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一年级数学专项测试题看图列式专项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880112 上传时间:2024-06-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专项测试题看图列式专项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一年级数学专项测试题看图列式专项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年级上册看图列式专项题(六)一、先提问题,再列式计算。1、 ?2、 ?3、 ?二、看下图回答问题1、小花钓了( )条鱼。2、小明和小花一共钓了几条鱼? 3、小红比小花多钓几条鱼?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列式)三、小猫钓鱼。1、( )钓得最多,( )钓得最少?2、小黑猫和小黄猫一共钓了多少条鱼?3、小黄猫和小花猫一共钓了多少条鱼?四、看图列式。1、一共有几只小鸟?( )( )( )( )( )=( )(只)2、岸上还剩几只小狗?( )( )( )( )( )=( )(只)3、两片荷叶上还剩几只青蛙?( )( )( )( )( )=( )(只)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

2、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

3、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

4、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1、一共有几只鸟?( )( )( )=( )(只)2、一共有几只苹果?( )( )( )=( )(只)3、还剩几只胡萝卜?( )( )( )=( )(只)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4、原来有几只鹅?( )( )( )=( )(只)第 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