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课俄国农奴制改革(教学素材)一、 俄国农奴制改革1历史背景农奴制危机产生(1)根本原因:19世纪中叶,欧美主要国家都纷纷进行工业革命,俄国也开始,但速度很慢,因为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动摇了沙皇专制的统治基础。(2)导火线:_战争的失败暴露了俄国当时经济和军事的落后,农奴制是导致这种落后局面的深刻根源。(3)改革动力:要求变革的呼声高。表现为:_起义,要求废除农奴制,实行立宪君主制。进步思想家、文学家抨击农奴制,要求变革和思想解放。主要代表有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等。_为农奴制改革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工作。2过程、内容及评价(1)时间:1861年。(2)改革机构:农民事务秘密委
2、员会。(3)改革的标志:颁布“解放”法令。(4)内容:宣布废除农奴制,农民获得法律上的人身自由,但需要_份地。(5)评价:进步性:废除了农奴制,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可以说这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局限性:农民因赎买份地而背负了沉重的债务,成为一无所有的靠出卖自己劳动力的雇佣劳动力,结果导致农民暴动。总之,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为俄国_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二、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近代化制度的建立1近代司法体系的建立(1)标志:司法章程的颁布。(2)主要内容是:废除旧的等级法院,实行公开、陪审制;建立_和陪审制。(3)局限性:很多地方习惯法影响仍大,公民法律意识不高。2建立地方自
3、治机关。农村叫自治局,城市叫城市杜马。这保证了城市资产阶级代表在自治机关中占据主导地位。局限:地方自治机关并没有触动原来的政府机构。三、斯托雷平土地改革11905年革命(1)1905年革命的导火线是_。(2)革命的表现:工人请愿、罢工,建立苏维埃;学生罢课;水兵起义;农民暴动。(3)影响:动摇了沙皇政府统治的基础,被迫实行土地改革,即斯托雷平土地改革。2目的:为了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3特点:_。4结果:俄国成为欧洲谷仓和世界最大的_。但改革导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矛盾更加激烈,俄国最终爆发了十月革命。【参考答案】一、1.(2)克里木(3)十二月党人亚历山大二世2(4)赎买(5)近代化二、1.
4、(2)律师制三、1.(1)日俄战争3扶强抑弱4农业出口国【教材问题解答】课中思考1你读过19世纪的俄国文学作品吗?你对那些作品中所描述的俄国现实有什么感受?答案19世纪的俄国是个沙皇专制的农奴制国家。反专制、争自由、对自由的歌颂、对民主的向往是俄国文学的主旋律。如:果戈里:19世纪前半叶俄国最优秀的讽刺作家、讽刺文学流派的开拓者、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18311832年他的处女作短篇小说集狄康卡近乡夜话问世,书中赞扬乌克兰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善良,揭露封建主义和金钱势力的罪恶。米尔戈罗德收入四篇小说,其中塔拉斯布尔巴是历史题材,塑造了哥萨克英雄布尔巴的形象,歌颂了民族解放斗争和人民爱国主
5、义精神。1842年果戈里发表长篇小说死魂灵,作品以俄国“病态历史”而震撼了整个俄罗斯。它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对俄国封建农奴制度的无情揭露和批判,而其批判的深刻性在俄国长篇小说中,果戈里是第一人,所以死魂灵历来被认为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品。2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为什么是自上而下进行的?答案(1)俄国工业发展较晚;(2)封建性(农奴制度残余)和依赖性(外国资本)较明显;(3)生产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其它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4)当时俄国没有形成足以推翻农奴制度和专制制度的革命力量;(5)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认识到改革成为大势所趋,亲自主持并强制在俄国发起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它仅仅
6、局限于经济基础而未涉及上层建筑领域,沙皇专制的封建政治体制没有变更。所以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是自上而下进行的。”3“解放”法令、司法改革与地方自治这三条改革措施之间有什么样的内在关系?答案1861年“解放”法令废除农奴制度后,俄国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步确立,这就要求政治体制方面也作出相应调整;“解放”法令实施后,地主的地方统治权和对农奴的司法权也随之逐渐消亡;沙皇政府为适应资本主义发展需要,于19世纪6070年代在上层建筑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较重要的就是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它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的社会规律的具体体现。它们都是俄国通过改革向现代化迈出的
7、重要步骤。4在俄国历史上,对外战争与国内的变革之间有什么关系?答案列宁说过:“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列宁的话说明,在国际战争中失败往往会引起国内的革命或改革运动,即“战争引起革命”。俄国这方面的例证主要有:克里木战争引起了1861年的改革、日俄战争促使1905年革命的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引起了二月革命等。5有人说:“斯托雷平是革命之父。”你赞同这种说法吗?答案从斯托雷平改革的客观效果来看,可以赞同这一说法。(1)斯托雷平改革的主观目的是为了保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和稳定沙皇政权,并没有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或者说主观上想促进革命的爆发;(2)但其改革“扶强
8、抑弱”,富农愈富,贫农愈贫,社会矛盾愈发激烈。改革没有缓和俄国的社会矛盾,反而使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失去了对沙皇的信任,在客观上促进了革命的爆发。阅读与思考欣赏下面这幅著名油画,谈谈你的感想。答案列宾是俄国19世纪后期批判现实主义绘画的主要代表之一,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他的成名之作。本画的构图、线条、笔力等绘画技巧都是相当成功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表现了沙皇统治下俄国人民的苦难生活;它以有力的造型和豪放的笔法,揭示了劳动人民所受的野蛮剥削;同时也表现了蕴涵在他们身上的力量;也反映了农奴制改革后,俄国依然非常落后,内河航运主要靠纤夫拉帆船。解析与探究想一想,国际环境对一个国家的变革有何影响?答案
9、国际环境对国家变革起推动作用。国家如不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就会被其他国家赶上,并破坏本国或所属殖民地国家的经济,从而导致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落后。此时,机遇与挑战并存,一个国家要善于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自我测评1简述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答案(1)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工业在俄国有了一定的发展,工业革命也开始进行;(2)由于封建农奴制的存在,农民生活贫困,俄国市场狭小,自由劳动力缺乏,资本主义工业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3)克里木战争的失败,又使俄国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运动风起云涌;(4)为缓和矛盾、挽救统治危机,亚里山大二世不得不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2简析“二一九法令”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10、。答案(1)进步性: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19世纪80年代俄国基本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顺应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它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是俄国从封建主义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点。改革也使农奴人身得到解放,摆脱了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并获得一定的生产和生活资料,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2)局限性:改革不彻底;实质是地主对农民进行的“合法”掠夺,是在保护地主利益的前提下进行的,当农民“解放”后,实际上已一贫如洗。改革并未触动沙皇专制制度,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俄国以牺牲农民利益的方式来发展资本主义,必然带来不
11、良影响:不仅农民购买力低,国内市场也不能充分活跃,且广大农民对改革不满,农民运动又发展起来。3探讨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内容影响经济近代化农奴制的废除使农奴获得了自由,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俄国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政治近代化在政治体制方面作了比较深层的改革,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在司法制度方面,参照西方的司法制度进行了改革。改革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也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军事近代化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教育近代化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思想近代化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列宾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1873塞瓦斯托波尔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