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届高三地理上学期11月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试题 本试卷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 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某月,一地理兴趣小组去我国某山(约45N)寻宝,上山途中遇见不少牧民赶着羊群往山下放牧。某日恰逢烈日当头,该小组到达图中旗杆矗立处,细心的工作者发现旗杆上贴有“正日影,求宝藏,验四时”的标语。据此完成1-3题。 1 兴趣小组最快找到宝藏,恰当的路线是 AOA方向 BOB方向 COC方向 DOD方向2 若此时旗杆与影子等长,则该日可能为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3此时,小组成
2、员手表上的时间大约是 A12:00 B14:00 C16:00 D18:00 研究表明,非洲象喜欢在开阔的地方食用生长迅速的物种,当他们觅食和进食时,会折断一根树枝或一整棵灌木,从而破坏物种;而生长缓慢、木材密度高的树种单位体积中含有更多的碳分子。因此,非洲象会影响树木的数量及森林中的碳水平。据此完成4-5题。4与生长缓慢的物种相比,自然状态下在非洲象活动的区域,生长迅速的物种 A木质坚实 B数量多 C寿命长 D生物量大5非洲象减少的生态后果是 A高密度物种减少,大气中的碳含量减少 B高密度物种增加,大气中的碳含量增加 C低密度物种增加,大气中的碳含量增加 D低密度物种减少,大气中的碳含量减少
3、 克拉玛依市位于准噶尔盆地西缘,这里的地貌多以戈壁为主。从2019年11月底开始,泥火山上便不断有新的石油涌出地表,石油涌泉在红层地貌的怀抱中,或涌动成泉,或汇聚成沼,成为了独特的地质景观。图2为重重红层地貌包围的洼地中的一处石油涌泉,据此完成6-8题。6在石油涌泉处出现植被的原因是 A气候变暖,冰川融水增多,地下水位上升 B地势低洼,地表水汇聚 C位于山前,形成山前降水 D气候湿润,降水增多7构成红层地貌的岩石类型为 A变质岩 B沉积岩 C侵入岩 D喷出岩8合理利用石油涌泉的措施是 A利用泥火山资源开发火山泥面膜等产品 B开采石油资源 C保护地质景观进行旅游开发 D禁止开发,保护脆弱的生态
4、库布齐沙漠是我国的第七大沙漠,在河套平原黄河“几”字弯里的黄河南岸(亦称河套沙漠),向北是阴山西段狼山区域。昔日的“死亡沙漠”如今成为生态湿地,引黄入沙打造中国绿洲。在沙漠上养牛羊的、在沙漠上养鱼的、在沙漠上养虾蟹的真正的用双手创造了奇迹。据此完成9-11题。9昔日的“死亡沙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B乱砍滥伐,植被稀疏 C过度开垦,草场破坏 D不合理的利用水资源10图示河段易出现的水文灾害是 A降水少,河流断流 B流经沙漠地区,河流含沙量大 C出现凌汛,形成水患 D河流更新慢,水质差11引黄入沙,蓄水最合理的时间是 A3月4月 B5月6月 C7月8月 D8月9月二、非选择题
5、:共160分。第3642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为选考题,考 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35分。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材料一 青海省马铃薯适宜种植面积33.33万公顷以上,每年种植面积8.67万公顷左右,是青海省的第三大作物。所生产马铃薯以个大、均匀、耐贮藏、口感好、淀粉含量高而获得国内市场的好评。材料二 为了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青海应把马铃薯作为优势特色产业来抓,因地制宜扩大名优马铃薯种植面积,同时注重提高单产,从生产效率和种植规模上加强青海特色马铃薯生产的综合比较优势。材料三 政府大力推行“企业+基地+农户+市场”的马铃薯产业发展模式,扩大市
6、场销售,适应市场需求。修建一个航空食品加工厂,引进速冻保鲜流水生产线,实现青海马铃薯农工贸一体化发展。 图6(1)分析青海省种植马铃薯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2)分析限制青海省扩大马铃薯生产面积,提高产量所面临的自然条件。(8分)(3)分析推行“企业+基地+农户+市场”的马铃薯产业发展模式的优越性。(8分)37.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材料一 2020年6月1日7月28日以来,中央气象台共发布52天暴雨预警,长江、淮河流域多条河流湖泊水位超高,全国数百条河流发生超警戒线洪水,甚至超历史记录的洪水。专家指出,2020年夏季江淮地区降水持续性异常偏多是西太平洋副高强、高原积雪多及全球
7、气候异常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材料二 洞庭湖平原和鄱阳湖平原作为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在外洪、内涝的双重影响下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下表为19982016年我国五次大洪灾受灾区域及受灾情况。 (1)从大气环流的角度,阐述2020年夏季江淮地区降水异常偏多的原因。(4分)(2)简述青藏高原冬季积雪偏多影响江淮地区降水的机理。(6分)(3)根据材料二,推测我国2020年洪灾的受灾情况并给出合理的解释。(8分)(4)简析洪水灾害对农田产生的危害。(6分)(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4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8、10分)材料 在煤炭能源地位下降,煤炭难以为经济发展注入更强劲血液的时代,山西着力打造以旅游业牵头的转型之路。长期以来,由于交通制约,晋东南的很多景区景点“养在深闺人未识”。建成后的“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可串联其境内以王莽岭、珏山、皇城相府、历山为龙头的太行山水、太行古堡等四大旅游景区、20余个旅游景点、5条高速公路和5条普通国省道,形成四通八达、外畅内达、“快进慢游”的旅游公路网络,让游客能够体验到“车在画中行,人在景中游”的美好场景。 图8分析“太行一号”开通的意义。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材料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美好的环境从来都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今天,在我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时期,更应遵循“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大力推动生态环境整体性保护和系统性修复。以我国西南地区为例,列举其生态环境整治与修复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