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湮”确是错误了,以后应该用“导”“湮”确是错误了,以后应该用“导”引谈导师的素质据古书记载:上古时代“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鲧(禹之父)奉尧命治水九年不成,被舜杀于羽在这样一个受压抑的时代,禹继父业。在治水期间发挥其潜智,大胆革新父辈治水的成法,并且一语惊四座,斩钉截铁地说;“湮确是错误了,以后应该用导”此话现代汉语可译为:“填塞终究不对,以后应该用疏通的方法。”在被敢为人先的大禹精神所折服的同时,也忆起余秋雨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古今之事皆有相通或类似之处,治水尚如此,教育教学也有异曲同工之处。最新颁布的新课程标准,更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师生关系,那么,如何导?怎样
2、导?则是影响教学效果好与坏的关健。因此,其自身素质的好坏与否就至关重要。教师的“一桶水”理论便是很好的说明。针对目前教师教学的现状,在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师修养等方面谈谈教师素质的培养。一、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教师新“尊严”,新形象。学习化社会呼吁教师要有一种开放性人生态势,做为导师通应该保持一种自我本身也“待教育”的心态。这不仅仅是为了不断学习。吸收新知识,更是为了保持一种与学生平等开放的学习心态,真诚接纳学习,教学相长。在一本集子里看到一篇小学生的课堂体会,文中反映的是上数学课时,学生质疑,教师答疑的片断:生:为什么两条平行线不相交?师:两条平行线怎么可能相交?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生:那
3、么为什么不相交呢?师:书上是这样写的,你就这样记,怎么这么结根。显然,这位教师仅用自身的威严对学生进行强制性解惑,学生只能充当受动者,在这种不平等的人格交往中很难有真正的对话交流、相互沟通,同时教师为了维护自身的尊严,常常不得不在学生面前把真正的自我隐藏起来,造成人格的双重性。于是,往往会出现如上例中权威式的“填塞”,造成学习主体地位丧失,学习无法获得尊重,师生关第紧张!更谈何引导、启发,谈什么传道授业解惑。因此,作为导师首先应充分保证学生质疑,问难,表达意愿,答问的平等话语权;相互尊重,包容,互相接纳,真诚对话;改“威严”成“威信”,创建新型教师形象,树立与学生平等人格的教师“尊严”。二、“
4、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今天,“导师应该记住,你的工作不是要把世上可知道的东西全部都教给学生,而是使学习学生爱好知识,尊重知识,使学习采用正当的方法去求知改进自己。”(洛克)可见,方法的传授比知识本身更重要,正如,要理解一部红楼梦,我们可以从民俗学,社会学、语言学等多方面来联系理解,这里的“联系”就是一种方法,一旦掌握了好的方法,那便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往往比单纯的记忆更有效,认识的角度更新,更深刻。何乐而不为?知识的更新加快,意味着教师根本就不可能成为知识的代言人,学生学习知识更多地向学会学习转换,这样就要求教师,“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礼记学记),那么在方法的探索上,可
5、以借鉴以下三种境界:1、“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提纲挈领)2、“衣带渐宽朱颜改,为伊消得人憔悴”(勤奋刻苦)3、“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引导激发)相信以“渔”猎“鱼”,收获多多。三、规范教师言行,提高教师修养“教师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学生的最活生生的榜样,他希望引导别人走正确的道路,激发别人的素质和能力因此它应当首先发展它本身”(第斯罗惠)。确实,“亲其师,信其道”,一位言行举止得体,高尚的人必然对学生的人格产生积极影响。毕竟“人人都希望做导师的具有一个严谨的和学者型的性格,要“随时,随人,随地都有适当的举止和礼貌”(洛克)。这意味着教师必须以真实的人格去濡染学生的人格,以自身做
6、人的尊严激励学生的尊严。大禹不就是以自己“三过家门而不入”的高风亮节,造就了“铁铸一般”的治水队伍吗?。当然现实生活中存中很多由于教师一时语失而成千古恨的案例,特别是小学阶段,学生心理承受力弱,在学生心中教师就是最高的权威,往往一个评价,一个表情,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或积极,或消极,导师应该如何把握分寸,这有一个很好的例子:武汉市某校一班主任早自习迟到五分钟,竞自罚扫地三天,在学校传为“美谈”。这位教师之后强调说,这是一种以身作则的态度,也是一门教学艺术。是的,当教师的,除了要求学生怎么样,更重要的,是时刻反省自己,并时刻向自己质问:我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教师规范?问题在哪,要立即改正。相信,只有这样的言传身教,才能打动学生的内心,并在不断的自我反省中,将这种心态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形成稳定的心理品质。老师,“放下你的鞭子”吧!大禹时代,离我们太遥远,我们不可能回到远古,像他一样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壮举,仅他铿锵有力的话,便足够震憾人,“湮确是错误了,以后应该用导”,其背后,涵盖的教育理念,启迪的不仅是教师,学生,更涵括整个教育,具有一定的现代意义。第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