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郫都区高2019级阶段性检测(二)历史试卷24.战国时期,列国统治者多从外部罗致没有任何政治资源和政治背景的士人到本国担任军国要职,如楚悼王用吴起,以“废公族疏远者”,秦昭王任范睢而“废太后,逐穰侯、高陵、华阳(均为秦国世袭权贵)诸君于关外”,秦孝公用商鞅,制衡秦国世族。材料表明当时A.士人阶层已经正式崛起 B.世官制度退出了历史舞台C.中央的集权化倾向加强 D.新兴地主阶级的地位提高25.下表为魏晋时期的一些政权的法律规定。这些规定体现出当时A.社会动荡制约立法内容 B.封建法律制度开始儒家化C.严刑峻法的治国理念盛行 D.礼法结合是立法的重要特色26.宋人在探讨唐朝乱亡之因时,由最初的方镇
2、、宦官奸臣、女后等外部因素,逐步过渡到“君主之不明”等个人因素,再到伦理纲常、心性、风俗等伦理道德层面。这一变化反映出宋人A.深受理学价值观的影响 B.主张对君主的权力加以抑制C.重视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D.全面分析了唐朝灭亡的原因27.下表为明末清初江南地区水稻与蚕桑生产投入与获利对比表,据此可推知当时江南地区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农业结构发生变化C.农业生产逐渐衰退 D.资本主义萌芽产生28.龚自珍在担任礼部主客司主事时曾说:“我朝藩服分二类,其朝贡之事自朝鲜至琉球,贡有额有期,朝有期。西洋诸国,贡无定额,无定期。”龚自珍的表述,反映了当时的士大夫A.天下观念开始受到西洋诸国的冲击 B.
3、逐渐看清西洋诸国来华朝贡的实质C.对西洋诸国不定期来朝贡心存不满 D.仍满足于“天下一统”的政治理想29.1840-1845年,英国输入中国的棉纺织品,中国输出的丝、茶等农副产品都呈增长之势。1846-1856年,英国对华输出额开始急剧下降,而中国茶叶的出口增长了55%,丝的出口增加三倍多。这说明A.英国的工业品不适合中国人的需要 B.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具有顽强韧性C.长途货物运输阻碍国际贸易的发展 D.其它列强向中国大量输出工业品30.清代前中期,各省税款由户部统一调拨。后由于财政困难,1853年,清廷逾令各省每年将库款“按年定数指拨解部”,各省督抚筹款上解,形成了以省为单位的地方财政系统。这
4、说明当时A.中央财权完全转移到地方 B.国内政局变动削弱中央集权C.汉族官僚地主地位的上升 D.地方督抚专政局面已经形成31.监察御史张盛藻为反对1867年同文馆决定招收科甲正途人员学习算学而上奏说:“朝廷必用科甲正途者,为其读孔孟之书,学尧舜之道,明体达用,规模宏远也,何必令其学为机巧,专明制造洋枪之理乎?”奏折一上立即遭到上谕的批驳。恭亲王(注。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的说法则有效地削弱反对的声浪,这主要“归功”于他鮮明地提出A.“西术之借根,实本于中术之天元,彼西土目为东来法”B.学习“一艺之末”,将致“数年之后,不尽驱中国之众咸归于夷不止。”C.“气节”才是“自强之道”,而不是轮船和枪炮D
5、.“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32.“窃惟通商以来土货日少,漏溢日多,贫弱之患,何所底止!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在我多出一分之货,即少漏一分之财。积之日久,强弱之势必有转移于无形者。”材料反映出洋务派发展民用工业明显的意图是A.发展生产与民求富 B.辅助军事富国强兵C.抵制洋货夺回利权 D.培养人才积累经验33.辛亥革命以前,人们谈论较多的是中西问题,很少涉及中国古今问题;而新文化运动时期,人们则集中讨论古今问题,尤其是文化上的古今问题。此变化实际上反映出A.中外民族矛盾退居次要地位 B.中国社会改造层次逐渐加深C.西方文化
6、对中国的影响减弱 D.文化上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34.1922年6月15日,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其中提到:“辛亥革命战争,是适应近代由封建制度到民主制度,由单纯商品生产制度到资本家商品生产制度之世界共同趋势的战争,是在历史进化上有重要意义的战争。”这表明当时中共中央A.对时局的认识脱离实际 B.意识到要对现行纲领进行调整C.有一定的“左”倾倾向 D.注重无产阶级革命的世界属性35.1949年6月,中共中央指示各地抽调38000名干部,准备接管华南、西南和西北各省,并应尽可能抽调原籍为接管省份而又熟悉情况的干部,着重从城市干部中抽调,而不从县区干部中抽调,并由进军部队本身担负抽调
7、部分接管干部。当时这一指示有利于A.推动土地改革的深入发展 B.夺取战略大决战的胜利C.实现工作重心的顺利转移 D.加快向全国进军的速度41.(25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的流动,既有居住在边地的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流徙,也有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纷纷外迁。据晋书文帝纪记载,当时“归附”的少数民族人口达“八百七十余万口”之多。西晋时,在全国设21个州,有20个州遍布着流动人口的足迹。见于记载的两晋流动人口约150万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8,占人口输出区总数的1/2左右。其中,由秦、雍地区流出人口,占原地人口总额的1/3;从并州迁到冀、豫等州的人口,占原地人口总额的2/
8、3。史书中关于“百官流亡者十八九”和“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的记载很多。十六国以来,许多少数民族在中原与汉族杂居,一遇变乱,同样成为流动人口。波澜壮阔的人口大流动,从短时态来看是加剧了社会动乱,但它也对社会的久远进步,开辟了道路。据曹文柱、赵世瑜、李少兵等著乾坤众生整理材料二 18201911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对隋唐繁荣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说明百余年间该乡居民离乡谋生呈现出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分析出现这些趋势的背景。4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
9、地示意图”材料二:“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示意图”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 清末,中国封建主义盐务管理制度已“弊窦百出”,加上清王朝垮台,政局混乱,省自为制,“盐枭活跃,倍徙平时”,至1913年时,“盐务腐败,已达极点”。为此,北洋政府开展了广泛的盐务改革。1913年12月,公布盐税条例,将从前各项课税名目一律删除,改征统一税,统一税率每担2.5元。同时,又对盐场进行进行整顿,裁撤产量少,质量差的不合格盐场。1914年2月,又公布了盐务稽核总、分说章程
10、。章程规定,在北京设立盐务稽核总所,在各产盐地方设立稽核分所。“征收一切盐税盐课”。1914年,北洋政府开始在直隶、河南两地74县废除封建专商垄断的运销体制,实行自由贸易。此后,全国各地又有一些县陆续开放了食盐贸易。到1931年,全国已有近半数的县实行了自由贸易,同年国民政府公布的新盐法规定:“盐就场征税,任人民自由买卖,无论任何人,不得垄断”摘编自丁长青民国盐务史稿(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北洋政府盐务改革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洋政府盐务改革的作用。(9分)46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 1921年7月,13名代表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出席大会。下表为中共“一大”部分代表基本情况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等编制(1)根据材料,归纳中共“一大”代表群体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代表走到一起的时代背景。(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