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热点题型专练重难点23 实验探究(二)力学重点实验【解题思路】力学实验主要包括:1.测量平均速度;2.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3.摩擦力的测量;4.密度的测量;5.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6.验证阿基米德原理;7.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8.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9.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0.探究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因素;11.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高频考点集中在3、4、5、8、11.解力学探究题,与解一般探究题的思路与步骤一样,先读懂题意,知道探究的对象是什么,然后依据学过的知识灵和应对。例1.(2019德阳市)如图所示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几个实验情景:(1)挂钩码前,杠杆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
2、静止,此时杠杆_(选填“达到”或“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接下来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处于_。(2)如图乙所示,A点挂有2个质量均为50g的钩码、为了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B点挂_个质量均为50g的钩码。(3)如图丙所示,现给你一个量程为02N的弹簧测力计,若干个50g的钩码,钩码挂在C点处,现使用弹簧测力计和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在C点处所挂钩码的最多个数为_个。【答案】 (1)达到 (2)水平位置平衡 (3) 3 (4) 6【简析】首先明确本题是探究与杠杆的平衡条件知识有关的内容。不管是探究平衡条件,还是运用平衡条件解决问题,都必须要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
3、以阻力臂(F1L1=F2L2).再结合对阻力、阻力臂、动力、动力臂的区分,杠杆的调节等知识。(1)杠杆保持静止,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图甲所示状态达到了平衡。但是我们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是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重力的方向与杠杆自身垂直,力臂与杠杆重合,便于直接从杠杆上测量力臂的大小;这里杠杆的右端较高,所以我们要将平衡螺母应向右端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设杠杆上的一个小格长为L,一个钩码重为G,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1 l1 =F2 l2可得:(左边) 2G3L=(右边)nG2L,解得n=3,所以需要在B处挂3个钩码。(3)根据题意知道,当F作用点应在最左端,且F=2 N,F的方向垂直杠
4、杆向上,即竖直向上时,动力臂为最长,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1 l1 =F2 l2可知:此时在C点处所挂钩码的最多,即nG4L=F6L,解得:n=6。【注意】要充分结合力学特点求解问题,比如做受力分析、应用力学规律分析、简单计算等。例2.(2019达州市)小明按如下步骤完成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a.如甲图所示,将木块A平放在长木板B上,缓缓地匀速拉动木块A.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并记录了其示数。b.如图乙所示,将毛巾固定在长木板B上,木块A平放在毛巾上,缓缓地匀速拉动木块A,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并记录了其示数。c.如图丙所示, 将木块A平放在长木板B上,并在木块A上放一钩码,缓
5、缓地匀速拉动木块A,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并记录了其示数。(1) 该实验 主要采用的探究方法是 。(2)由 两图可知: 当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由甲乙两图可知:当接触面受到的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租糙滑动摩擦力越 (选填 “大”或“小).(4)实验后小组交流讨论时发现:在实验中很难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于是小丽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 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实验中小丽发现:当F为3N时,木块A相对于地面静止且长木板B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长木板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N.(5)实验拓展:如图1所示,放在
6、水平地面上的物体C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t和v-t图像分别如图2、图3所示。则物体C在第4秒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 N.【答案】(1)控制变量法 (2)甲、丙 (3)大 (4)不需要 1.8 (5)4【简析】(1)比较甲乙图,压力相同(都等于A的重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比较甲丙图,接触面粗糙程度一样(都是A与木板),在压力不同,丙比甲大。所以本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2)比较甲丙两图,他们的接触面都是A与木板,粗糙程度一样,但是甲的压力只有A的重力,摩擦力为1.2N;丙的压力为A的重力加钩码的重力,摩擦力为1.4N。由此可以看出: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
7、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比较甲乙两图:压力相等,均为A的重力,甲中接触面为木板,摩擦力为1.2N;乙的接触面为毛巾,摩擦力为1.6N,毛巾的粗糙程度比木板大。由此可以得出:在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4)由丁图可知:拉动木板运动时,只要保持A静止不动,A就受到平衡力作用,拉力与摩擦力平衡。因此不需要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A相对于地面静止且长木板B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B受到A的摩擦力和B与地面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即F=FA+F地=3N.由甲图可知,A与木板间的摩擦力为1.2N,所以B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为F地=F-FA=3N-1.2N=1.8N.(5)由图3可知:在6-9
8、S时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此时的拉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从图2可知为4N。物体在3-6S内加速运动,拉力为6N.因为摩擦力与物体的运动的快慢没有关系,所以在4S时所受的摩擦力依然是4N。【注意】我们在解题时一定要注意探究的对象与哪些因素有关,哪些因素无关。记住相关公式是最简便的方法,如由p=gh可知液体压强只与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由Ep=mgh可看出重力势能只与物体的重力大小和高度有关等。【真题再现】1.(2019铜仁市)小王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他已经从实验室借到的实验器材有:小车一辆、秒表一块、长木板一块、小木块一块。(1)他为了完成该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2)为了方便
9、计时,应该使斜面的坡度 (选填“较大”或“较小”)(3)经测量,S1=0.9m,S2=0.4m,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的过程中,秒表记录如图所示,则小车在S3上的平均速度是 m/s。【答案】(1)刻度尺(2)较小 (3)0.5【简析】(1)“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V=S/t.所以需要测量路程S的刻度尺和测量时间t的计时器。(2)若果斜面坡度较大,小车下行的速度讲很快,测量时间时来不及反应,会造成较大的误差,所以应该使斜面的坡度较小。(3)由图可知:s3=s1-s2=0.9m-0.4m=0.5m;t3=1s.V3=s3/t3=0.5m/0.1s=0.5m/s。2.(2019北京市)某
10、同学为了测出木块A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过程中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他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A,应使木块A沿水平桌面做 直线运动。(2)请你画出(1)中木块A的受力示意图,并分析说明这种运动状态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能表示木块A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依据。【答案】(1)匀速 (2)见下图; 由于木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拉力和滑动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所以fF,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能表示木块A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简析】(1)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原理是二力平衡:当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
11、木块A,应使木块A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测出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2)木块A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作用。木块A在水平方向上受拉力F和滑动摩擦力f,二力平衡;在竖直方向上受重力G和支持力F支,二力平衡。受力示意图如图所示。3.(2019福建省)如图,“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步骤如下: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G(图甲);将物体浸没在水面恰好与溢口相平的溢水杯中,用空的小桶接从溢水杯里被物体排开的水,读出这时测力计的示数F(图乙);测出接水后小桶与水所受的总重力G1(图丙);将小桶中的水倒出,测岀小桶所受的重力G2(图丁);分别计算出
12、物体受到的浮力和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并比较它们的大小是否相同。回答下列问题:(1)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F浮 ,被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G排 。(用上述测得量的符号表示)(2)指出本实验产生误差的原因(写出两点):(a) ;(b) 。(3)物体没有完全浸没在水中, (选填“能”或“不能”)用实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答案】(1)GF G1G2 (2)(a)测力计的精度不够,测量时测力计未保持静止等;(b)小桶中的水未倒净,排开的水未全部流入小桶等 (3)能【简析】(1)由称重法测浮力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F浮GF;被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G排G1G2;(2)实验产生误差的原因:(a
13、)测力计的精确程度不够,测量时测力计未保持静止等;(b)小桶中的水未倒净,排开的水未全部流入小桶等。(3)物体没有完全浸没在水中,按照上面的方法,依然可以用F浮GF计算浮力,G排G1G2排开水的重力,所以依然能用本实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4(2019郑州市)如图所示是小琴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1)实验前,应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 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便与测量 。(2)如图甲所示,在杠杆A点挂两个钩码,每个钩码重0.5N,在B点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仍使杠杆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为 N:当斜拉弹簧测力计,再次使杠杆平衡时,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
14、“变小”或“不变”)。(3)小琴将杠杆的B位置挂在支架上,在E点挂质量为m的钩码,此时杠杆平衡(如图乙)。用刻度尺测出O到B的距离为L1和E到B的距离为L2,可以计算出杠杆的质量m杆 。(用字母表示)(4)用如图丙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应该匀速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这样拉力才等于动力F,使挂在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实验中,测力计的示数F为 N,使钩码上升0.1m,测力计移动距离为0.3m,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 %。【答案】(1)水平 力臂 (2)1.5 变大 (3) (4)0.5 66.7【简析】(1)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重力的方向与杠杆垂直,力
15、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同时杠杆的重心通过支点,消除了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2)从图中可以看出:OB:OA2:3,FA=1N,弹簧测力计用力方向与杠杆垂直,所以力臂之比就是OB:OA2:3。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OBFAOA可得:F=1N=1.5N。斜向下拉时,阻力和阻力臂一定,动力臂变小,动力变大,所以,测力计的示数将大于1.5N;(3)图乙中的情形中,动力为杠杆的自重,动力臂为重心O到支点的距离,阻力为质量m的钩码的重力,阻力臂为支点到E的距离。用刻度尺测出此时钩码悬挂位置E到B的距离为L2,杠杆的重心在O点,要求杠杆的质量m杆,需要测出O到B的距离L1,即为杠杆重力的力臂,根据杠杆
16、平衡条件F1L1F2L2可得:mgL2m杆gL1,解得m杆。(4)图丁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0.5N。在实验过程中,有用功为克服钩码的重力所做的功:W有用Gh1N0.1m0.1J;总功为拉力F所做的功:W总Fs0.5N0.3m0.15J。杠杆的机械效率:100%100%66.7%。5.(2019黄石市)探究小组为探究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数据如表所示。次数钩码重力(N)提升高度(cm)有用功(J)拉力(N)总功(J)机械效率11.0400.41.10.8845%21.5400.61.41.1254%32.030 1.7 42.5401.02.01.6063%(1)请把表格
17、中三个未完成的空补充完整。(2)甲同学根据表格数据可以得出钩码重力逐渐增大,滑轮组机械效率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请你解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3)乙同学进一步研究,测出动滑轮的质量为100g,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得出:总功总是大于有用功与克服动滑轮重力的功之和,即:W总W有+W轮,他猜测还有 因素影响机械效率。(答一种因素即可)(4)丙同学计算出每一组总功与有用功和克服动滑轮重力的功的差值WW总W有W轮,通过比较第1、2和 组的数据,发现重物的重力越大,差值W (选“越大”、“越小”或“不变”),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对此作出解释 。【答案】(1)第3次实验中,表格里的数据:有用功0
18、.6;总功1.02;机械效率59%(2)增大 动滑轮重力不变,随着钩码重力增大,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增大,机械效率变大(3)绳重、各种摩擦 (4)4 越大,所挂钩码增多,摩擦力增大,额外功增多【简析】(1)由表中数据,第3次实验中有用功:W有Gh2N0.3m0.6J;n=2,snh=2h20.3m0.6m,总功:W总Fs1.7N0.6m1.02J;机械效率:59%。(2)分析表中的数据:由实验次数1到4,提起钩码的重力每次增大0.5N,机械斜率也由45%增大刀63%,所以可以得出:“钩码重力逐渐增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增大”的结论。这是因为克服动滑轮重力所做的额外功不变,随着钩码重力增大,有
19、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增大,机械效率变大。(3)实验中,额外功出了克服动滑轮重力做的功以外,克服绳重、各种摩擦也要产生额外功,影响机械效率。(4)在计算出每一组总功与有用功和克服动滑轮重力的功的差值WW总W有W轮,即克服绳重和绳子与轮之间的摩擦做的功时,要控制物体提升的高度相同,所以应该通过比较第1、2和4组的数据:W1W总1W有1W轮0.88J0.4JG轮h0.48JG轮h;W2W总2W有2W轮1.12J0.6JG轮h0.52JG轮h;W3W总3W有3W轮1.60J1.0JG轮h0.6JG轮h。由上述计算可知:重物的重力越大,差值W越大,原因是:所挂钩码增多,摩擦力增大,额外功增多。6.(2
20、019武汉市)如图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1)实验时,将棉布铺在_(填“斜面”“水平木板”或“斜面和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滑行的距离;去掉棉布,再次让小车从_滑下,观察小车滑行的距离。(2)由实验可以看出,运动的小车所受的阻力减小,向前滑行的距离_。推理可知:如果小车运动时不受阻力,它将_。【答案】(1)水平木板 斜面顶端由静止(2)变大 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简析】(1)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要相同。要保证小车到达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需要让小车在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处由静止滑下,所以斜面的粗糙程度应该一样,棉布不能铺在
21、斜面上,不然,无法保证小车到达斜面时的速度相同。为改变小车在平面上的阻力大小,在小车对平面的压力一定(等于自身重力)时,只能改变平面的粗糙程度,所以要将棉布铺木板上。实验时,将棉布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滑行的距离;去掉棉布,再次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滑行的距离。(2)由实验可以看出,运动的小车所受的阻力减小,向前滑行的距离变大,速度减小变慢,据此推理可知,如果小车运动时不受阻力,它将运动的无穷远,速度大小不变,即做匀速直线运动。 7.(2019江苏无锡)如图所示,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面的朝向不同。(1)要观察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
22、相等,必须控制金属盒面的中心在液体的_相等,由上述实验可知:液体内部某一点,来自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是_的。(2)不增加器材,用这套装置还可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_关系。【答案】(1)深度 相等 (2)深度【简析】(1)本实验是探究液体压强大小与方向是否有关,液压的大小是通过观察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实现的。由图所示现象可知:压强计的探头处于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但朝向不同,而U形管压强计两管液面高度差相等,由此可得: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均相等。(2)液体密度相同,如果改变压强计的探头在水中的深度,即只改变深度的大小,故可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8.(2018本溪市)
23、图甲是探究“影响动能大小因素”的实验装置。(1)本实验中小球A的动能大小通过木块B在水平桌面上 来体现。若不用木块B,在桌面上铺一条毛巾, (填”可以”或“不可以”)用小球A在毛巾表面滚动的距离来体现。(2)将小球A放在同一斜面上 (填“相同”或“不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目的是使小球在撞击木块B时速度不同,通过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质量相同的物体, ,动能越大。(3)善于动脑的小明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方案:用同一个钢球两次将同一弹簧压到不同程度,两次实验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 (填“相同”或“不同”),放手后将小球弹出去撞击放在同一位置的木块时的速度也不同,从而验证了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接着让质量不
24、同的两个钢球两次将同一弹簧压缩到相同程度,放手后将小球弹出去撞击放在同一位置的木块,这样做 (填“能”或“不能”)验证动能与质量的关系。【答案】(1)移动的距离 可以 (2)不同 速度越大 (3)不同 不能【简析】(1)本实验是探究“影响动能大小因素”,动能的大小人无法直观的感知,所以需要采用“转化法”来显示“动能”的大小:通过比较木块B在同一水平面上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来比较小球A到达水平面时动能的大小。这里木块移动的能量来自小球的动能,若不计能量损失,有E=W=FS。这里F是木块与水平面的摩擦力,只要压力(木块的重力)不变,F就不变,所以S越大,E越大。若不用木块B,在桌面上铺一条毛巾,接触
25、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小球A克服摩擦力做功,也可以用小球A在毛巾表面滚动的距离来体现动能的大小。(2)小球到达平面时的速度大小由斜面的高度决定,同一斜面,高度越高,到达平面时的速度越大。让小球A从不同的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小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不同,是为了研究小球动能的大小是否与速度有关。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当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3)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用同一个钢球两次将同一弹簧压缩到不同程度,说明弹簧的形变不同,弹性势能不同。若用质量不同的铁球将同一弹簧压缩相同程度后静止释放,撞击放在同一位置的木块,撞击的动能由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而
26、来,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相同,转化出的动能也相同,因此,木块最终移动的距离相同,这样是不能完成实验的。9.(2019铜仁市)小明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种实验方案。 (1)通过实验比较,小明发现采用方案乙,实验效果更好,原因是 。(2)该实验装置中,木板两端的定滑轮的作用是 。(3)保持两盘中砝码质量相等,把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扭转一个角度,放手后观察到小车转动,最后恢复到静止状态。这个实验现象说明: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 ,这两个力才能彼此平衡。(4)小明在探究完“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后,又利用该装置进行探究,剪断小车左边的细线后,小车由静止向
27、右运动,此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答案】(1)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2)改变力的方向 (3)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4)运动状态。【简析】(1)比较甲乙的实验装置可知:甲与桌面是滑动摩擦,乙与桌面是滚动摩擦,在同样条件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很多,所以乙装置中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比甲小,实验效果比甲好。(2)定滑轮的作用主要是改变用力的方向,此处也是如此。(3)该步实验中“把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扭转一个角度”,改变了二力的角度(不在一条直线上),放手后观察到小车转动,说明此时小车未受平衡力作用。综合分析可得到的结论是在其它条件一样时,两个力要在一条直线上,才能是小车处于平衡状态,得出 “作
28、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才能彼此平衡。”的结论。(4)剪断小车左边的细线后,小车受到右边砝码产生的拉力作用,小车在这个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变为运动,所以这个力改变了小车的运动状态。获得“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结论。10.(2019北京市)某同学要测量一卷粗细均匀的铜线的长度,已知铜线的横截面积S5103cm2,铜的密度8.9g/cm3,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用天平测出这卷铜线的质量m。计算出这卷铜线的长度L。请完成下列问题:(1)画出本次实验数据的记录表格。(2)测量铜线质量时,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该卷铜线的质量m g,铜线的长度1 cm。【答案】(1)见下表 (2)178 4103铜丝的质量m/g铜丝的体积V/cm3铜丝的长度L/cn【简析】(1)实验表格的设计时探究中的重要环节,要根据需要记录和计算的数据进行设计,一般将单位也注明在表头中。本实验中,用天平测出这卷铜线的质量m,已知铜的密度,根据密度公式变形可求得其体积,已知铜线的横截面积,然后利用VSL可求得卷铜线的长度L,所以需要记录铜丝的质量m,计算铜丝的体积V和铜丝的长度L。设计表格如上。(2)由图中可以知道:该卷铜线的质量m100g+50g+20g+5g+3g178g;由可得,该卷铜线的体积V20cm3,铜线的长度L4103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