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 大气圈与大气运动建议用时:45分钟【基础夯实】雾是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如图为中国年平均雾日空间分布图。据此回答1、2题。1.下列地区中年平均雾日最少的是()A.福建沿海B.黄海沿岸C.准噶尔盆地D.柴达木盆地2.与四川盆地内秋、冬季节多雾直接相关的是()A.秦岭阻挡冷空气南下B.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C.受暖湿的东南季风影响显著D.晴朗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快【解析】1选D,2选D。第1题,据图例和中国区域地理的相关知识,可以看出年平均雾日最少的是西藏、新疆中南部、青海柴达木盆地等地。第2题,雾多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或清晨。四川盆地地形闭塞,水
2、汽不易扩散,河流水系发达,近地面空气中水分充沛,由于秋、冬季节冷空气进入后,难以扩散,特别是晴朗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快,使近地面大气降温快,水汽易冷却凝结成雾。【加固训练】(2021武汉模拟)如图为温室效应模拟实验图。读图完成(1)、(2)题。(1)甲、乙两端管内的气体可能分别为()A.都是空气B.都是二氧化碳C.二氧化碳和空气D.空气和二氧化碳(2)实验效果()A.阴天比晴天好B.石蜡上铺砂石比不铺砂石好C.早晚比中午好D.管内二氧化碳浓度低比高好【解析】(1)选C,(2)选B。第(1)题,读图,阳光照射后,甲管气体吸热快,体积膨胀快,品红溶液向乙管方向移动。两管内气体一定不同。甲、乙两端管内
3、的气体可能分别为二氧化碳和空气,因为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比空气吸热快,体积膨胀快。第(2)题,实验效果阴天比晴天差,晴天时太阳光照充足。石蜡上铺砂石比不铺砂石好,砂石吸热快,管内升温快,效果更明显。早晚光照较弱,不如中午光照好。管内二氧化碳浓度低比高差,浓度越高吸热、保温效果越强。(2020葫芦岛模拟)我国甲、乙两地相距约20千米,但降水的日变化差异很大。如图为两地降水量的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影响甲地降水量日变化的直接因素是()A.太阳高度B.热力环流C.植物蒸腾D.大气环流4.与乙地相比,甲地降水的日变化特点有利于农业生产,主要是甲地()A.土壤水分条件较好B.气温日较差更大
4、C.降水量较多D.地形较平坦【解析】3选B,4选A。第3题,读图,甲地北京时间8-20时降水较少,21时-次日8时降水多,据此,甲地应位于盆地(谷地),夜晚山坡降温快,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地,谷地地区夜晚降温慢,气温较高,谷地的暖空气被山坡下沉的冷空气抬升,形成降水;白天山坡升温快,气流上升,谷地升温慢,气温低,气流下沉,不易形成降水;因为山坡和山谷温度不同而形成的大气运动为热力环流,所以甲地降水量日变化的直接原因是热力环流,根本原因是受热不均匀。第4题,读图,甲地夜间降水多,夜间气温低,蒸发量小,所以下渗较多,利于保持土壤的水分;乙地白天降水多,白天气温高,蒸发量大,下渗较少,不利于保持土壤
5、的水分;因为甲地夜晚降水多而乙地白天降水多,可以判断甲地位于谷地(盆地),乙地位于山地,乙地的气温日较差大;读图,乙地降水时间长,降水量更大;甲地降水的日变化特点主要是对土壤的水分影响大,和地形平坦无关。如图是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读图回答5、6题。5.该月份,两地的平均风力相比较()A.地的较大B.地的较大C.两地相当D.上半月地的较大6.地以南到赤道以北地区,此时的盛行风向为()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东南风【解析】5选B,6选B。第5题,分析图示地和地气压变化,地的气压变化幅度大于地,所以地的风力小于地。第6题,由图示可知此时亚欧大陆为低压,所以可判断为夏季,
6、则地以南到赤道以北地区盛行西南季风。【方法技巧】图形法记忆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如图所示,四个手指与手掌弯曲成90角,它们之间接触带的凹陷处和凸起处分别代表低气压带和高气压带,其中中指和无名指的凸起处分别代表不同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它们之间的凹陷处代表赤道低气压带,食指和小拇指的凸起处分别代表不同半球的极地高气压带,食指与中指之间以及小拇指与无名指之间分别代表不同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7.(2021南宁模拟)读世界某区域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最大气压差可能为_。这种巨大差异的形成原因是什么?(2)此日,O和P两地风力大小差别较大,其主要原因是什么?(3)
7、此日,P和Q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其主要原因是什么?【解析】第(1)题,图中等值线间气压差为5 hPa,Q处气压值最高,介于1 0401 045 hPa,东北部闭合等压线内气压值最低,介于990995 hPa。同一纬度地区气压差异的成因是地面状况(海洋和陆地)差异导致。第(2)题,等压线密集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故风力大;海洋上因摩擦力小,风速快,故风力大。第(3)题,P和Q的气温日较差主要受天气的影响,Q地天气晴朗,气温日较差大;P地是阴雨天气,气温日较差小;且P地位于海洋上,海洋的热容量大。答案:(1)54 hPa由于海陆分布及热力性质差异破坏了原来气压带分布的格局,1月(冬季)大陆上的
8、亚洲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2)P地等压线比O地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P地位于海洋,摩擦力小于O地。(3)Q地Q地为高压中心,多晴朗天气。而P地为低压中心,多阴雨天气,云层白天能削弱太阳辐射,晚上能增强大气逆辐射,使日温差变小;P地位于海洋,海洋的热容量较大,日温差较小。【能力挑战】(2021荆门模拟)安徽九华山(30.5N,118E)地处长江南岸,最高峰1 342米。科研人员对九华山北坡持续观测发现:在气温回升期间,气温随地形高度的垂直分布常出现“逆温”现象,“逆温”结束前后多成为山区天气转变的“前兆”,这种现象九华山北坡表现非常典型。如图示意九华山北坡四个测点高度及对应测点的气温随高
9、度变化,甲、乙、丙、丁四曲线分别表示该地春季某日先后四个时段气温随高度变化情况。据此完成13题。1.甲、乙、丙、丁四个时段中,九华街百岁宫一带最可能出现雨雪天气的是()A.甲B.乙C.丙D.丁2.九华山成为通过“逆温”预报天气最典型地区,其原因最可能是()A.独特的地理位置B.茂密的森林植被C.较低的海拔高度D.充沛的水汽来源3.人们发现:在气温回升期间晴朗的夜晚,山顶附近日最低气温实际值比理论值(按垂直递减率计算值)偏高,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太阳辐射的强弱B.云雾的保温作用C.风力大小的差异D.人类活动的影响【解析】1选D,2选A,3选B。第1题,九华街百岁宫一带相对高度接近200米
10、,按垂直递减率计算,气温大约下降1,甲、乙、丙、丁四个时段中,甲、乙两时段气温下降幅度分别为0.6、0.5,丙时段上升了0.1,均小于1,即出现了逆温现象,抑制了气流的上升运动,水蒸气不易凝结,不可能出现雨雪天气。丁时段气温下降了1.1,大气层下热上冷,对流旺盛,水蒸气易遇冷凝结,形成雨雪。第2题,九华山受山区下垫面影响,升温期间有地形逆温出现,消失后必会降温,降温期间必有降水和复杂天气出现。该地地处长江以南,亚热带地区,北部空气经过长江时带来较多水蒸气,南下受地形阻挡抬升,引起天气变化,所以根据环境的整体性分析,这一现象是受到地形、位置、海拔、植被等因素共同组成的,而这些要素都和其独特的地理
11、位置有关。第3题,因为在气温回升期间,北风势力弱,风力小,晴朗的夜晚,山坡附近空气冷却下沉,中部空气上升,水蒸气易在山顶附近凝结,形成云雾,对山顶附近地面起到保温作用,使山顶附近日最低气温实际值比理论值(按垂直递减率计算值)偏高,所以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云雾的保温作用。(2021临汾模拟)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阳光房(复式楼的露台、一楼的私人花园、楼房的顶层、别墅等的玻璃房)在城市中大受欢迎。阳光房附建在房子一侧,中间用一堵墙(带门、窗或通风孔)将房子与阳光房隔开,通过合理的设计发挥阳光房的作用,让时尚成为一种节能。据此完成4、5题。4.图示阳光房的玻璃墙通风孔和共用墙通风孔打开的季节分别是()
12、A.春季、秋季B.秋季、春季C.夏季、冬季D.冬季、夏季5.晴日的一天中,阳光房的气温比室外气温高,其主要原因是()A.玻璃可透光并能阻隔室内热量散失B.室内大气逆辐射和保温作用强C.室内花草多,空气湿度与比热容大D.室外空气流动性强,不易增温【解析】4选C,5选A。第4题,阳光房接收光照多而气温较高,冬季可向室内传导热量,夏季室内温度高而不需要向内传导热量,则共用墙通风孔冬季打开、夏季关闭;夏季为了降低阳光房内温度,需要打开玻璃墙通风孔,使其与室外进行热交换来降低室内温度。第5题,阳光房得到的光照与室外相差不大,但区域封闭而热量不易散失,故温度高于室外。室内外大气成分相差不大,则大气保温作用
13、、大气逆辐射强度相差也不大。【加固训练】影响风力大小的主要直接因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而水平气压梯度力是由地表热量分布不均造成的。如图为昆士兰州(位于澳大利亚大陆的东北部)太平洋沿岸某气象观测站在3月中某两天测定的风力大小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1)关于该气象站M、N两日的判断,合理的是()A.M日正午气温相比更低B.N日正午气温相比更高C.N日次日为风和日丽D.M日次日可能为晴朗天(2)N曲线丁时刻该地风向最可能为()A.东南风B.西南风C.西北风D.东北风【解析】(1)选D,(2)选B。第(1)题,M日是一个正常热力作用的海陆风,白天气温高,风力大,乙时是M日最大的风力,应该为正
14、午前后,说明气温相比更高;M日白天风力大,夜间风力小,昼夜风力较大,说明海陆气温差别大,为晴天,M日次日可能为晴朗天;N日正午风力小,说明海陆热力差异小,N日正午气温相比更低;N日夜间风力太大,说明大气不稳定,次日以大风阴雨天气为主。第(2)题,N曲线丁时刻该地风力接近10级,这不可能是海陆风,该统计图为澳大利亚东北沿海气象观测站在3月测得,最可能为飓风,此处位于飓风的西侧,风向向左偏转吹西南风。(2020济南模拟)存在于高原周围地区、冬夏季方向相反的大气环流,称为高原季风。图中箭头表示青藏高原形成的高原季风方向。读图,回答68题。6.高原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移动B.
15、高原面与海洋表面的热力差异C.高原表面植被的季节变化D.高原面与周围自由大气之间的热力差异7.上图中表示夏季风的是()A.a、b B.b、cC.c、d D.a、d8.由青藏高原的存在而形成的高原季风()A.削弱了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B.削弱了东亚季风,加强了南亚季风C.加强了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D.加强了东亚季风,削弱了南亚季风【解析】6选D,7选B,8选C。第6题,青藏高原海拔高、面积大,高原面与周围自由大气之间的热力差异明显,而形成季节不同的风向。高原表面植被少,则其季节变化对风向影响小。第7题,夏季高原面比周围大气升温快,在高原面上形成低气压中心,则风由周围吹向高原。故图中表示夏季风的是b、
16、c,图中a、d表示冬季风。第8题,图示高原季风与东亚、南亚冬夏季风风向一致,则加强了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9.(2020揭阳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因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地球上出现了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的独特气候区,如10N20N和30N40N的大陆西部地区。图甲示意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图乙示意欧洲、非洲局部某时刻气压分布。(1)若图乙所示气压形势在这一季节属于常态,请判断此刻北半球所处的季节是夏季还是冬季,并说明理由。(2)请判断M地此刻最可能的风向,并说明理由。(3)除文字材料所述两个地区外,推测图中理论上还可能出现因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区,并具体说明。(4)N
17、、P两地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请从所处位置及大气环流角度推测两地年降水量的异同并简要分析其原因。【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等压线分布状况分析,此时亚欧大陆为高压,说明陆地气温低于海洋,北半球为冬季。第(2)题,图中M地位于高压中心北部,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在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形成偏西风(或西南风)。第(3)题,结合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可知,太阳直射点移动使全球气压带和风带随季节移动,出现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区。如北回归线至30N之间的大陆西岸,夏季受信风影响,降水少,冬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降水少,形成热带沙漠气候;60N附近的大陆西部,夏季受西风带影响,降水较多,冬季受副极地
18、低气压带影响,降水较多。第(4)题,N、P两地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均较多;但两地纬度不同,在西风带中的位置也不同,受西风影响强度不同,降水量也有所不同。答案:(1)冬季。理由:北大西洋为低压区(或亚欧大陆中部为高压区)。(2)偏西风(或西南风)。理由:空气沿垂直于等压线的方向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3)北回归线至30N之间的大陆西部。说明:夏季受来自内陆的东北信风控制,降水稀少,冬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稀少。或60N附近(副极地低气压带偏南)的大陆西部。说明:夏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较多,冬季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降水较多。或70N附近(副极地低气压带偏北)的大陆西部。说明:夏季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降水较多,冬季受极地东风带控制,降水较少。(4)同:位于40N60N大陆西岸,常年受西风带控制,降水较多。异:N地比P地纬度高,N地位于西风带中心控制区,P地位于西风带边缘控制区,故N地西风强于P地,年降水量大于P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