1段。 【与你交流】(1)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2)标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2.为了抨击耻学于师的人,作者进行了怎样的论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思路点拨】从作者对不同人的不同态度分析。【与你交

9、流】在批判“耻师”的风气时,作者充分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共有三组对比。第一方面是“古之圣人”从师的结果和“今之众人”不从师的结果的对比,第二方面是从自身“爱其子”择师与“于其身”耻师的对比,第三方面是“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耻师的不同态度的对比。对比论证,增强了论证力量,而且在对比的过程中,一系列慨叹、责难的语气,使文章显得气势充沛,形成一种不可置辩的批判力量。3.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仍有借鉴意义?【思路点拨】文本是基础,回答时相关观点及依据须出自文本。在阐述过程中注意要联系现实。【与你交流】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

10、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4.除了对比论证,本文第3段还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思路点拨】找准本段的中心句,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思考所引孔子言论的作用。【与你交流】主要是举例论证。孔子作为圣人,特别是读书人推崇的圣人,尚且向“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他们学习,那么作为在各方面还比不上孔子的士大夫之族就更应该从师学习了。本段举出此例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既阐明了从师的意义,也说明了从师的原则,同时又与第二段的“古之学者”和“古之圣人圣益圣”等呼应,可谓是环环相扣,前后呼应。还有引用论证。作者在引用了孔子的事例之后,自然引出孔子的话“三人行,则必有

11、我师”,进一步阐述了师道、师生的关系,从而证明“学者必有师”的观点。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和论述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而这种以能者为师的观点就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又照应了第一段,可谓是前后照应,严丝合缝。5.虽然作者这篇文章是写给当时那个叫李蟠的学生的,可是读完全文后你还会只是这样看吗?他还是写给谁看的呢?【思路点拨】这个问题可以从韩愈师说一文当时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来谈,我们可以展开联想,拓展想象空间。【与你交流】可以说,韩愈的这篇文章还是写给以下两种人看的:写给当时那些不愿学习的士大夫阶层看的,提醒他们改掉这种坏习惯,否则后果会很严重。那种社会风气给作者造成的忧心如焚是远远超过李蟠个人勤学好问带来的喜悦的。1200多年过去了,今天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人在重复着唐人同样的错误,社会上不尊重教师的现象比比皆是,家长袒护孩子,辱骂老师;学生课堂上和老师顶嘴,在路上碰见老师却形同陌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篇文章何尝不是写给今天的我们的呢?正是这种穿越时空的恒久价值,才使这篇文章历久弥新,成为经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