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一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25.咏华山1_苏教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75441 上传时间:2025-11-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25.咏华山1_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25.咏华山1_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25.咏华山1_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25.咏华山1_苏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咏华山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一、复习导入师: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读课题。生:咏华山。师:上节课我们借助拼音读通、读熟了课文,了解了课

2、文的大概意思,还学习了第1自然段,知道了古时候有个小孩名叫(寇准),他跟着先生一起去登华山。哎呀!华山可是我国的一座名山呀!你们想去看看吗?生:想。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跟着小寇准和他的先生一块去登华山,好吗?二、学习第二段师:请小朋友们自己读读第2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读完以后,老师要请小朋友说一说,你觉得华山怎么样?生:我觉得华山很高生:我觉得华山真高呀!师:看来你们都觉得华山很高!是啊!小寇准和先生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后,他们的感觉就和你们的一样。(出示小黑板,啊!华山真高哇!)师:读读看,再读一遍,读出华山的高来。师:华山到底有多高呢,我们一起跟小寇准和先生到山顶上去看一看。(出示

3、小黑板):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太阳是那么近,山腰飘着朵朵白云。师:小朋友们自己好好读读这两句,一边读一边想,你在山顶上看到些什么?师:谁来说说?生:我在山顶上看到了蓝天和太阳。生:我还看到了许许多多的大山。师:你们读了这两句话能看到蓝天、很多山、太阳和朵朵白云。你们真会读书。为什么远远近近的山都到了我们脚下了呢?这是怎么回事,你们知道吗?生:因为华山很高很高。师:(出示投影)说得真好,你们看,登上了山顶,我们看到远远近近的山都在我们的脚下,只有蓝天在头顶上,这是因为华山太高了,也正是因为华山太高了,所以太阳才会显得那么近,好像一伸手就能够着似的,一朵朵白云都飘在山腰间。我们在

4、山顶上看到的这一切,都告诉了我们华山非常高,(板书:高)师:小朋友们再好好读读这两句话,看哪些小朋友能读得让人一听就觉得华山非常高。自己先试试。师:第一句谁想读。生读。师:听他这么读,你们能感受到华山的高吗?还有谁想来试试。师:听你这么一读,我能感受到华山比较高了,谁能读得让人觉得华山非常非常高。生读。师:听了觉得怎么样。生:听他这么读我觉得华山真高呀!师:对,像他这样读得轻一点,这让人觉得华山非常高,一起像他这样来读。师:第二句谁愿意来试试。生读。师:读得真棒,一下子就把华山的高给读出来了,还有谁来。(指名读)师:真不错,我们一起来。生齐读师:这两句话把华山写得多高,多美呀!我们连起来读。(

5、看投影)读了这两句,我们感受到了自己就站在山顶上,只有蓝天在我们的头顶上,远远近近所有的山都在我们的脚下,没有哪座山能与华山一样高一样齐的,抬头看去,看到太阳离我们那么近,回过头看,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华山多高多美呀!师:小朋友们站在山顶上,看到这幅美景,一定会跟小寇准一样,会从心底发出惊叹:(出求小黑板。)生齐读:啊!华山真高呀!师:看到这么高的华山你们惊讶吗?这惊讶的声音是从心底发出的,怎么读?生读。师:你这是从心底发出来的吗?再轻点。生再读。师:华山是这么的高,具体写华山高的这两句话写得多美,多好呀!我们把它们背下来,好吗?生:好师:自己先练习背背。生练习背。师:谁试着背一背。生背。师:

6、这么短的时间你就能背得这么好,真了不起。还有谁会背?都会背了,一起来背好吗?生齐背。师:背得真棒,我们以后碰到像这样的好词好句就要把它背下来,好吗?师:华山真高、真美啊!看到这么高、这么美的华山,小寇准的心里非常激动,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情不自禁的吟诵起来:(出示黑板)生:(读)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师:这首读共四行,两句话,这首诗的意思你知道吗?小朋友们联系前面学过的课文,读一读,想一想,看能不能自己把它读懂。生自由读师:读懂了吗?那“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就是生:只有天高高在上,没有其它山与它一样齐。师:“举头”就是生:抬头。师:“回首”就是生:回头。师:“

7、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就是生:抬头看,红日是那么近,回头看,白云是那么低。师:小朋友们真聪明,联系上面的课文自己就能读懂这首读。这首诗和前面的课文一样赞美了华山的高大,因此,这篇课文的课题是生:咏华山。师:我们读这首诗的时候,就要想象自己就是小寇准来把华山的高、美读出来,自己先多练习几遍。生自由读。师:谁先来试一试。生读。师:练习背一背,好吗?生练习背。三、学习第三段师:这首读写得太好了!小朋友们知道小寇准那年几岁?生:七岁。师:才七岁就能一下子做出这么好的诗,难怪先生听了连连点头称赞。我们一起来当先生夸夸他。生:好诗!好诗!师:这首读写得多好呀,老师想,小寇准的语文一定学得很好,很认真,小朋友们都要向他学习呀!看看现在谁学得最认真。师:刚才我们一起去登了华山,欣赏了华山的高与美,收获真不小。下面我们把课文连起来有感情朗读一下,再来回忆一下华山的美景。生齐读。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去登了华山,看到华山真高、真美呀!回去以后,你们可以把华山上看到的美景讲给身边的小朋友听,好吗?(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