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基础梳理训练题13.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80255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基础梳理训练题1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基础梳理训练题1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基础梳理训练题1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基础梳理训练题1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基础梳理训练题1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基础梳理训练题13.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1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基础梳理训练题13.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一 科学之光文本3 南州六月荔枝丹第1课时导学与探究1字音(1)给加点的字注音棕褐色()红缯() 紫绡() 醴酪() 粗糙() 夤夜()浸渍() 渣滓()(2)给多音字注音 2辨形组词(1) (2)(3) (4)3词语释义(1)谏阻: (2)贮藏: (3)钻牛角尖: (4)因地制宜: 4近义词辨析(1)龟裂皲裂龟裂:物体呈现许多裂纹,或裂开许多缝隙,用于田地、器物等,适用对象较为广泛。皲裂:皮肤因受冻干燥而出现裂口,只用于皮肤。例句:这次西南地区持续干旱,数月无雨,庄稼绝收,甚至水库露底_,为五十年不遇。 这几天风大严寒,露天作业要注意保暖护肤,防止皮肤_。(2)明证证明明证:名词,明显有

2、力的证据。证明:动词,用可靠的凭据来断定;名词,指可以作证明的文字材料。例句:明朝永乐元年(1403)完成的顺风相送一书中,首次提到钓鱼岛;1534年,明朝第11次册封使陈侃所著使琉球录,完整地记录了明朝册封琉球的航海历程,再次留下了中国人首先发现钓鱼岛的_。明清以来的历史记载充分_,中国明清两朝政府一直视钓鱼岛为中国领土,并将其列入中国的海上防区之内。一、整体感知1浏览课文,筛选各段的关键词语,请用一个词或一个词组概括出每一段的说明对象或主要内容,并将其串联起来,填写在下面的括号里。形态形态()红色()()()()()种子花期花()荔枝谱()()2思考本文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二、深层探究3

3、第一段引用老师讲授白居易的荔枝图序的例子起到怎样的作用?4“南州六月荔枝丹”是明朝陈辉荔枝诗中的句子。用古诗命题蕴藉含蓄,引人入胜。说说本文标题的含义。5.课文中引用了许多古诗句来说明有关荔枝的知识,试指出下列引诗的具体说明对象。(1)飞焰欲横天:_(2)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_(3)红云几万重:_(4)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_(5)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_(6)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_(7)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枇杷)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_6既然介绍荔枝的果实是文章的主

4、体部分,那么后面有关荔枝的产地、书谱、习性、生长北限和建议的部分自然就是次要的了。将后面的次要部分删掉行不行?为什么?三、技法迁移多法并用,彰显科学小品文特色文本回顾本文除了一般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外,还运用了比喻、古诗文、故事等,既充实了文章的内容,又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性和趣味性,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尽展科学小品的独特魅力。 技法点拨科学小品文是文艺性说明文。一方面,它要运用一般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像下定义、列数据、举例子等,使语言缜密,体现说明文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它要多运用比喻使说明更加生动形象;还要恰当引用古诗文、史料、文献、谚语、寓言、神话、传说、故事等,来充实文章的内容,扩展读者

5、的知识面,又能增强文章的文学性和趣味性,引人入胜,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让读者获得一种文学享受。技法运用请以“樱桃”为例,写一篇使用多种说明方法的小品文。(200字左右)_答案解析基础梳理1(1)hznxiol locoyn zz(2)jnukqiojijzizi2(1)粟米栗子(2)火焰陷阱(3)绚丽询问 (4)萌蘖罪孽3(1)规劝君主,使其改正错误(2)储藏;蕴藏(3)比喻固执地研究无法解决或没有价值的问题(4)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措施4(1)龟裂皲裂(2)明证证明文本互动形态形态(壳)红色(形)(大小)(膜)(肉)(贮藏)种子花期花(栽培)荔枝谱(习性)(特产)2用幼年时对荔

6、枝的疑问引出说明的对象,提出要说明的问题,是全文展开说明的总纲。然后先主后次,由表及里,从实到虚,逐一解答。3开头写幼时的印象,未显出荔枝的特色,因而未引起多大兴趣。这就与上小学后读到的荔枝图序里的精彩描写(比喻说明)产生了矛盾,形成了对比,自然就构成了全文的悬念,使读者急于知道荔枝是怎样的一种水果,有无价值。引用白居易一文,有着借以为纲,依次展开说明的作用。4产地南州,泛指我国南部地区;成熟的季节是六月(公历七月);鲜果的色彩,绚丽如丹。突出了荔枝生态的主要特点:产地、成熟期、颜色。充满诗情画意,而且引用古诗为题,也与全篇广泛引证的风格统一了起来。5(1)荔枝成熟时的颜色(2)荔枝壳膜的形状

7、和颜色 (3)果实成熟时荔枝林的颜色和形态(4)荔枝不耐贮藏 (5)古代历史上移栽荔枝的情形(6)唐玄宗时以飞马运荔枝供宫中享用的情形(7)古人对荔枝美味的赞颂6不行。“主要”和“次要”是就其在表达一篇文章的主旨时所起的作用的大小、重轻而言,而不是指对一篇文章是否必要而言的。“次要”不等于“不必要”,“主要”和“次要”对一篇文章而言都是“必要”的。其次,从作者的写作意图考虑,作者不仅把有关荔枝的知识介绍给了读者,而且提出了“大力发展荔枝的生产”、“逐步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的建议,体现了作者写作意图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技法运用略专题一 科学之光文本3 南州六月荔枝丹 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分值:

8、50分)一、基础知识(12分)1下列字音和字形有误的一组是()A绚丽(xun)渣滓(z)浸渍跚跚来迟B枕藉(ji) 萌蘖(ni) 盈盈 晶莹剔透C粗糙(co) 龟裂(jn) 珊瑚 金蝉脱壳D千载(zi) 贮藏(zh) 次第 载歌载舞2下列近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组是()(1)南州六月荔枝丹引用了许多_千古的诗句。(2)不过,今年以来,首都成“首堵”举国_。(3)世博会孕育的文化精神将是不朽的,世博会的故事会经久_。A传颂关注留传B传诵 关心 留传C传诵 关注 流传D传颂 关心 流传3下列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尽管时下“强拆”已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但强拆的势头并没有因此而减弱,就在公众对强拆

9、造成的社会恶果义愤填膺之时,不少地方的强拆依然故我,甚至还有令人痛心的自焚事件再次发生。B限制过高房价的措施,应当因地制宜,不必全国一刀切。C有的国家老想单方面在经济上占中国的便宜,今天“揩”点“油”,明天“揩”点“油”,不让占便宜就凶相毕露,强行“揩油”。D巨大的利益已让官员们利令智昏,邀功请赏的政绩观让一些人忘乎所以,在他们强拆的时候,法律与人性早已被抛至九霄云外。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必须拿出自己的计算机正版游戏软件,否则,拿不出新的软件就难以抵制不健康的盗版软件。B对于实施素质教育能不能提高教学质量,又减轻学生负担的问题,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C文学事业是一种精神劳动,

10、对于从事这种精神劳动并取得卓越成效的人,政府应给予奖励。D朝韩双方能够重新回到谈判桌前,靠的是两国政府的共同努力,中、俄、美三国政府从中积极不懈地斡旋取得的。二、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58题。(一)荔枝不耐贮藏,正如白居易说的:“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在21摄氏度的环境里,可贮藏一二星期。人们一直在设法延长贮藏期,以利于长途运输。早在1 800多年前,即东汉和帝时,唐羌曾谏阻从南方向洛阳贡献生荔枝和龙眼。唐代杜牧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当时是“昼夜奔腾,有毒虫猛兽之害”(宋蔡襄),“颠坑仆

11、谷相枕藉”,“惊尘溅血流千载”(宋苏轼)。为了封建统治者个人口腹之好,竟如此劳民伤财!但也足见当时荔枝贮藏与运输的不易。5这一段主要说明了什么内容?(3分)答:_6这段主要用了哪些说明方法?(4分)答:_(二)荔枝原产于我国,是我国的特产。海南岛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可为我国原产的明证。据记载,南越王尉佗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足见当时广东已有荔枝。它的栽培历史,就从那个时候算起,也已在2 000年以上。唐代对四川荔枝多有记述。福建荔枝旧无记载,自从蔡襄的荔枝谱(1059年)成书以后,就最为人所重视。荔枝也产于广西和云南,却很少有人说起。7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分)答:_8哪些证据可以证明

12、“荔枝原产于我国”?(4分)答:_三、类文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我国是荔枝的故乡。荔枝,树形优美,树干挺拔,树叶浓密,树冠开展,树果累累,肉厚而多汁,味美有异香。荔枝含葡萄糖,柠檬酸,苹果酸,精氨酸,色氨酸,叶酸,脂肪,蛋白质,维生素A、B、C等成分,实为食补、食疗之佳品。荔枝木是上乘木材。材质硬重,坚韧耐用,不怕海水浸泡,是制船板、船舵、船桨之佳料;又是作枕木、桥梁、车辆、家具的良材。荔枝树能抗污染。深圳市委旁边有座荔枝公园,内有大量荔枝树,虽处闹市却保山野本色。9.本文的说明中心是什么?(3分)答:_10请逐段概括段的内容。(6分)答:_1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

13、的?(2分)答:_四、语言运用(13分)12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4分)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答:_13下面是一段介绍菊花的材料。请概括其主要内容,以“菊花”开头写一段文字,不超过50字。(5分)菊花,是经过长期的人工选择培育出来的一种观赏花卉,在我国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根据花序大小和形状的不同,菊花可分为单瓣、重瓣,扁形、球形等;根据花期的迟早,可分为早菊花、秋菊花、晚菊花等;根据花径的大小,可分为大菊、中菊、小菊;根据瓣型不同,又可分为平瓣、管瓣、匙瓣三类十多个类型。千姿百态的花朵、姹紫嫣红的色彩使菊花具有了独特的观赏价值。不仅如此,有些菊花还可食用,可冲饮,可入药,有良

14、好的保健功能。在百花凋零的秋冬季节,菊花傲霜怒放,被视为高雅不屈的象征,成为历代文人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答:_14根据下列研究成果写出结论,不要出现具体数字。(4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课题组近期发布研究结果。在城市,高中、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农村的3.6倍、55.5倍、281.55倍和323倍。而重点高校农村学生的比例变化也值得关注,如清华大学2000年农村学生的比例为17.6%,比1990年减少4.1个百分点;北京大学1991年农村学生的比例为16.3%,比1990年减少2.5个百分点。结论: _答案解析1A滓应为z;“跚跚来迟”应为“姗姗来迟”。2C传诵:辗转传布诵读(诗

15、文)。传颂:辗转传布歌颂。关注:重视,特别注意。关心:(对人或事物)爱惜、重视,经常挂在心上。流传:顺着时间往下传或扩大范围向外传。留传:留存下来传给后世。3D利令智昏:与此处语境造成重复累赘,可改为“头昏脑愦”;要使用“利令智昏”,语境修改为: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官员们利令智昏4BA项语意重复,去掉“拿不出新的软件”。C项搭配不当,“事业”改为“创作”。D项句式杂糅,去掉“取得的”。5荔枝的贮藏。6引用、列数字、举例子。7说明我国是荔枝的原产地。8(1)海南岛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2)据记载,南越王尉佗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足见当时广东已有荔枝。9荔枝一身都是宝。10段:荔枝具有食补、食疗功能。段:荔枝树的特点与用途。段:荔枝树的抗污染作用。11逻辑顺序。12示例:月季牡丹金桂莫非海内奇葩再如:北京西安上海都为中国名城;长城故宫三峡尽为中华风光;芍药黄菊剑兰均为苏杭名花;草原戈壁沙漠 全是北国风光;丹霞西樵鼎湖均为广东名山13菊花是栽培历史悠久的人工养殖观赏花卉,依据花序、花期、花瓣分为多种类型,可供食用药用,是高雅不屈的象征。14示例:我国高等教育接受者中,城市学生比例远远高于农村的,重点高校中农村学生的比例也明显下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