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珍惜自己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3.联系课文说出诗句中带点字的意思,再理解诗句的意思。4.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多问”与“勤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教育学生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教学重难点理解“多问”与“勤学”的关系。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做知识的主人。教具准备光盘、挂图、录音机。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来源:学.科.网Z.X.X.K一、故事导入,激趣设疑1.讲述新闻中报道的小学生沉迷游戏伤害身体的故事,导入新课。2.揭示课题:23.珍惜自己3.提问:我们要怎样珍惜自己呢?二、初读指导1.自学课文。(1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2.检查自学情况。(1)认读词语。珍惜 均衡 饮食 守规则 懂谦让 朝气蓬勃 设身处地休息 仪表 栋梁 讲秩序 负责任 推己及人 知行合一(2)大致交流词义。(3)指名读课文,读通顺。3.默读课文,思考: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第1自然段:开篇设疑,提出“怎样才是珍惜自己”的问题。第2自然段:重视健康就是珍惜自己。第3自然段:注重仪表就是珍惜自己。来源:学。科。网Z。X。X。K第4自然段:注意安全就是珍惜自己。第5自然段:热爱学习就是珍惜自己。第6自然段:珍惜自己就要推己及人,为他人着想。第7自然段:珍惜自己重在
3、知行合一。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课文围绕“怎样做才算是珍惜自己”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学生讨论回答。四、写字指导1.指导要点:惜 均 食 负 责 任 2.学生在书上描红。五、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2.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听写词语珍惜 均衡 饮食 朝气蓬勃 设身处地 休息 仪表 推己及人 知行合一二、精读课文1.学习第二自然段自由读第二节,完成填空。热爱_,_饮食,按时_就是重视_。 这样做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好处?(这样能让我们更有精神更有朝气。)2. 学习第三段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三段,思考:(1)怎样做才算是注意安全?(2)你知道哪些安全知识?(3)举例说一说
4、怎样做才是守规则,讲秩序。齐读这一段。3、学习第四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这一节,思考:(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2)读书有哪些方法?写字有哪些方法?来源:学&科&网Z&X&X&K 齐读这一段。4、学习第五自然段齐读读第五段,说说读了第五段,你有什么收获。讨论:(1)珍惜自己和自私自利的区别是什么?(2)推己及人、设身处地是什么意思?来源:学科网ZXXK(3)在班级里怎样才能避免自私自利。5.学习第六自然段(1)指名名朗读。(2)结合上下文,理解“知行合一”。来源:学&科&网Z&X&X&K(3)提问: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我们要怎样做才能知行合一?引读第六自然段。
5、三、朗读课文,总结全文,布置作业1.指名读课文。2.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3.说一说自己理解的珍惜自己的做法还包括哪些。板书设计23 珍惜自己 重视健康 运动 饮食 休息 注重仪表 面比净,发必理 举止大方珍惜自己很重要 注意安全 守规则,讲秩序,懂谦让 热爱学习 珍惜时间 眼到 口到 心到 手到“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
6、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关心他人 互相帮助 互相尊重 知行合一 懂道理,负责任教学反思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
7、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这是一篇议论文,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怎样是“珍惜自己”。所以
8、,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着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
9、“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在本节课中,教学第四节和写字时,我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了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来完成作业;鼓励学生自主识字,互相交流识字方法与写字注意点,使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在第三节的教学中,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质疑,使学生感受到了更多的学习乐趣。总之,在这一节课中,我努力创造一种师生平等,生生平等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的收获,互相启发,发挥了合力的作用,让每个学生都能最大限都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享受到学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