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作业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750202 上传时间:2024-06-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4.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作业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作业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作业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2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作业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2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作业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一、选择题1从15世纪开始,西班牙、英国、法国走向集权,成为欧洲最早一批“新君主国”。“新君主国”的本质内涵是(D)A君主专制下的军政合一国家B教皇控制下的神权专制国家C议会主导下的中央集权国家D王权专制下的统一民族国家【解析】“新君主国”是指实行君主专制的民族国家,D项正确;“新君主国”利用各种方式将权力集中在君主个人手中,统一国家,削弱贵族和教会的权力,A、B两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新君主国”是指实行君主专制的民族国家,并非议会主导下的中央集权国家,排除C项。2在宗教改革时期,英国宗教改革家威克里夫把圣经译成英语,并主张圣经是信仰唯一的根据。同样,马丁

2、路德也于1534年译出德文本的圣经。这些做法在当时(D)A削弱了基督教在欧洲的影响B彻底摧毁了罗马教皇的政治权威C推动了欧洲民主制度的建立D有助于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解析】依据材料“把圣经译成英语,并主张圣经是信仰唯一的根据”“马丁路德也于1534年译出德文本的圣经”可知,这体现了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有助于欧洲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国家的形成,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宗教改革反对的是教会,并不反对基督教,没有削弱基督教在欧洲的影响;B选项错误,“彻底摧毁”一词表述过于绝对;C选项错误,宗教改革主要是反对罗马教会的统治,与欧洲的民主政治无关。3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

3、信仰而得救。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这说明宗教改革(B)A实现了民众宗教信仰的自由B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C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D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解析】在宗教改革中“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这说明宗教改革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故B项正确;宗教改革打击了天主教的绝对权威,但并没有实现民众的宗教信仰自由,故A项错误;宗教改革推动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但这不是材料反映的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宗教改革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故D项错误。4法国政治思想家博丹(15301596年)主张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巩固统一的民族国家,国家权力至高无上,

4、任何君主无权侵占别人的财产。该主张(D)A体现了资产阶级的理想愿望B加强了法国的君主专制集权C反映了重商主义的发展需要D体现了民族国家至上的要求【解析】法国政治思想家博丹主张“巩固统一的民族国家,国家权力至高无上”,体现民族国家至上的要求,故D项正确;资产阶级主张民主,而博丹主张维护君主专制制度,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该主张的实施效果,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重商主义思想,排除C项。51516年,法兰西斯一世同罗马教皇利奥十世签订了波伦亚条约。根据这个条约,国王有权任命教会的高级教职,有权向圣职界征税。1539年,法兰西斯一世下令国家法令使用法语,不得使用教会惯用的拉丁文。上述举措(C)A引发了

5、基督教改革运动B导致封君封臣制度进一步强化C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D基本解决了王权与教权之争【解析】据材料“国王有权任命教会的高级教职,有权向圣职界征税”可知,这有利于国家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形成民族国家,故选C项;基督教改革运动开始于德国,排除A项;封君封臣制度强调天主教的至高地位,材料削弱了天主教影响,排除B项;基本解决了王权与教权之争的是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排除 D项。61648年,欧洲国家达成的威斯特伐利亚条约规定:承认新教合法地位,新教诸侯和天主教诸侯地位平等;各诸侯邦国可自行订定官方宗教;各诸侯邦国有外交自主权。这些规定(D)A促进了欧洲国家政治统一进程B表明了罗马教会立新教为合

6、法宗教C造成了各诸侯邦国割据的状态D推动了宗教改革和主权国家的形成【解析】材料中的规定与欧洲国家政治统一进程无关,故A项描述错误。据材料可以知道威斯特伐利亚条约是欧洲国家达成的,不是罗马教会颁布的,故B项错误。威斯特伐利亚条约主要是造成德国封建割据时代的到来,并未造成整个欧洲的分立割据,故C错误。据材料“承认新教合法地位各诸侯邦国有外交自主权”可以知道,威斯特伐利亚条约推动了宗教改革,也使得王权独立于教权,有利于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719世纪末,欧洲国际法学家将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文明”“半文明”和“野蛮”等不同类别,将国际法界定为“文明国家之间的法律”。这反映了(A)A西

7、方主导了国际体系B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C不同文明间冲突加深D国际规则的逐步完善【解析】“文明国家之间的法律”体现出的是西方国家对自身的一种认识,国际事务也由西方国家所掌控,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世界市场的内容;C选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文明冲突的内容;D选项错误,这与材料反映的内容是不符的。8和平是人类最持久最朴实的追求。近代以来,第一个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是(D)A拉巴洛条约B国际联盟盟约C洛迦诺公约D非战公约【解析】据材料“第一个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非战公约是1927年由法国外长白里安倡议,1928

8、年15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巴黎签订,主要内容是废弃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只能用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故D项正确;拉巴洛条约是1922年由德国魏玛政府与俄罗斯苏维埃签署的条约,宣布放弃在一战后向对方提出的领土和金钱之要求,两国外交正常化,这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国际联盟盟约是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通过,确定了国际联盟的组织机构、职能、原则和会员国的义务,规定将德国殖民地由国际联盟实行委任统治,这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洛迦诺公约是1925年英、法、德、意等七国代表在瑞士洛迦诺举行的会议上通过的,保证德国与西部邻国的边界现状,对改善法、德关系,稳定欧洲局势有积极意义,也不符合题意,

9、故C项错误。9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痛定思痛,人类开始探寻维护世界和平的新途径。国际联盟的成立就是这种探寻努力的结果。国联从一成立就宣称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但它却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不太光彩的纪录,并放任了二战的爆发,其原因不包括(C)A国联成为英法等少数大国操纵下的维护霸权的工具B国联盟约的很多规定模糊不清、漏洞百出C美国与英法在国联内争夺领导权,使国联成为双方争霸的场所,降低了国联的效率D苏俄被排斥在国联之外,美国也由于国内反对未能加入,大大降低了国联的权威性【解析】根据所学知识,美国没有加入国际联盟,不可能与英法在国联内争夺领导权,故选C项。国际联盟虽然是各国为防止武装冲突、

10、加强普遍和平与安全而建立国际机构的第一次尝试,但却成为英法等少数大国操纵下的维护其霸权的工具,排除A项。国联的设计仍不尽完善,比如曾规定全面裁减军备但却未能付诸实现,采取制裁侵略者的行动之前须先经理事会全体投票等,排除B项。当时苏俄被排斥在国联之外,美国也由于国内反对未能加入,更使国联丧失了坚定温和的支持力量,排除D项。10国际联盟的宗旨是制止战争、制止侵略,而事实上这一宗旨却成为空谈。从机制方面来看,主要是因为(A)A形成决议需“全体一致”B国联行政院的权力过大C吸收德国等战败国加入D把苏俄排除在国联之外【解析】抓住“事实上这一宗旨却成为空谈”“从机制方面来看”可得,形成决议需“全体一致”,

11、实际上使国联失去了制止战争和侵略的可能性,故A项正确;B项说法本身错误,国联缺乏执行决议的强制力,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故B项错误; C项不属于“机制方面”的原因,故C项错误;D项不属于“机制方面”的原因,故D项错误。11“二战后成立的联合国吸取了国际联盟的教训,在国际联盟基础上对联合国的组织机构进行了调整使联合国具有了一定的行动能力。”“使联合国具有了一定的行动能力”是由于(C)A会员国采取了“全体一致”的原则B实行民族自决原则C安理会实行“大国一致”原则D实行集体防御原则【解析】由于“大国一致”原则的实施,所以个别国家操纵联合国的可能性变小,因而“联合国具有了一定的行动能力”,故选C项;“

12、全体一致”的原则、民族自决原则、集体防御原则皆不属于联合国原则,故排除A、B、D三项。12下表是二战后初期国际社会签订的部分协定公约。这反映出(A)1945年12月1947年10月1949年8月1950年11月1951年7月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关于战时保护平民之日内瓦公约保护人权与基本自由公约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A国际社会的法制化B发达国家主导着国际事务C国际社会保护弱者D经济是国际交往主要内容【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际社会签订的协定公约具有法律效力,材料中社会各领域的公约协定的出现,反映出当时国际社会法制化的发展趋势,故选A项。材料中不仅建立了以资本主义国

13、家为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同时还制定了保护平民和难民权益的国际公约,而这些并不能体现出发达国家对国际事务的主导,排除B项;C项与B项同理,所述只符合材料部分信息,故不是最佳答案,排除;材料所述并不仅仅只是经济层面的内容,且材料并未就几项不同内容之间进行比较,故无法得出孰轻孰重的结论,排除D。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威斯特伐利亚公会是近代国际法产生的标志。会议承认了罗马帝国统治下为数众多的邦国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确立了国家主权和主权平等原则。资产阶级革命对近代国际法发展有重大影响,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提出的民族自决、不干涉内政、战争中贯彻人道主义原则逐步为国际社会接受,成为国际法

14、的原则,从格老秀斯开始,几乎所有的国际法学者都把国际法主体锁定在欧洲国家这个范围,与尚处在“野蛮状态”或“半野蛮状态”国家之间的关系不能用国际法来调整。摘编自王庆海国际法材料二在世界近代史上,西方国家认为进行战争是国家的正当权利。在此基础上,国际法的奠基人格老秀斯主张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提出交战规则以及关于战俘待遇、武器使用、除了军事必要外财产不应受到损害等原则。这些原则后来被西方国家普遍接受。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国际联盟的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为此“各缔约国承担不从事战争的义务”。摘编自杨和平20世纪:战争、和平与国际法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国际法

15、的主要特征。(2)根据材料二,说明格老秀斯提出的各项原则有何积极影响,指出国际联盟盟约所反映的对战争的态度有何新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答案】(1)主要特征:主要由西方国家确立;内容上强调国家主权、主权平等、人道主义等原则,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观念;使用范围上排斥非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2)积极影响:使战争受到法律的约束,尽量减少战争所造成的危害。新变化:对国家的战争权加以限制,通过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维持和平。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空前的灾难,使人们深刻认识到战争的危害。【解析】(1)根据材料一“几乎所有的国际法学者都把国际法主体锁定在欧洲国家这个范围”得出主要由西方国家

16、确立;根据材料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提出的民族自决、不干涉内政、战争中贯彻人道主义原则逐步为国际社会接受,成为国际法的原则”得出内容上强调国家主权、主权平等、人道主义等原则,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观念;根据材料一“与尚处在野蛮状态或半野蛮状态国家之间的关系不能用国际法来调整”得出使用范围上排斥非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2)依据材料二“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提出交战规则以及关于战俘待遇、武器使用、除了军事必要外财产不应受到损害等原则”可知,格老秀斯提出的各项原则的积极影响是使战争受到法律的约束,尽量减少战争所造成的危害。依据材料二“国际联盟”“各缔约国承担不从事战争的义务”可以得出新变

17、化是普遍性国际组织的出现,使战争权力受限制,促进和平的因素增多。原因的作答需要结合国际联盟成立的背景,从一战的教训出发,分析争取和维护国际和平的必要性。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共同签署了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宣告在战后建立一个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奠定了联合国成立的基础。1944年8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在美国举行会议,中国代表团提出的关于处理国际争端的原则等多项建议后来被纳入联合国宪章,被称为“中国建议”。10月9日,中、美、英、苏四国同时发表了关于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的建议案,确立了未来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内容。1945年4月,联合国制宪会

18、议在旧金山召开,四个发起国的首席代表轮流担任大会主席,中、英、法、俄和西班牙文为会议正式语言,设立了中、美、英、苏、法等14国首席代表组成的执行委员会。6月25日,制宪大会一致通过联合国宪章。次日,与会的50个国家举行签字仪式,中国代表团第一个在宪章上签字,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1)根据材料,概述中国在参与过程中的主要活动。(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主要原因。【答案】(1)活动:签署宣告成立联合国的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提出多项被纳入联合国宪章的“中国建议”;发表初步描绘联合国蓝图的关于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的

19、建议案;参与组织联合国制宪会议,签署联合国宪章。(2)原因:在抗击法西斯侵略的战争中做出卓越贡献,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较早提出创建联合国设想;积极推动联合国创建。【解析】(1)由材料“中、美、英、苏四国共同签署了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得出签署宣告成立联合国的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由材料“中国代表团提出的关于处理国际争端的原则等多项建议后来被纳入联合国宪章,被称为中国建议”得出提出多项被纳入联合国宪章的“中国建议”;由材料“中、美、英、苏四国同时发表了关于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的建议案,确立了未来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内容”得出发表初步描绘联合国蓝图的关于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的建议案;由材料“联合国制宪会议在

20、旧金山召开,四个发起国的首席代表轮流担任大会主席,中、英、法、俄和西班牙文为会议正式语言”得出参与组织联合国制宪会议,由材料“制宪大会一致通过联合国宪章。次日,与会的50个国家举行签字仪式,中国代表团第一个在宪章上签字”得出签署联合国宪章。(2)结合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突出贡献和重要作用得出在抗击法西斯侵略的战争中做出卓越贡献,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由材料“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共同签署了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1944年8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在美国举行会议,中国代表团提出的关于处理国际争端的原则等多项建议后来被纳入联合国宪章”得出较早提出创建联合国设想;由材料“10月9日,中、美、英、苏四国同时发表了关于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的建议案,确立了未来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内容”“1945年4月,联合国制宪会议在旧金山召开,四个发起国的首席代表轮流担任大会主席,中、英、法、俄和西班牙文为会议正式语言,设立了中、美、英、苏、法等14国首席代表组成的执行委员会”“中国代表团第一个在宪章上签字,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得出积极推动联合国创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