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必备知识基础练1.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形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常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曲线最终呈“S”形B.达到K值后种群的增长速率也可能为负值C.种群增长的开始阶段不受自身密度的影响D.相同的种群K值也可能不同答案C2.(2021广东)右图示某S形增长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与种群数量的关系。当种群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时,其对应的种群数量是()A.aB.bC.cD.d答案B解析K值又称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将停止增长,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因此K值对应的种群数量是b。3
2、.在一个玻璃容器内,装入一定量的符合小球藻生活条件的营养液后,接种少量的小球藻,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小球藻的个体数量,绘制成曲线。下列能正确表示小球藻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答案D解析玻璃容器是有限的环境,在该环境中小球藻会呈现出“S”形增长,其增长速率先增加,达到最大值后再减小,直到变为0。4.德国小蠊的繁殖力非常强,能传播多种病菌。下图是在一定条件下德国小蠊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如果使用更大的容器培养德国小蠊,其环境容纳量不一定增大B.德国小蠊种群在04 d增长缓慢的原因可能是起始数量较少C.在第20 d左右是防治德国小蠊危害的最佳时期D.防治德国小蠊的最
3、根本措施是降低其环境容纳量答案C解析影响环境容纳量的因素有空间、食物、天敌等,如果生活空间变大,其他因素有限,环境容纳量也不一定增大,A项正确;迁移到新环境早期,由于生物对于环境不适应或种群起始数太小,使种群数量增长缓慢,B项正确;由题图可知,第20d种群增长速率最大,防治害虫的最佳时期应控制在K/2(种群增长速率最大)之前,C项错误;防治害虫的根本措施是通过改变害虫的生活环境或生活资源,降低其环境容纳量,D项正确。5.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时,分别在4支试管中进行培养(具体见下表),其他实验条件相同,均获得了“S”形增长曲线。据此分析错误的是()试管号培养液体积/
4、mL105105起始酵母菌数/个105510A.4支试管内的种群数量达到K值的时间是=B.4支试管内的种群数量在K/2时增长最快C.试管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不同D.试管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的开始下降答案A解析由表格可知,培养液的体积不同,起始酵母菌数不同,因此4支试管内的种群数量到达K值的时间不同。号试管内的环境阻力最大,因为试管内培养液体积最小,起始酵母菌数最多,因此最先达到K值。6.经调查,第一年某种昆虫的种群数量为N0,如果在理想的条件下,每年的增长率=1.3保持不变,则第三年该种群的数量为()A.1.3N0B.1.69N0C.2.3N0D.5.29N0答案D解析“J”形增长的数学模型为N
5、t=N0t,其中代表的是第二年的种群数量是第一年的倍数,不代表增长率,增长率=增加的个体/原来的个体数。设第1年的个体数为X1,第二年的个体数为X2,则=(X2-X1)/X1=1.3,求得X2/X1=2.3,即=2.3。第一年用N0表示,则第三年就是(2.3)2N0=5.29N0。7.(2021重庆垫江第五中学月考)阿根廷的一片林地中生活着灶鸟和粉嘴潜鸭等多种鸟类,对灶鸟种群密度进行调查时发现,种群密度少于15只时,种群数量增加,多于20只时种群数量下降,处于1520只之间时,种群数量有时增加有时下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调查灶鸟种群密度的方法是标记重捕法B.灶鸟种群的K值在1520只
6、之间C.灶鸟种群密度在20只时种内竞争最激烈D.该林地中灶鸟和粉嘴潜鸭的环境容纳量相同答案D解析灶鸟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因此调查其种群密度采用标记重捕法,A项正确;由题意可知,灶鸟种群密度在1520只之间波动,因此灶鸟种群的K值在1520只之间,B项正确;灶鸟种群密度在20只时种群密度最大,此时种内竞争最激烈,C项正确;生活在同一区域内的两个不同种群,其环境容纳量不一定相同,D项错误。8.科学工作者为了检测和预报某草原鼠害的发生情况,采用标记重捕法对田鼠种群数量进行调查。发现在最初调查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5%,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最初调查的一个月内,田鼠种群数量呈“S”
7、形增长B.田鼠种群一个月内,t天后增长的模型可构建为Nt=N0t,其中为1.5C.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的D.数月之后,当田鼠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是防治鼠害的最佳时期答案C解析在最初调查的一个月内,田鼠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A项错误;最初一个月内,田鼠种群增长模型可构建为Nt=N0t,其中为1.015,B项错误;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的,C项正确;数月之后,当田鼠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K值),不是防治鼠害的最佳时期,应在K/2(种群增长速率最大)之前进行防治,D项错误。9.(2021江西上饶高二月
8、考)某高级中学迁入新建校园14年,校园中鸟纲鹎科动物白头鹎在14年间的种群增长速率如下表所示。据表分析可知()时间第2年第4年第6年第8年第10年第12年第14年增长速率0.661.522.833.692.911.200.03A.这14年中白头鹎种群的数量呈“J”形增长B.据第14年的种群年龄结构可预测后续白头鹎种群数量将下降C.在第6年白头鹎的种内竞争比在第10年时更加缓和D.据表格数据可以预测,白头鹎种群数量在第16年刚好达到K值答案C解析由表可知,白头鹎的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变小,因此这14年中白头鹎种群的数量呈“S”形增长,A项错误;第14年时白头鹎种群的种群增长速率为0.03,其年龄
9、结构为增长型,之后的增长速率若大于0,则其种群数量仍会增长,B项错误;由于第214年间,白头鹎的种群增长速率一直大于0,因此其种群数量一直增加,故在第6年白头鹎种群数量少于第10年时白头鹎种群数量,即白头鹎种群在第6年的种内竞争比在第10年时更加缓和,C项正确;由于表格中调查时间间隔较长,故据表格数据不能判断种群的最大增长速率,也不能预测种群数量在第16年是否刚好达到K值,D项错误。10.图甲和图乙是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常见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曲线形象直观,也可以用公式法精确地表示,其公式为,其中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的倍数。该主要取决于(填种群特征)。(2)乙曲线的形成原因是,K值表
10、示。(3)在图丙中画出乙曲线的种群增长速率。(4)“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就是一个验证过程。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与培养条件密切相关。在营养条件不受限制时,种群数量增长曲线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J”形。随着培养液中的减少、的增加,种群数量增长受到环境的限制,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为“S”形。答案(1)Nt=N0t出生率和死亡率(2)存在着环境阻力(其他合理答案也可)环境容纳量(3)(4)营养物质代谢产物解析(1)甲曲线是“J”形曲线,可以用公式Nt=N0t来精确地表示,其中表示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的倍数,其大小取决于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2)乙曲线是“S”形曲线,环境阻力的存在导致形成
11、此种曲线,曲线的K值表示环境容纳量。(3)乙曲线的种群增长速率在K/2之前是逐渐增大的,在K/2之后是逐渐降低的。(4)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在营养条件不受限制时,种群数量增长曲线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J”形。随着培养液中营养物质的减少、代谢产物的增加,种群数量增长受到环境的限制,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为“S”形。关键能力提升练11.下图表示某种野兔迁入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第3年时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该野兔种群的密度,第一次捕获50只全部标记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共捕获50只,标记的10只。则下列数字最接近K值的是()A.250只B.300只C.500只D
12、.600只答案C解析由题目信息可知,该种群的增长呈“S”形增长,且第三年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说明第三年的种群数量为K/2。根据标记重捕法得到数据,可计算得出第三年种群个体总数的估算值=505010=250(只)。由此可推知该地区的K值为500。12.(多选)下图为某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K1为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该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允许的最大值,B点由于某种因素的改变,最大值由K1变为K2。导致K1变为K2的原因可能的是()A.该种群迁入了大量同种个体B.该种群的天敌大量迁出C.该种群的生物发生了基因突变D.该地区引入了新物种答案BCD解析该种群迁入了大量同种个体,会使种内竞争加剧,K值不会
13、增加,A项错误;该种群的天敌大量迁出,生存环境得到改善,K值可能增加,B项正确;该种群的生物发生了基因突变,可能更加适应环境,K值可能增加,C项正确;该地区引入了新物种,如果该新物种捕食该种群的天敌,或者为该种群提供食物,K值可能增加,D项正确。13.(多选)某科研小组对某地甲、乙两个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并研究Nt+1/Nt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如图所示(图中Nt表示第t年的种群数量,Nt+1表示第t+1年的种群数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种群在0t3段的年龄结构不是一直为增长型B.乙种群在0t1段的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C.乙种群在t2时数量最少D.甲种群在t3后数量相对稳
14、定可能是生存条件得到了改善答案AB解析题中的Nt+1/Nt表示增长倍数,若Nt+1/Nt1,种群数量较上一年增加;若Nt+1/Nt1且恒定,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B项正确;乙种群在t2t3段的种群数量仍在下降,C项错误;甲种群在t3后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种群数量增加,D项错误。14.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并定期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绘制出了酵母菌数量变化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试管编号培养液mL无菌水mL酵母菌母液mL温度/A100.128B100.15C100.128(1)请写出该同学研究的课题名称:。(2)此实验组设计的变
15、量是。(3)为什么在接种、培养和计数的整个实验过程中,都要遵守无菌操作规范?。(4)A试管培养液中酵母菌第天的增长速率最大;第3天后A试管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增长减缓甚至不增长的原因是。(5)A试管与B试管中酵母菌数量达到的最大值称为,A试管中该数值比B试管大的原因是。(6)图中缺少C试管酵母菌的数量变化曲线,请你根据自己的推测在上图中补充画出该曲线。答案(1)温度、营养物质对酵母菌生长的影响(2)温度、营养物质(3)排除杂菌对实验的干扰(4)2培养基中营养物质的大量消耗,代谢废物的积累,pH的改变,使环境阻力增大(5)环境容纳量(K值)A试管的培养温度更适合酵母菌的繁殖,环境阻力小(6)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