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年级上册语文素材第三单元知识小结教科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80547 上传时间:2025-11-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素材第三单元知识小结教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素材第三单元知识小结教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素材第三单元知识小结教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

2、“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

3、“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第三单元知识小结一、易读错的字庭院(tng)闽南(mn)唐山(tng)荒蛮之地(mn)富庶之乡(sh)出塞(si)秦朝(qn)九州(zhu)阻挠(z)访问(fng)邀请(yo)镶(xing)嵌(qin)健步如飞(jin)二、易写错的字垦:上半部分是“艮”,不是“良”。庶:里面最下部分是四点。养:中间是三横,不要少写一横。秦:上半部分有三横,下半部分“禾”最后一笔变为点。城:注意与“诚”区分开。三、重点词

4、语传统开垦荒蛮之地富庶之乡端详非常生养漂流呵护阻挠香港千方百计艰苦奋斗访问应邀健步如飞不解之缘镶嵌巡山覆盖来源:ZXXK四、多音字撒塞度教五、形近字六、近义词整理收拾 平安安全美丽漂亮 寂寞孤寂呵护保护 富裕富强坚定坚决 蜿蜒弯曲贡献奉献 顶天立地巍然屹立七、反义词平安危险 美丽丑陋寂寞热闹 呵护破坏富裕贫穷 坚定动摇蜿蜒笔直 贡献索取荒蛮之地富庶之乡 顶天立地卑躬屈膝八、词语搭配来源:学_科_网(顶天立地)的男儿(寂寞)的异乡之夜(绵长悠远)的祝福(清新)的味道来源:ZXXK(富强)的祖国(坚定而豪爽)地回答来源:九、词语归类1表示爱国的四字词语:精忠报国赤胆忠心为国捐躯忧国忧民 忠君报国 以身许国碧血丹心 忠心耿耿 忧国忘家2带有夸张修辞的词语:健步如飞 震耳欲聋 大海捞针人声鼎沸 惊天动地 一落千丈气吞山河 山穷水尽 一字千金地动山摇 恩重如山 只手遮天来源:学.科.网十、句子积累1含有关联词的句子:(1)中国(虽然)贫穷,(但)她是生我养我的地方。(转折关系)(2)(因为)故乡水土的保佑,(才)使先人在荒蛮之地,垦出富庶之乡。(因果关系)2比喻句:伊春林海莽莽,松涛阵阵,地处小兴安岭腹地,犹如镶嵌在我国东北的一块“祖母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