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整合提升纵向梳理一、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过程历程地位原因春秋战国儒学创立和发展时期儒家思想受到统治者的冷落“仁政”“德治”等主张虽然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但在诸侯争霸、战乱不断的年代,其主张不适应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秦朝儒学受到重创时期儒家思想受到压制秦统一后,儒生依旧遵守旧的主张,非议郡县制,站在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不能为统治者服务汉代儒学改造时期儒学处于独尊的地位董仲舒提出“大一统”“天人感应”等新内容,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适应了当时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宋明儒学转型和成熟时期儒家思想正统地位依然如故儒学更加理论化和思辨化,体现了唯心主义的内容,逐
2、渐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儒家思想发生了转型,理学产生并发展到心学,更加适应统治者的需要明清之际批判继承时期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但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封建统治的腐朽考题例证 1(2019张家界模拟)董仲舒放弃了先秦儒家的那种罕言天道的重人事而轻自然的思维方式,开始像道家、阴阳家那样大讲天道,并由天道来推演与论证其形而下的人道。董仲舒此举意在()A弥补先秦儒学存在的弊端B以神化君权提升儒学地位C糅合道家、阴阳家的理论D迎合汉武帝大一统的需要解析:题干中“由天道来推演与论证其形而下的人道”,说明意图服务于当时汉朝的由“消极无为”到“积极有为”的现实需要,故 D 项正确;董仲舒儒学与先秦儒学
3、有不同,但并不代表董氏儒学就是优势,且这只是形式,非董氏儒学的目的,故 A 项错误;题干中“由天道来推演与论证其形而下的人道”,推知董仲舒提升儒学不是题干的意图,故 B 项错误;董仲舒儒学糅合道家等其他学说的理论,只是一种手段,非目的,故 C 项错误。答案:D二、儒家思想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1特点。(1)注重道德修养:爱人、德政、孝悌、仁义礼智信等。(2)注重血亲人伦: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3)注重民本思想:苛政猛于虎;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4)注重社会秩序:克己复礼、正名、齐之以礼等。(5)注重现实社会:关注现实政治、伦理生活、具有理性精神。(6)注重群体意识:重视并积极维护群
4、体秩序与和谐,个人服从群体。(7)注重开放意识:外儒内法、宋明理学(三教合流),具有很强适应性。2现代价值。(1)儒家思想所倡导的道德规范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意识。(2)“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3)“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有利于今天的政治建设。(4)“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思想有利于和谐世界的构建。(5)民本思想有利于“三农”问题和民生问题的解决。(6)“义利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3消极影响。(1)作为维护封建专制的正统思想,其自身消极作用是很明显的。它是封建文化的主体,它倡导的“三纲五常”的道德戒律,束缚了人们的意志和人格,导致保守、封闭的民族性格,不利于民主和科
5、学精神的形成。(2)它宣扬的封建礼教和束缚妇女的戒律,其负面作用非常明显;它宣扬的等级制度、愚忠愚孝等观念更应该批判和抛弃。考题例证 2(2019百校联盟联考)朱熹说:“人欲者,此心之疾疚,循之则其心私而且邪”“饥而欲食,渴而欲饮”“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由此可知,朱熹的思想()A扼杀了人性的正当需求B极力为封建统治辩护C宣扬了封建的伦理纲常D有利于维护公共秩序解析:由材料可知朱熹认为人欲是指超出正当需求以及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结合朱熹的主张得出存天理灭人欲有利于维护公共秩序,故 D 项正确;由材料“饥而欲食,渴而欲饮”“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
6、欲也”可知朱熹认为人性的正当需求并不是人欲,故 A 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天理与人欲的区别而非理学的实质,故 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天理与人欲而非封建纲常伦理,故C 项错误。答案:D中外关联一、中国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与古希腊人文思想起源的异同项目中国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古希腊人文主义不同点原因经济发展,兼并战争频繁,士阶层受到重用工商业发展,公民社会地位提高及由此产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目的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统治者服务发展人的个性,强调个体力量的发展不同点历程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出现,法家思想受宠,为封建君主专制服务,儒学逐渐成为大宗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研究人与人类社会;经过中世纪的黑
7、暗后,人文主义复兴相同点背景战争频繁、处于分裂状态主题研究社会问题、研究人类本身成就产生了诸如孔子、苏格拉底等伟大的思想家;都对各自的思想文化产生深远影响考题例证 3(2019滨州模拟)普罗泰戈拉在其著作论神中说:“我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认识神障碍众多,第一是对象不明,第二是人生短暂。”孔子也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普罗泰戈拉的思想受到孔子的影响B东西文化交流自孔子时代就已展开C二者思想都体现了古代的人文精神D两人的思想均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想解析:材料中讲述到普罗塔戈拉怀疑神灵,也意味着肯定人的价值,孔子对鬼神敬而远之的态度,也体现出孔子重人事的主张,因此普罗塔戈拉和孔子都体现
8、了人文主义精神,故 C 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普罗塔戈拉和孔子所处时代是各国是相互隔绝的状态,不可能相互影响,故 A 项错误;根据史实可知,在孔子时代东西方交流并没有展开,故 B 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普罗塔戈拉的人文主义思想是希腊当时的主流思想,而孔子的思想在他所处的时代由于不顺应时代要求因此并不是主流,故 D 项错误。答案:C二、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与欧洲启蒙运动的比较项目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欧洲启蒙运动背景政治封建专制统治空前强化,封建统治仍十分稳固,还未形成资产阶级力量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封建统治风雨飘摇,资产阶级力量空前壮大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受到封建制度束缚欧
9、洲重商主义和殖民掠夺政策加速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发展思想明清之际宋明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八股取士和大兴文字狱使中国封建传统文化仍占统治地位欧洲的文艺复兴使资产阶级文化迅速传播,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性质本质上仍属于封建思想的范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运动地位没有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想是17、18世纪欧洲的主流思想内容中国的思想家抨击君主专制,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但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批判封建制度,并为资本主义设立了一套政治方案,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影响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起到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没有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与转型极大地推动
10、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对后来亚洲的民族民主运动也起了鼓舞作用考题例证 4(2019广州模拟)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之所以没有像欧洲启蒙运动的思想家那样提出建立新社会制度的根本原因是()A政治制度不同 B经济条件不同C思想条件不同D思想家个人素养不同解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之所以没有提出建立新社会制度的根本原因是当时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受到封建制度束缚。答案:B高考命题考查的两类知识和四项能力知识解读一、两类知识新课标考试大纲规定: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
11、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给我们指出了高考考什么的问题思考,总体说,高考命题主要考查的是历史学科知识与学科能力。1历史主干知识考查:所谓主干知识就是决定历史前进方向,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思想文化、社会制度、历史人物的基本史实,包括中国和世界各阶段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发展主线及时代特征。一般说来,常考的知识多为主干知识,多数题为主干知识题。2历史课程知识的考查:历史课程知识与历史主干知识的区别在于,前者是针对高中阶段尚未涉及,但将来会是大学教学内容的部分历史现象,或是学术界争论比较热和史学科研中的最新成果,或者是超越教材的片面观点;或者是历史学科应具备的史学素养,包括史学
12、研究观、史学思想、史学研究方法及重要的文史知识等。二、四项能力1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是历史学科的一项基本能力。它包括三个层次:理解试题提供的历史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历史审题);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提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运用历史信息和知识作答)。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是完成审题的第一步,也是准确作答的基础。2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是解答试题、测试考生学科能力的关键。它包括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三个层次。在考试过程中,“调动和运用知识”就是在已有的知识储备中甄选出合适的知识,并将其组织、运用到解答问
13、题的过程中。它通常表现为将所学知识与试题的要求结合起来,对所学知识重新组织,是对迁移知识、史论结合能力的培养。“调动和运用知识”是高考命题考查的核心能力。3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包括三个层次,即客观叙述历史事物、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阐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又分为“描述事物”和“阐释事物”两个方面。其过程首先是描述历史事物,准确解释其特征;其次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了解历史问题的实质;最后运用学科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步骤,并使用简明、准确的历史学科语言完整地描述和阐述历史问题。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可以通过学生对问题理解、分析和说明的思维过程
14、体现出来,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审题、解题能力的关键。4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是历史学科考查中的最高能力层次。主要包括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运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等三个方面的层次。论证和探讨历史问题的能力可以说是前面三个学科能力的综合运用,在非选择题中大量呈现,是以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为论证问题的前提,以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为平台的综合论证和探究能力的运用。典例(2017全国卷,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602 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以后,荷兰人曾先后进攻澳门、台湾,遭到明
15、朝官民的坚决抵抗而失败。1608 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发出指示:“我们必须用一切可能来增进对外贸易,首要目的是取得生丝,因为生丝利润优厚。”1621 年,荷兰人得知西班牙人也计划占领台湾,遂于次年再次侵占澎湖,并于 1624 年侵占台湾南部。1642 年,其势力扩张到台湾北部。1661 年,郑成功进军台湾,并正告荷兰驻军,台湾和澎湖列岛应由中国政府管辖,岛屿上的居民都是中国人,“他们自古以来占有并耕种这一土地”。荷兰人试图以赔款的方式换取郑成功退兵,被拒绝。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台湾根据郡县制,设立一府二县;兴建孔庙,建立学院、府学、社学等完整的学校体系;开科取士,“三年两试,照科、岁例开试儒
16、童”;许多文人学士随之入台,写下了台湾第一批文学作品;大量移民涌入,台湾的人口迅速增加。摘编自陈孔立主编台湾历史纲要(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荷兰侵占中国台湾与澎湖的历史背景和目的。(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台湾的收复在哪些方面促进了国家的统一。解析:(1)从时间信息入手,联系 17 世纪初世界形势、荷兰和中国的社会状况回答“历史背景”。根据材料信息“首要目的是取得生丝,因为生丝利润优厚”“得知西班牙人也计划占领台湾”等,联系殖民扩张的相关史实回答“目的”。(2)可以从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入手,结合郑成功加强对台湾管辖的积极意义回答。答案:(1)背景: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荷兰海外
17、贸易快速发展,与东方的贸易利润巨大;明末战乱之际,中央政府无暇他顾。目的:建立殖民据点;扩大对中国的殖民贸易,攫取高额利润;与西班牙进行殖民贸易竞争。(2)方面: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实行祖国大陆政治、文化制度;接受移民,进一步密切了两岸的往来和联系;增强了民族、文化认同。备考指导高考能力要求与历史学科所应具备的基本方法(1)把握高考命题考查的四项学科思维能力要求之间的关系的基本方法: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是解答问题的前提条件,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是解答试题的关键环节,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是有效得分的必要手段,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是解决问题的思维深化与拓展过程。(2)运用历史学科基本方法解答高考试题
18、:一是具备阅读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明确高考命题考查的主干知识、试题材料载体、命题意图等;二是分析并联想所学知识,突出对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查。特别要注意历史主干基础知识的三个方面的迁移理解,即对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历史阶段的把握,注意将试题有效信息与历史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三是运用分析比较等方法,根据设问,解读信息和迁移所学基础上运用史论结合的方法解答问题。一、私学私学相对于官学而言,是由私人授徒办学的教学组织形式。在孔子生活的时代,私学已经出现。战国时期,随着社会局势的巨变和民间学术文化的发展,许多哲人、学者投身于教育行列,专以一家之言立教。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存在以下几个特征:其一,自由讲
19、学,各具特色;其二,为诸家学派的基地;其三,是参议时政的论坛;其四,以教士、养士为职能;其五,游学列国,进行学术传播和交流。私学的兴起,是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教育的一次重大改革,它带来了春秋战国文化的繁荣,促成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二、周孔之道这个问题先要从周公说起。周公,名旦,姬姓,亦称叔旦。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弟,因采邑在周,称为周公。西周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先驱,被后世尊为“元圣”。相传他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被尊为儒学奠基人,是孔子最崇敬的古代圣人。孔子以周公事业的继任者自居,终其一生都致力于恢复“周礼”,主张“克己复礼”。孔子自己讲:“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20、。”(论语八佾)在他晚年,迭经坎坷,身心俱疲,伤感地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自春秋以来,周公被历代统治者和学者视为圣人,人们常以周孔并称。所以有“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的说法。三、孔孟之道“孔孟”并提,是取其思想的一致性。孔子思想的核心之一是“仁”,强调“仁者爱人”,引申到政治领域就是“为政以德”,孟子政治学说的核心则是“仁政”,进而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由于二者核心思想的继承性和一致性,南宋大儒朱熹在编注儒家经典时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在一起,称为四书章句集注,认为它们一起表达了儒学的基本理念。后来随着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四书章句集注成为科举考试的依据,而“孔孟之道”也就成为儒家学说的代名词。由此可以看出,儒学被称为“孔孟之道”与程朱理学的大力提倡和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密切相关。事实上,现在提起“儒学”这个概念,人们总是将其同“孔孟之道”联系在一起,但这种理解只能说是明清两代四书八股、程朱理学占绝对统治地位下形成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