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时间:90分钟,满发: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满分50分)1人口增长对土地造成什么影响()A人口增长,使人均耕地减少B人口增长,使人进一步开垦土地,人均土地不变C人口增长,使人进一步开垦土地,人均土地增加D人口增长,使人进一步开垦土地,人口与土地同步增长解析:选A。人口增长,土地不足,使人们开垦土地,但可开垦的土地是有限的,即土地的增加量比不上人口增加的快,使人均耕地减少。2保护生物多样性应采取哪些层次的保护战略和措施()基因细胞组织物种生态系统ABC D解析:选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3现在世界上面临的五大问题是:人口膨胀、
2、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粮食不足、环境污染。其中要解决这五大问题,关键是要解决()A粮食问题 B人口问题C环境问题 D资源问题解析:选B。正确解答该题首先理清五大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根据选项作出判断。4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下列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温室效应赤潮光化学污染潮汐臭氧层空洞水俣病酸雨大脖子病A BC D解析:选D。潮汐是因地球、月球的位置变化使月球对海水吸引力变化而发生的海水规律性的涨落现象,属正常的自然现象;水俣病是因为环境中汞的含量过高所致;光化学烟雾是指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在大气环境中受强烈太阳光紫外线照射后,发生一种复杂的光化学反应,生成一种新的污染物。5
3、平时多关注一下时事新闻,你会经常看到世界各地自然灾害的频发,探究缘由,很多都是因为人类自身生产活动引起的。在下列各组选项中,三者之间有逐级的因果关系的是()A寒潮、霜冻、盐碱化B地震、泥石流、水土流失C酸雨、臭氧层破坏、杀伤性紫外线D森林减少、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解析:选D。寒潮可引起霜冻,但土壤盐碱化与前两项无关;泥石流是洪涝灾害的一种结果,导致大量水土流失,与地震无关;酸雨和臭氧层破坏是两种生态环境问题,氟利昂等物质大量排放导致臭氧层破坏,引起杀伤性紫外线射到地面量增加;森林减少,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减少,引起温室效应,导致海平面上升。6下列选项中,由温室效应所产生的影响是()A永冻土融化
4、,造成冻土区域内公路的破坏B水体富营养化,对近海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C酸雨加剧,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D臭氧层破坏,使全球皮肤癌患者数量增加解析:选A。温室效应将会使全球性温度升高,会导致永冻土融化,造成冻土区域内公路的破坏或者造成南北极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水体富营养化,酸雨加剧、臭氧层破坏都是和温室效应一样属于人类面临的严重的环境问题,但三者的出现和温室效应联系不大。7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可以滤除太阳光中大部分的紫外线辐射,因此被称为地球生物圈的保护伞。然而,由于人类大量排放卤代烃(如制冷剂氟利昂),严重破坏了臭氧层,引起了地球表面紫外线辐射增强。臭氧层耗损引起的生物学效应是()
5、A海洋浮游生物种类增多B人类皮肤癌、白内障患病率增加C生物群落的分布不受影响D农作物可能发生定向变异,造成减产答案:B8下列除哪种,均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容()A基因的多样性 B变异多样性C物种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解析:选B。生物多样性是:基因、物种、生态系统三个层次的多样性,不包括变异多样性。9有的蛇有毒,并且偶尔会伤人,但蛇都是受我国法律保护的野生动物,下列对于保护蛇的目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保护物种的多样性B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C保护基因的多样性D保护有害动物的多样性解析:选D。10保护生物多样性有三个层次: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在这三个层次中,最核心并关系其他两个
6、层次存亡的是()A基因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C群落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解析:选D。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中,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最根本的,因为生态系统是生物生存所依赖的环境,如果环境不存在,就无法保护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11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A人工栽培和养殖 B实施大型生态工程C防治生态环境污染 D建立自然保护区解析:选D。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措施是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12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多样性直接价值的一项为()A五灵脂、海螵蛸、蝉蜕等都是常用的取自动物的中药B各种野生生物都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C一种野生生物一旦从地球上消失,
7、就无法再生D野生生物种类繁多解析:选A。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人类尚不清楚的潜在价值,二是对生态系统起到调节作用的间接价值,三是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 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直接价值。本题中A为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为间接价值,C为潜在价值。13造成我国野生生物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生存斗争的激烈化 B物种退化C自然条件的变化 D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解析:选D。野生生物资源减少的原因有三个,即野生生物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如森林过度砍伐,草原过度放牧和大量开垦,不合理的围湖造田等,都将导致野生生物生存环境遭到破坏,从而影响它
8、们的生存;掠夺式的开发利用如滥捕乱猎和滥砍乱伐使野生生物资源明显减少;环境污染等。14物种入侵已成为破坏我国部分区域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如水花生本是我国从国外引进作为饲养动物的青饲料,现在却成为危害极大的杂草,水花生进入我国后的种群增长曲线符合()解析:选A。外来物种入侵可能非常适应当地环境从而迅速繁衍,也可能不适应当地环境而被淘汰。水花生入侵到一个新环境中,失去了原有天敌的控制,其种群密度迅速增长,在短时间内呈现种群的“J”型增长。15当一条蛇捕食了一只青蛙后,从生态学角度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完成了物质循环 B蛇破坏了生态平衡C青蛙不适应环境 D青蛙的能量流向了蛇解析:选D。当一
9、条蛇捕食了一只青蛙后,青蛙体内的部分能量就顺着食物链流到了蛇。16人类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一员,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沙尘暴使人患咳嗽、哮喘、肺气肿等呼吸道疾病B人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往往较低C与人类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在食物网中的营养级越高D温室效应的形成与人类的生产活动密切相关解析:选C。A项正确反映了环境中沙尘暴这种特定气候变化对人的呼吸系统的影响。B项人工生态系统如农田生态系统结构简单,自动调节能力低。D项温室效应的形成主要是人类破坏了植被、大量燃烧化石燃料的结果。C项生物与人类亲缘关系的远近与生物在食物网中的营养级位置的高低没有必然的联系。17(2010年高
10、考上海综合能力测试卷)运用转基因技术培养的单细胞“工程硅藻”,可把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以脂质形式储存起来。科学家计划在海水中大量培养“工程硅藻”,捕捞后从中提炼“生物柴油”。与矿物柴油相比,使用这种“生物柴油”的优点是()可再生不显著增加碳排放不排放含硫废气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A BC D解析:选A。“生物柴油”是通过“工程硅藻”的光合作用生产的脂质,为可再生资源,不含硫元素,燃烧时也不会显著增加碳的排放量。18(2010年高考江苏卷)某城市的一块荒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被改造成另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改造前后的一些变化见下表。据此作出的相关判断中错误的是()植物种类植被覆盖率群落中的植物
11、优势种改造前20种10%狗尾草、艾蒿、蒲公英改造后30种25%菖蒲、芦苇、睡莲A.改造增加了该区域的湿地面积B改造后该区域的植物多样性增加C改造后该区域的小气候得到改善D改造的主要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生产和生活物质解析:选D。改造前优势种无水生植物,改造后物种数目增多,水生植物成为优势种,因此改造增加了该区域的湿地面积,增加了物种多样性;因植被覆盖率提高,使得该区域的气候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改造的目的是增加物种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而不是为人们提供生产和生活物质,D项错误。19(2010年高考上海卷)右图为a、b、c、d四个不同种食叶昆虫的数量随山体海拔高度变化的示
12、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海拔2000米处的物种均匀度高于海拔3000米处Bb数量随海拔高度的变化不能体现该物种的遗传多样性C海拔3000米处,b、c数量差异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D海拔4000米处,a、b、c、d的数量差异体现遗传多样性解析:选A。从图中可读出,海拔2000米时,a、b、c、d四个物种的平均数量比较相近,而海拔3000米时,四个物种的平均数量相差很大,A项正确;b物种随海拔高度变化,数量变化较大,但仍说明在不同的海拔高度下都有一定数量的个体存活,体现了物种遗传的多样性,B项错;a、b、c、d四个物种均为食叶昆虫,在食物问题上必然存在竞争,同样也会明显影响其生物
13、种群数量,并不单纯是生物与环境作用的结果,C项错;a、b、c、d四个物种在海拔4000米高度时的数量差异不能体现遗传多样性,D项错。20(2010年上海综合能力测试)人类活动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以下措施中,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A大量引进外来物种,使当地生物群落中的物种更多样化B禁止游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区,让生物自然繁衍C把沼泽地改造成农田,种植多种农作物,增加经济收入D在亚热带林区大面积种植速生桉树,以增加林木生长量解析:选B。大量引进外来物种、把沼泽地改造成农田、大面积种植速生桉树都可能改变当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破坏,进而对生物的多样性造成破坏。保护
14、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之一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减少人类对生物的干扰。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满分50分)21(12分)(2011年南京高二检测)长江的水体污染是由于流入长江的次级河流污染引起的,某小组利用人工浮床技术对次级河流中水质净化分析,实验装置如图。(1)图中的植物的作用是_。该植物采收后,可以直接用做_,也可干燥处理后用来提取_等金属。(2)该小组利用人工浮床开展了“菰(茭白)和菖蒲对生活污水净化效果的研究”,你认为该实验装置应该准备_组,分别进行如下处理:_。(3)为了避免实验误差,你认为每个实验装置中的植物株数应_。(4)该小组实验结果如表,从此表中看出,该小组的研究的因变量为_,你能
15、从表中得出的结论是_。污水中总氮、总磷去除率的比较%处理总氮(TN)总磷(TP)对照42.638.8菰92.883.9菖蒲92.794.3混合94.984.7解析:人工浮床的原理就是利用浮床植物发达的根系吸附大量悬浮物,靠其中的微生物降解和吞噬作用净化水中的污染物,其次浮床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还能利用水中的氮、磷污染物。另外,人工浮床通过遮光作用来抑制水体中藻类的生长繁殖,可有效防止“水华”发生,提高水的透明度。如果增加植物栽种的多样性,则又遵循物种多样性原理;在栽种植物时,要考虑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协调和平衡发展,遵循协调与平衡发展原理。每一实验组的植物数量应相同,且要具有一定数量,避免因统计误
16、差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答案:(1)吸收水中的化学元素饲料铜、锌、汞(2)4一组只栽菰,一组只栽菖蒲,一组混合等量的菰和菖蒲,一组空白对照(不栽植物)(3)相等且多数(4)污水中N、P含量的变化两种植物不论单独种植还是等量混合种植净化效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菖蒲对总磷的去除效果明显高于菰和混合种植)22(12分)(2011年徐州高二检测)某地区的农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建立了特有的蔗基鱼塘和桑基鱼塘。如图所示,请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1)这种人工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物因子是_;要使它长期稳定发展,除了有稳定的能量,各类生物还要_。(2)建立这一生态系统的目的是使生产者固定的能量_;其能量利用率高的原因
17、是其在营养结构上具有_的特点。(3)蚕粪、蔗叶进入鱼塘经过_的作用又被桑树和甘蔗利用。蚕粪中的氨经过_的作用,形成_被植物吸收。(4)概括地说,生态系统功能的维持取决于它的_。解析:(1)所有的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物因子都是生产者和分解者;要使它长期稳定发展,除了有稳定的能量外,各类生物还要保持相对稳定。(2)建立生态农业的目的是使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最大限度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生态农业的能量利用率高的原因是其在营养结构上具有食物链短的特点,能量损失少。(3)蚕粪、蔗叶进入鱼塘经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变成无机物,又被桑树和甘蔗利用。蚕粪中的氨经过微生物中的硝化细菌的作用,形成可以被植物吸收的亚硝
18、酸盐、硝酸盐被植物吸收。(4)概括地说,生态系统功能的维持取决于它的自我调节能力,即保证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要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动态平衡。答案:(1)生产者和分解者保持相对稳定(2)最大限度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食物链短(3)分解者硝化细菌亚硝酸盐、硝酸盐(4)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动态平衡23(12分)绿色奥运使北京市民选择了绿色生活方式,绿色出行,节能减排深入人心,选择节能环保的产品,以实际行动实践着“后奥运时期”的可持续的生活方式。请分析与绿色生活方式有关的内容。(1)如图是某居民小区中垃圾收集点(小圆圈)的布局,它在选址
19、上存在的问题有_。垃圾收集点选址应考虑的因素包括_。(2)有人设想在住宅小区附近建立小型生活垃圾焚烧厂,其流程如图所示。请将图中所要表达的内容填在下面的横线上。_,_,_。解析:(1)垃圾收集点是居民投放垃圾的地方,它的分布原则:一是便于人们投放,一般设在居民区人流量较大的地方,且分布均匀,便于为所有居民服务;二是防止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三是对人们的生活环境不造成负面影响。(2)居民住宅产生生活垃圾比较分散,要焚烧或回收利用,首先要进行汇集,因此处应填写垃圾收集点,垃圾焚烧产生,又回到居民住宅,则说明又可被居民利用,因此为焚烧过程中产生的热能,焚烧后的残液一部分可回收利用,一部分难以利用,便填
20、埋,因此应填回收利用有用部分。答案:(1)分布不均匀(不合理),沿河布置污染水源是否便于居民使用,对小区景观的影响,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是否污染环境等(2)垃圾(分类)收集点热量(或热能、能量、电能等)回收利用有用部分(或制砖、制肥、用做建筑材料等)24(14分)(2011年南昌高二检测)太湖蓝藻爆发,严重影响了市民生活。请回答下列问题:(1)蓝藻在N、P等矿质营养丰富的水体中能够大量繁殖,占据水体上层空间,导致下层水草因_而生长衰弱,甚至死亡。蓝藻过度繁殖又会造成水中溶氧量下降,其原因是_。(2)N、P过多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水体中N、P元素的主要来源有_。(3)农药厂排出的污水
21、中也含有杀虫剂等成分。某兴趣小组拟对另一新型杀虫剂对环境中生物的影响进行调查,请利用下列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材料:加水稀释的杀虫剂,蚯蚓若干,相同木箱数只,富含腐殖质的土壤,清水。实验步骤:取木箱两只,编号A、B,在其中铺满相同厚度的富含腐殖质的土壤;_;_;_。预期结果及结论:_。解析:水草的生长需要阳光,藻类的呼吸作用和对死亡藻类的分解均需要消耗氧气。第(3)题是探究杀虫剂的影响的实验设计,解题思路应从对照实验入手,设定一个单一变量,然后进行实验设计。答案:(1)缺少光照藻类呼吸和微生物对死亡藻类的分解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2)富营养化养殖、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等(3)实验步骤:分别向A、B木箱中喷洒等量的加水稀释了的杀虫剂和清水,使土壤保持湿润透气分别向A、B木箱中投放等数量的大小和生活状态相似的蚯蚓,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观察并记录A、B木箱中蚯蚓的存活情况预期结果要及结论:如果A木箱中蚯蚓的生活状态(活动能力、存活数量等)明显差于B组,则说明杀虫剂对蚯蚓有毒害作用;如果A木箱中蚯蚓的生活状态(活动能力、存活数量等)与B组相当,则说明杀虫剂对蚯蚓无影响;如果A木箱中蚯蚓的生活状态(活动能力、存活数量等)明显好于B组,则说明杀虫剂有利于蚯蚓生存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