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荷花(第2课时) 西师大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80137 上传时间:2025-11-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荷花(第2课时) 西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荷花(第2课时) 西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荷花(第2课时) 西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 学 内 容7.荷花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2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通过看图学文,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加深对美好事物的情感,发展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荷花、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教学重难点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美。教学资源描写荷花的诗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宋) 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采莲曲 ( 唐) 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小 池(宋) 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

2、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预习设计默读课文,思考:1.来到荷花池“我”看到了什么?荷花的姿态有几种?2.“我”在荷花旁想到了什么?学 程 预 设导 学 策 略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复习导入(4分钟)1.默写词语,相互纠正。2.说话练习。3.齐读第一自然段第二板块:学习课文(27分钟)(一)学习第二自然段。1.看图后,描述自己的感受2.【学程单一】读第二自然段,划出自己认为写得特别美的句子。想想你为什么喜欢它或从这个句子中体会到什么?学时间:5分钟。3.一个小组展示交流,小组长组织其他组参与“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预设:从“挨挨挤挤”这个词体会到茂盛从“碧绿”体会

3、生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预设:可以把“冒”字换成(钻、伸、长、突)一个“冒”字不但把荷花写活了,而且使白荷花变得更美了,更加的亭亭玉立。指导朗读,男女生读。预设三种:半开、全开、含苞指名读,齐读。(有的有的有的)结合看图,有感情、个性化地朗读。(二)学习第三自然段1.练读句1.句2。2.创造性地描述,不拘泥于课文中的几种。3.这位画家就是大自然。4.有滋有味地读一读二、三自然段。(三)学习第四自然段1.听老师朗读2.交流:自己现在就是荷花,刚才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3.学生交流,展开想象。露珠,告诉我。蝴蝶,告诉我。,告诉我。4.想象交流第三板块:学习第五自然段(3分钟)1

4、.朗读第五自然段。2.叶圣陶爷爷被眼前的美景所陶醉,情不自禁地把自己幻想成了一朵荷花。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第四板块:总结全文(6分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合影、拍照、画画)第一板块:复习导入1.默写词语:挨挨挤挤 饱胀 展开 花骨朵 翩翩起舞 随风飘动2.你能选用这些词语

5、说说你对这篇课文的印象吗?3.朗读第一自然段第二板块:学习课文1.作者一进门就闻到了一阵清香,是这种清香吸引他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他看到了什么?让我们一起跟着作者去欣赏吧。2.我们来看看叶圣陶爷爷是怎么描写他所看到的荷花的。出示学程单,学生自主学习。3.导学。A、师:作者先描写了什么?(板书:荷叶)你从这句话体会到什么?B、接着写荷花,荷花是怎样的呢?如果把“冒”字换成别的词,可用什么?你觉得用哪个好?为什么?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

6、、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

7、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作者描写了荷花的哪几种姿态?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

8、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边读边用手势演示荷花的不同姿态。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

9、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10、,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句中用了一个什么句式把三个句子连在一起?小结:这几句话,具体写出了荷花在形态上的不同特点,有半开、全开、含苞的。(二)学习第三自然段看着这一池的荷花,作者陶醉了,我们也陶醉了。1.教师引读第1、2句。2.“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你看到了什么姿势?3.大自然可真神奇!看到眼前的美景,作者有什么感受?出示:“如果把这一大池荷花比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根据课文中的词语和自己的想象,你看到一幅怎样的图画。那创作这一大幅活的画的画家

11、是谁?4.放眼望去,微波粼粼的水面上,漂浮着碧玉盘似的绿叶,透过荷叶的缝隙,一枝枝荷花从水里探出头来,就像穿着白衣裙的少女,在微风中亭亭玉立。让我们一起有滋有味地读一读二、三自然段。(三)学习第四自然段。1.同学们,这么美丽的荷花,真令人陶醉啊!让我们闭上眼睛,飞呀,飞呀,飞到了美丽的荷花池边,(教师诵读第四自然段)2.同学们,你们现在就是荷花,刚才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了?3.请学生想象自己是从荷花身边经过的小动物,在向老师这朵荷花诉说。4.如果你也变成了一朵荷花,请你想象:(1)你知道蜻蜓为什么会感到快乐吗?(2)小鱼告诉你什么好梦呢?(3)你会对蜻蜓小鱼说什么呢?(4)还会有那些动物来,会告诉你什么呢?第三板块:学习第五自然段1.真美呀!其实,我们都不是荷花,作者也不是荷花,我们都是看荷花呢!请读第五自然段。2.叶圣陶爷爷为什么把自己当成荷花?第四板块:总结全文文章用丰富的想象,生动的语言,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美妙的的世界,我们似乎闻到了那股清香,看到了那亭亭玉立的荷花。荷花纯洁、美丽,自古以来,有很多文人墨客赞美它、歌颂它,留下了一首首、一篇篇优美的诗词、文章,能把你所知道的有关荷花的知识、诗句等等告诉大家吗?你想怎样赞美这美丽的荷花?作业设计1.背诵课文。2.完成补充习题第四、五题。选做作业:(1)读一读咏荷的诗文。(2)画一幅荷花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