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坐进观天 学案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
2、、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学习目标:“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
3、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2、能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
4、情地朗读对话。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3、发挥想像,初步理解课文寓言,从中受到启发。自主学习: 1、听课文录音:想一想故事讲的是谁和谁之间发生的什么事?
5、2、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寓言两则井河口渴 你怎么记住这些字?把好的方法介绍给大家。(2) 重点学习写字。沿:第五笔是“横折弯”,不是“横折弯钩”。“渴、喝”两个字右半部分完全相同,只是偏旁不同,可引导学生用会意的方法识记。口渴了需要水,所以“渴”字是三点水旁;喝水要用嘴巴,所以“喝”字是口字旁。 交流讨论: (1)图文结合,以读带讲,了解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不同位置。口头填空:青蛙坐在( ),小鸟落在( )。(2)自读第二至七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分别画出讲青蛙和小鸟对天的不同看法的句子。(3)读句子:青蛙坐在井里,抬头看见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飞来了,落在井沿上,说
6、天无边无际,大极了。青蛙不信,还说小鸟弄错了。(4) 讨论:到底谁错了? (5)青蛙为什么会认为小鸟说大话?(6)带学生体验:走出教室,说说你看到的天有多大?用纸卷成纸筒再去看天,看到的天有多大?2、朗读感悟。 拓展延伸: (1) 如果青蛙跳出井口,他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2)如果青蛙仍坚持自己的看法,不跳出井口,后来可能发生什么事?(3)最后谈谈从这个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设计: 坐井观天 小鸟 天空飞 天,无边无际 天有多大 青蛙 在井里 天,井口那么大 当堂检测:1、我知道坐井观天讲的是一只 和一只一直住在井底的 争论 的故事。2、区别形近字:渴( ) 底( ) 喝( ) 低( )3、读编青蛙跳出井口的故事。第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