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百花园三语文S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80298 上传时间:2025-11-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百花园三语文S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百花园三语文S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百花园三语文S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百花园三教学目标: 1.了解重叠词的特点,积累词语;熟读并掌握带有十二生肖的成语,积累词语。2.理解并背诵古诗。3. 进行说话练习,学写观察日记。4.完成“笔下生辉”。练习描写身边的一处景物。教学重难点:理解并背诵古诗。完成“笔下生辉”。练习描写身边的一处景物。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照样子写词语: 1谈话导入:其实汉字中不仅有很多有趣的字,还有很多有趣的词语,看,这些词:课件展示:灰 灰蒙蒙 引导学生思考:这个词有什么特点? (前面是表示颜色的,后面两个相同的字表示灰的样子。) 2.像这样的词你还知道哪些? 3填空体会,总结:这样的词语叫做ABB式的重叠词。它可以把颜色表示

2、的更形象、具体。我们在写句子时可以学习用这样的词语。二、读一读,记一记。 1.自己先自由读一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说说成语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可以查字典解决。 3、采用多种方法反复练读,直至准确记忆。 三、读读背背:1出示古诗赠汪伦。自由读。2运用已经掌握的方法,读准字音。3练习背诵。4同桌互相检查。落实背诵。四、总结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你们一定喜欢动物吧?谁能说说,你最喜欢什么动物?2、既然喜欢,那你们一定对这些动物有比较多的了解,想不想把你了解到的介绍给同学们听?二、自由介绍喜欢的动物1引导思考: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介绍呢?2指名说:你想介绍动物的什么?3自由练习介绍。

3、4小组交流,互相倾听并提问、解答。三、笔下生辉学写观察日记:1谈话导入:刚才我们练习介绍了自己喜欢的动物,还学习了怎样把动物介绍清楚。能不能把我们平时观察到的动物写出来呢?我们也来学习写一篇观察日记吧!2分析短文,思考:观察日记是按照怎样的格式写的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月、日、星期、天气。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每部分位置的安排。3出示观察与思考题:仔细观察你喜欢的动物什么样的?它喜欢吃什么?玩什么?想一想:你对小动物的哪些方面感兴趣?你和小动物之间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 小组互相交流、评议。 4学生课堂练笔。5小组交流、评议、修改。四、布置作业:完成观察日记。五、拓展学习:观察其他动物或植物,养成写观

4、察日记的好习惯。第三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明确习作要求。教师:细心的孩子一定能够发现,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美丽的景物。你仔细观察你的校园吗? 你觉得什么地方最有意思?如:操场、小树林、图书室,今天我们就来动笔赞美它们。板书:校园一角。二、观察表达,口头介绍。 1. 你仔细观察你的校园吗? 你觉得什么地方最有意思? 2.出示提示,引导观察、说话。 3.学生按提示独立观察,准备描述。 4.指名反馈。 5.集体评议。 6.同桌互相介绍,互相评议。三、理清思路,动笔写作1.教师导言:现在就请大家把自己所说的再整理一下,然后动笔开始写作。2.学生独立写作,教师巡视检查,进行个别指导。3.作品展示、评析

5、、练习修改。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

6、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

7、,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四、结束课堂,布置作业。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教学反思:1.通过写叠词,熟记成语,读读背背然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了解汉字的愿望和喜欢汉字的感情。2.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学会观察日记的基本格式。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3.尝试运用语言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按照一定的顺序准确的描述出来,养成细致观察和大胆想像的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