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夏天和冬天_鄂教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81224 上传时间:2025-11-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夏天和冬天_鄂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三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夏天和冬天_鄂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夏天和冬天教学反思课文以简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清晰地展开陈述,三部分特征鲜明,写景细致逼真,引人入胜。激起了学生对大自然的深刻体验,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自然的热情。雷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都有着一定的生活体验。另外教材又配有两幅直观的插图,可以利于图文对照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我在教学中牢牢抓住这两方面的优势,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观察图画,进行图文对照入手,沟通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热爱自然的热情。同时在本课教学的过程中我还存在许多不足,如在“

2、理清文章脉络,知道作者是按照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进行写作的。”这一目标的达成,我上课走了不少弯路。我设计了这样三个小问题引导孩子将课文分成三部分进行学习:“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雷雨前的景色?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雷雨中的景色?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雷雨后的景色?并且动手画一画。”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答案,而在交流了答案后,由于当时只让学生在书上简单地标注一下,所以教学下来还是有很多的同学并没有真正弄清楚。后来通过听别的老师上课,感觉到自己过高要求学生,应适当降低一点难度。在学生们标好有几个自然段后,可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哪几个自然段是描写雷雨前的景象呢?请一生读一读,这样其他学

3、生就明确了答案,使下一步教学更顺利进行。另外在引导学生展开品词析句学习语言的活动上不到位。如这一课的几个动作词,“垂”“挂”“压”“坐”等等,都用得很好。单纯理解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还是有一定困难的,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把它变成具象的东西。比如做动作、看图、比较句子等等。但课上我理解的比较生硬,课后经过思考发现许多句子理解的不到位。如理解句子:“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可以用手势表示“压”,让学生感受到厚厚的黑云笼罩着整个天空,天色十分昏暗。“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这个句子中“垂”比较抽象,难理解,如果用实物演示法就会将抽象变为直观,学生通过观察,很快就能回答:“垂是说蜘蛛顺着一根蛛丝从网上下来。”只有经过老师多种方法的引导,学生才能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不想不知道,问题可真多。但源头主要是自己对教材理解不到位、挖掘不深。以后我会对课文深入的研究、分析,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