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20 司马光(新授课)课时第一课时设计理念知识与能力:认识12个字,会写7个字。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遇到困难时,不要慌张,沉着机智才会想出好办法。材料准备教学方法1、小黑板。2、课件看课件,听故事。设计思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认识本课12个生字,并从插图中学习观察人物的表情。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五、 通过谈话,导入新课六、 板书课题:司马光。学生读题,认读司字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录音,说说司马光做了一件什么好事。2、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并划分段落。3、合作识字A、学生在文中圈画生字和生词,读一读。B、同桌对读,互相正音。C、
2、交流:哪个字最难记?给小朋友们提个醒,并说出自己的识字方法。四、 细读课文,指导朗读。感悟:A、假如你在场会是什么心情。B、别的小朋友见到这情景都怎样了?C、司马光是怎样表现的?他在做什么?分小组讨论自己会讲的故事名称。司-司机、公司、司仪全班交流,谈谈自己对司马光的了解。听录音,说说司马光做了一件什么好事。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小 老师领读、快速抢答“一不小心”语速要快做“举起”“使劲砸”的动作你们会讲什么故事?(学生自由说)读读说说,看谁说的多。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学习自主识字,并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请同学上来教一教)比赛读,评选识字高手。整体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拓展升华
3、1、搜集关于司马光的故事。2、讲讲关于司马光的故事。板书设计20司马光别的小朋友慌了(吓哭 叫着喊着 跑去找大人)司马光没有慌(举起 使劲 砸破)遇事不慌张 勇敢 机智课后反思:我在教学中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围绕课文创设了多个问题,使学生能轻松地理解课文并掌握课文内容,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完成了教学任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1、在“表演”中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我做了这样的设计:“同学们看看插图,司马光在干什么?你能模仿一下他的动作吗?”话音刚落,可爱的曹俊同学立刻站起来,做了“高举双手使劲往往下砸”的动作,还“哎!”了一声,真是把司马光“表演”得活灵活现。其他同学也不约而同地模仿,
4、在表演中理解了词语和句子。 2、通过比较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司马光遇事沉着、不慌张是本课的教学目标。理解司马光爱动脑筋,机智,方法巧妙而是本课的重难点。我是这样设计的: (1)课文中人物的比较。我问学生:当一个小朋友一不小心掉进地口大水缸里时,司马光的表现与别的小朋友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2)自己与司马光的比较。我提出问题:“同学们也动动脑筋,你还有什么办法能救出掉进大水缸里的小朋友呢?”学生想出了很多办法,有的说可以用抽水把水抽出来;有的说可以拿个绳子把小朋友拉上来;有的说可以拿个大木棍让小朋友爬上来;有的说他们可以一起把水缸推倒听完学生们天真的想法,虽然有些
5、办法行不通,但是我仍微笑着点头鼓励他们,使他们感受到回答的快乐。最后我又问:你们的方法与司马光的方法比较,哪种方法好呢?通过比较,学生体会到了司马光的机智、聪明,从而使他们对司马光有了深刻的了解,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年级语文表格式电子备课课题20 司马光(新授课)课时第二课时设计理念知识与能力:认识12个字,会写7个字。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遇到困难时,不要慌张,沉着机智才会想出好办法。材料准备教学方法从课外读物中收集词句。看课件,听故事设计思路会背课文,深入课文内容,会写吓、听等6个字。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复习导入二、朗读课文,过度到背诵。三
6、、指导书写1、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学生观察后,自由说说怎样才能写好这些字。2、教师范写,学生评议。3、词汇积累四、书写练习1、教师强调书写姿势。2、教师课堂巡查,个别辅导。1、小组内分段朗读课文,练习表演。2、男、女同学和教师一起分段背诵表演。1、开火车读生字词。2、学生书空,并说出笔顺和笔画。3、出示生字卡片别,劲等字。学生组词。比比谁是组词大王。4、读一读书上读读说说中的词语。1、 描一描,写一写。2、 看清笔顺写正确通过多种形式熟练朗读,逐渐过度到背诵。熟记字的外形,观察字的结构,积累字的词汇。学习正确的书写。展示学生作品,点评。拓展升华展示学生的作品,选出小小书法家。板书设计20司马光吓 叫 劲别 到 那 都课后反思:本科主要采用分角色朗读效果较好,达到了背诵的目的,本课生字的写法有几个形近字,例如“到、别”等字,学生容易混淆,经过一番矫正,大家都能默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