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一年级语文上册专项练习标点符号.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77876 上传时间:2025-11-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语文上册专项练习标点符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一年级语文上册专项练习标点符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年级上册练习-标点符号一给下列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1、今天的天气怎么样啊( )2、今天的天气很晴朗( )3、青蛙为什么没参加( )4、我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 )披着碧绿的衣裳( )露着雪白的肚皮( )鼓着一对大眼睛( )5、我为什么写不好字呢( )6、我们要认认真真地写字( )7、你看( )这个字写得多漂亮( )8、你会写信了( )9、春天在哪里( )10、女儿把笑寄来了( )寄到了爸爸的心里( )11、这是怎么一回事啊( )12、你能帮我买一把格尺吗( )13、大自然真美呀( )14、他是你的同学吗( )15、今天的天气可真晴朗啊( )16、你会跳舞吗( )17、对小孩子怎么可以

2、说谎话呢( )18、爸爸今天要去农贸市场( )19、这块糖真甜呀( )20、你要买红萝卜吗( )21、他多么希望那粒花籽能开出最美丽的花来呀( )22、煮过的花籽怎么会发芽呢( )23、宋金多着急呀( )24、世界上最深的洋是太平洋( )25、在祖国的地图上( )我找到了可爱的家乡( )26、人人都要爱护小青蛙( )27、傍晚( )小青蛙在池塘里叫个不停( )28、今天的天气怎么样啊( )29、我们要好好学习( )30、我为什么写不好字呢( )31、大树旁边的地里种了许多花生( )32、数不清的雨点儿( )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 33、这是怎么一回事啊( )34、你是他的老师吗( )35、他是

3、你的同学吗( )36、夏天到了( )小树给爷爷撑开绿色的小伞(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

4、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37、我家门口有一颗小树( )38、爸爸今天要去超市( )39、你要买红萝卜吗(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

5、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40、谁的尾巴长( )谁的尾巴短(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41、你能借我一支笔吗(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