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 文 乐 园 .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83629 上传时间:2025-11-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 文 乐 园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 文 乐 园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 文 乐 园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 文 乐 园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 文 乐 园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 文 乐 园 .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 文 乐 园 .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语 文 乐 园 (八)教材分析: 语文乐园(八)共有“我来试试”、“探究与发现”和“口语交际”三大板块。其中“我来试试”包括:认一认,读一读;读一读;写一写,背一背;读成语故事。“探究与发现”是让学生体会到习作中引用名言能使文章富有文采,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口语交际”是采用故事会的形式,营造一种宽松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敢于交流,努力使自己的语言富有感染力,吸引每一个听众,同时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教学目标:1、学习认识同音词。2、了解语气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并能读出不同的语气。3、抄写、背诵关于智慧的名言。4、读成语故事。教学重点:掌握生字新词,学习积累好词好句。教学难点:理解成语,弄清

2、成语意思,能讲成语故事。教学时数: 教师活动 教学资料 教学效果一、我来试试。(一)认一认,读一读。1、学生自由读词语,读准字音。2、指名认读。3、观察、比较每一组词语,看看有什么发现。4、全班交流。5、多种形式朗读,积累词语。6、拓展学习:请说说还有哪些同音词。(二)读一读。1、自由读句子,想象:一个孩子在说这些话时,分别会是什么神情、什么动作?2、指名读句子,说说读的时候想到了什么?3、指导朗读。4、多种形式朗读。(三)写一写,背一背。1、同学自读自悟,理解句子的意思。2、结合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3、用多种形式朗读,引导背诵。4、学生背诵名言警句。5、指导抄写名言。(四)读一读。1、故事

3、导入,激发兴趣。2、自由朗读成语故事,读准字音,读通故事。3、多种形式读,交流读懂了什么。4、你想对这个人说点什么?5、学生自读故事,互相讲一讲。“同音异义词”的别称。同音词指的是声、韵、调完全相同,而意义完全不同的一组词。同音词是读音相同而意义上毫无联系的一组词,例如:“张”和“章”、“复核”和“负荷”等。提醒-体型-梯形辈子-被子-杯子故事-股市-古诗机关-籍贯-鸡冠惦记-奠基-电击嫉妒-基督-缉毒谷底-故地及其-机器 余地-雨滴尤其-油漆 茂密-猫咪天使- 甜食 废物-飞舞词语- 赐予 陕西-山西河水 喝水 铅笔-钱币感叹号:主要用在感叹句的句末,表示强烈的感情.感叹句是以抒发感情为主的

4、句子,它所抒发的感情有赞颂、喜悦、愤激、叹息、惊讶、伤悼等,句末都要用感情号。表示强烈的感情 例:1. 我真的很高兴!无论是喜(例1)、怒(例2)、哀或乐,只要带有强烈感情,均会在句尾用叹号。 表示命令、祈求 例:求求你!不要离开这个家! 叹词 例:1. 唉! 2. 啊! 3. 呀! 敬语 例:恭喜!恭喜! “恭喜”是单独成句的敬语,故在后面用叹号。 呼语句 例:孩子们!要乖乖听父母的话。 “孩子们”是呼语,加上叹号可强调说话对象。2课时第二课时 教师活动 教学资料 教学效果二、探究与发现:读一读。1、自由读书上的句子。2、把句子引用的名言去掉再读一读,比较前后两句的不同。3、全班交流引用名言

5、在文中的作用。4、尝试引用名言说一段话,全班交流,集体:评议哪些同学引用得好,好在哪儿?三、故事会1导入为了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今天我们开个故事会。2每组2名参 赛人员3奖项设置:共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鼓励奖8名。4 内容要求:(1)故事要求思想健康,内容趣味性强,讲述时间35分钟。“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

6、,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2)参赛选手要求仪表端庄、态度大方、口齿清楚、声情并茂、富感染力。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

7、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5评委: 老师、学习委员、中队委四、宣布比赛结果。海报:1为了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经班委会研究决定开展故事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 时间:周四语文课二 地点:教室三 参加人员:1 参加比赛人员:每组2名四奖项设置:共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鼓励奖8名。五 内容要求:1 故事要求思想健康,内容趣味性强,讲述时间35分钟。2 参赛选手要求仪表端庄、态度大方、口齿清楚、声情并茂、富感染力。六、评委:语文老师、学习委员、中队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