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部分 板块一 第2讲(时间:3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名校联盟月考,3)曹魏政权在改革选官制度时,采取了不少抑制、打击世族势力的措施,随着世家大族势力的不断发展,曹魏政权又设置了由世家大族出身的中正官去掌握地方选举。这表明曹魏实施的九品中正制()A在执行中选官标准发生了变化B相对于察举制具有明显的进步性C有利于选拔出有才能的寒门子弟D意图缓和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解析:D由材料中“世家大族出身的中正官去掌握地方选举”这是在协调、缓和中央与地方的矛盾,D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官标准未发生变化是选官者发生了变化,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不
2、是材料所要表明的,材料不涉及与察举制的相比较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有利于选拔出有才能的寒门子弟是科举制度而非九品中正制,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2(2019衡水中学二调,24)汉唐明三代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宦官专权现象,而魏晋南北朝时期基本没有出现这种现象。这是因为魏晋南北朝时()A皇权不断加强B长期处于分裂C外戚势力衰落 D皇权相对削弱解析: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宦官要专权的前提就是皇帝的权威必须能够震慑全国所有大臣,宦官才能借助皇帝的信任,利用、控制皇帝,用皇帝的权利来达到权倾朝野,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皇权相对较弱,排除A项,故 D项正确;西晋时期出现了短暂的统一,故B项错误,排除;
3、C项与宦官专权无关,排除。3(2020长沙模拟,27)根据北魏均田制,大部分国有土地授出后要求受田者年老身死时交还国家再分配,但这种“还”和“受”大多在户内进行。这说明均田制客观上()A抑制了土地兼并B加剧了皇权衰落C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D造成了国有土地的私有化解析:D据材料提到,受田者年老身死时交还国家再分配,但这种“还”和“受”大多在户内进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均田制客观上造成了国有土地的私有化,故D项正确;均田制没有触及地主土地所有制,故不可能抑制土地兼并,排除A项;均田制与皇权衰落无关,排除B项;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没有突出“还”和“受”大多在户内进行,排除C项。4(2020峨山一中
4、模拟,2)南朝的范缜写了神灭论反对佛教,崇佛的梁武帝亲自颁发赦答臣下神灭论,发动高僧、王公贵族六十四人与范缜辩论,但朝廷始终没有禁止神灭论的发行。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儒家思想和佛教出现融合B佛教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C当时社会的思想较为自由D政治和学术之间不存在矛盾解析:A从材料中的梁武帝“发动高僧、王公贵族六十四人与范缜辩论,但朝廷始终没有禁止神灭论的发行”来看,南朝时期出现儒家思想与佛教融合的现象,双方并非属于你死我活的斗争,故答案为A项;B项不符合史实,儒学仍然是社会主流思想,排除;C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5(2019双流中学月考)东晋、南朝时期我国造纸原料除原有的
5、麻、褚皮外,还利用桑皮、藤皮造纸;王羲之曾一次把会稽郡库存纸九万张送与高官;统治者下令政府机关“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这表明该时期我国()A造纸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B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C纸基本取代传统书写材料D私营手工业的长足发展解析:C东汉蔡侯纸的出现使造纸术出现突破性进展,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东晋、南朝时期纸的推广,且魏晋时期经济作物种植范围相对较小,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东晋、南朝时期民间和官方推动了纸的使用和推广,故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私营手工业的发展状况,故D项错误。6(2019天津河北区二模,2)唐律规定:“距府十丈无市,商于舍外半丈,监市职治之”,“诸侵巷街阡陌者,杖七十;若
6、种植垦食者,笞五十。各令复故。”材料主要说明唐朝()A商品经济繁荣 B城市秩序混乱C刑罚较为严酷 D重视城市治理解析:D根据题干中“距府十丈无市,商于舍外半丈,监市职治之”,反映出唐朝政府对商业摆摊设点有一定的限制,并规定由“监市”负责监管,题干“诸侵巷街阡陌者,杖七十;若种植垦食者,笞五十。各令复故”反映出唐朝政府对占道经营和占道种植的严厉惩罚,综合以上信息,可以反映出唐朝政府对城市的治理比较重视,故选D项;题干“若种植垦食者,笞五十”没有提及唐朝商品经济的发展情况,排除A项;题干主要论述唐朝政府对城市进行严格管理,不能倒推出其城市秩序混乱,排除B项;题干只是述及唐朝政府对占道经营和占道种植
7、的处罚情况,不能扩大为其刑罚非常严酷,排除C项。7(2020长沙模拟,21)从9世纪开始,我国民间印书的风气渐开,著名诗人白居易等人的诗集,都在扬州、越州刊印,据此,下列相关说法合理的是()A文化兴盛推动科举发展B当时刊印技术应是雕版印刷C民间印刷技术比官方先进D扬州、越州是当时文化中心解析:B 唐代发明了雕版印刷技术,材料中的刊印技术应是雕版印刷,故B项正确;A项逻辑关系应该是科举发展推动了文化兴盛,排除;材料无法反映民间印刷技术比官方先进,排除C项;D项由材料无法得出,排除。8(2020江淮十校联考)唐朝吴道子在创作宗教画时总是按照生活的逻辑,自由地对宗教人物做现实的加工。如他在送子天王图
8、中,将武将的脸型与唐代武士俑的面貌画得完全一致;他在千福寺的壁画里,把菩萨画成自己的样子。这表明吴道子的宗教画()A重视吸取外来的美术风格B具有明显的世俗化倾向C注重表现人物的神韵意趣D代表了唐朝的绘画成就解析:B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绘画艺术。根据材料信息“吴道子在创作宗教画时总是按照生活的逻辑,自由地对宗教人物做现实的加工”“把菩萨画成自己的样子”等可知,吴道子的宗教画具有明显的世俗化倾向,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吸取外来的美术风格”的信息,A项错误;C项与材料表述不符,排除;唐代的绘画成就极大,著名画家和作品众多,吴道子只是其中之一,不能仅由材料得出“代表了唐朝的绘画成就”的结论,D项错误
9、。9(2019佛山二模,26)唐代铜镜质量上乘,厚重大气,纹饰富贵端庄;宋代铜镜的纹饰除素镜外,图纹题材趋于缠枝窜绕花卉、花鸟、连钱、神仙人物故事、八卦、商标铭号为主。这反映了()A宋代铜镜铸造业走向了衰落B宋代市民阶层队伍壮大C“官民竞市”有利经济发展D唐代繁荣盛行奢靡风气解析:B材料中“图纹题材趋于缠枝窜绕花卉、花鸟、连钱、神仙人物故事、八卦、商标铭号为主”体现了装饰的个性化,与市民阶层价值取向有关,故选B项;材料中比较了唐宋镜子的装饰图,没有发展情况的描述,不能体现其盛衰,排除A项;“宋代铜镜的纹饰除素镜外,图纹题材趋于缠枝窜绕花卉、花鸟、连钱、神仙人物故事、八卦、商标铭号为主”无法体现
10、其生产来源是官营还是民营,排除C项;“唐代铜镜质量上乘,厚重大气,纹饰富贵端庄”是一种装饰手法,不能与奢靡风气直接关联,排除D项。10朱熹的著述中,童蒙读物占很大比重,如论语训蒙口义易学启蒙小学四书集注等;特别是小学四书集注,一直被元明清统治者作为正统教材。这反映出()A宋代重视道德教化的通俗化普及化B朱熹认为只有儿童才能接受天理C道德教化应以书院教育为主要方式D宋代官方开始重视儿童启蒙教育解析:A根据材料“朱熹的著述中,童蒙读物占很大比重,如论语训蒙口义易学启蒙小学四书集注等”可知宋代重视道德教化的通俗化普及化,故选A项;根据材料“朱熹的著述中,童蒙读物占很大比重,如论语训蒙口义易学启蒙小学
11、四书集注等”可知朱熹注重儿童启蒙教育,排除B项;材料主旨为道德教化的通俗化普及化,未涉及教育方式的比较,排除C项;材料主旨为道德教化的通俗化普及化,未涉及宋代与其他朝代启蒙教育方式的比较,排除D项。11(2019厦门双十中学期中,7)元代地方政务一般采用聚会形式进行裁决,裁定结果有与会官员联名署押。这一制度在当时被称为圆署或圆坐署事。该制度()A提高了中书省的行政效率B减少了政权的民族色彩C体现官僚群体内相对民主D有效地制约了君主专制解析:C中书省是元代中央的最高行政机构,与材料“元代地方政务”无关,故A项错误;元代地方政务(行省内部)实行的是圆署或圆坐署事,即采用聚会形式进行裁决,裁定结果有
12、与会官员联名署押,保留了元代蒙古贵族集体决策的民族色彩,故B项错误;圆署或圆坐署事是蒙古贵族内部比较民主的集体决策方式,体现了官僚群体内相对民主,故C项正确;元代地方政务实行圆署或圆坐署事,使每个地方官员都不可能独立行使权力,这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故D项错误。12(2019滨州调研)在郭守敬的建议下,元世祖派了14位天文学家,在国内27个地点进行天文观测,其观测结果为编制授时历提供了科学的数据。由此推断()A国家扶持促进了古代科技的发展B中国古代政府历来重视天文学发展C劳动人民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动力D专制统治的强化阻碍了科技的发展解析:A据材料信息可以得出国家扶持促进了古代科技的发
13、展,故A项正确;材料证明元政府重视天文学发展,但不能说中国古代政府历来重视天文学发展,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关于劳动人民推动科技发展的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关于专制统治强化的信息,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9宁波期末)宋代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5分)材料一宋王朝建国的特殊性,使宋太祖为了避免五代以来的教训进行了比较大的官制改革,尤其是制约机制的设计相当完备。就其设官分职达到的相互维系、牵制之功能及缓解冲突而言无疑是成功的;就其行政效率来看,却是不成功的。摘编自王志立北宋官僚制约机制产生的
14、背景材料二然就宋人孟元老所追忆之东京梦华录观之。则北宋盛行时之汴京市场形式已大改观:第一,随处皆有小卖行贩,交易并不限于市区。第二,随处街面,皆有商店酒楼旅舍瓦子(即戏场)之开设,场市分区之形式全不存在。第三,交市时间上之限制,亦不存在,每日自天未明至于深夜或竞通宵,皆有交市之行为。第四,商店之开设,交易之举行,虽脱离市区地域之限制,然常有多数同业商店及多数同业贾贩之交市,集合于特殊之街巷,或特殊便利之地点,称之为“行”或“市”。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材料三当时(宋代)都市制度上的种种限制已经除掉,居民的生活已经颇为自由、放纵,过着享乐的日子柳永使宋词进入一个慢词的历史新时期,大胆吸收口语、俗
15、语入词。日加藤繁中国经济史考证(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在中央官制上“制约机制”“设官分职”的具体措施。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朝“汴京市场形式已大改观”的主要表现。(15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柳永词”的特点。并指出柳永的词属于哪一流派。(10分)解析:本题考查宋代中央官制、商品经济和文学艺术的发展。第(1)问“措施”可依据材料中“制约机制”“设官分职”并结合所学宋朝在中央官制上的分割相权措施说明;“表现”由材料“交易并不限于市区”“场市分区之形式全不存在”“交市时间上之限制,亦不存在”“商店之开设集合于特殊之街巷”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特
16、点”可结合材料信息“当时(宋代)都市制度上的种种限制已经除掉,居民的生活已经颇为自由、放纵,过着享乐的日子”可以得出柳永以市井风光入词,语言清浅婉约。“流派”可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答案:(1)措施: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分散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院,长官为枢密使,分散宰相的军事权。设三司以总理财政,长官为三司使,分散宰相的财政权。表现:“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城市格局出现变革,形成繁荣的商业街;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商店、酒楼、旅舍、瓦子(即戏场)分区的形式全不存在;多数同业商店及同业商贩集合于特殊街巷交易,称为“行”或“市”。(2)特点:柳永以市井风光入词,语言清浅
17、婉约。流派:婉约派。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隋代和唐初中唐及晚唐北方水利水利建设遍及黄河流域及西北各地,西汉时期的水利工程几乎全部恢复,并修建了一些新的灌区。最突出的是引黄灌溉的成功和关中水利的恢复。关中的农田水利,虽然都是在前代基础上进行的恢复和改建,但渠系较前更密,这些工程大大提高了原有水利工程的灌溉能力北方战乱,水利建设停滞,进而衰退。从天宝十四年(755年)以后的二十多年中,黄河流域几乎没有兴修新的水利工程,大量的水利工程失修或废弃,与此同时,很多地方人口急剧减少,幸存的一些水利工程灌溉能力也在下降南方水利太湖地区大规模修筑湖堤和海塘,用以抵挡海潮和湖水的泛滥和侵袭,
18、以土塘为主的南北海塘系统已初步形成,南方的灌溉工具除戽斗、桔槔、辘轳等继续使用外,还比较广泛地使用了水车太湖、洞庭湖和鄱阳湖流域基本上达到了水旱无忧、旱涝有收的目的。其中太湖地区在全国的粮食供应中都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南方稻区,水库已得到了比较普遍的使用摘编自隋唐五代时期的农业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前后关联,史论结合。)解析:材料反映的是隋代唐初与中晚唐时期南北方水利工程的对比,水利工程数量、规模反映的是农业发展的状况,从材料中南北方水利工程可以反映农业发展状况,可拟定论题为隋唐时期农业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结合两个时期南北方水利工程变化和农业发展状况等史实,进行阐述。答案:示例:论题:隋唐时期农业经济重心逐渐南移。阐述:隋代和唐代前期,北方的黄河流域和西北地区恢复了前代的水利工程,并且加以改进,有利于增加农业产量,更多地提高北方农业生产力,这一时期,南方的水利工程则处于逐渐发展时期,农业工具的推广使用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创新。中唐及晚唐时期,北方社会动荡造成水利工程受到严重的破坏,农业生产能力下降。而南方先进的水利工具被进一步推广,较多的水利工程确保了很多地区的农业生产,这使南方的农业生产在全国举足轻重。由此可见,隋唐时期农业经济的重心逐渐南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