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有两个宝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
2、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第一课时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
3、、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1.拼读生字。来源:ZXXK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2
4、.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带有生字和二类字的词,并读一读。读准下列词语:两个宝(轻声)、人、双手、大脑、才能、创造3.把课文读通顺流利,3遍以上。4.标自然段序号。5.给生字口头组词,预习生字笔顺。(注意和“手”“大”有关的成语的积累)第二课时来源:一、看拼音写词语y g rn yng shu gng rn rn ci y g 来源:ZXXK来源:ZXXK shou gong mu gong ren kou cai zi ge zi kou cai二、补充音节。( )iang ( )uang ( )ao ( )uang ( )ao ( )uo ( )i n( ) 两 双 脑 创 造 做 思 能三、
5、填合适的词。( )的双手 ( )的大脑 一( )手 两( )宝 一( )大脑 一( )创造四、扩词。手( )( )( ) 工( )( )( )才( )( )( ) 用( )( )( )五、比一比,再组词:人( )手( )大( )工( ) 又( )才( )八( ) 毛( ) 太( ) 红( )双( ) 寸(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1.读了人的两个宝课文,我知道了人的两个宝是( )和( )。( )会做工,( )会思考。2.我们要手脑并用,才能( )。 3.我有一双( )的手,我的双手会( ),会( ),还会( )。 4.我有一个( )的大脑,我的大脑会思考( ) 。5.我们在做题目时,先要用大脑( ),然后再用小手写出( )。来源:ZXXK6.我们可以用这两个宝做许多事,比如_、_、_等。七、说一说1.自己的双手都会做哪些事情,自己的大脑曾思考过哪些问题?2.什么是创造?工人叔叔做出了哪些新东西?农民伯伯在田里种出了哪些新东西?八、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第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