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1 小壁虎借尾巴∣人教.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74858 上传时间:2025-11-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1 小壁虎借尾巴∣人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1 小壁虎借尾巴∣人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1 小壁虎借尾巴∣人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1 小壁虎借尾巴∣人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1小壁虎借尾巴知识与技能1会认“壁、墙”等12个生字。会写“捉、条”等7个字,认识部首车字旁。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3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过程与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创设情境,借助图画等手段自主识字或阅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小动物们不同的尾巴有不同的作用,体会动物间真诚美好。学会生字新词,了解不同动物尾巴的功能。理解壁虎尾巴的功能和可以再生的特点。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猜谜语:称虎不是虎,墙上自由爬,待在房屋上,去擒飞来将。2板书:壁虎。学生观察字形认识“壁”。3教师指着图片或标本介绍:壁虎是一种爬行动物,它的身体是扁平的,尾巴断了可再生,四肢短,趾上有吸盘

2、,可附在墙壁上爬。它吃蚊子、苍蝇、蛾等小昆虫,对人类有益。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壁虎的课文,题目叫“小壁虎借尾巴”。板书:小壁虎借尾巴你们问别人借过东西吗?举例说说。小壁虎借着尾巴了吗?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了解了解吧。二、初读课文1自己轻声读一遍课文。要求:遇到生字,看拼音自学;边读边思考三个问题:(1)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2)向谁借尾巴?(3)结果怎么样?读后讨论上述问题。2分段读课文。(1)看看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指名让学生一人读一段。要求把音读准。(2)读后正音:比较“拨泼”“争挣”“阿啊”;读准“蛇、甩、傻”3个翘舌音。注意“啊”的变音,如“多难看啊(n) ”“不行啊(ng)”。读

3、准“断”的音,不要丢了介母“u”,读成了“dn ”。(3)看看还有哪些字的字形要注意比较。如“甩用”“借错猎惜”。(4)结合比较音、形,指名用动作演示“挣”“甩”,帮助理解字义。3再轻声读一遍课文,要读得正确、熟练。读后问:我们已经读了三遍课文,每遍的要求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小结:我们学课文就要一遍遍地读,开头先熟悉一下内容,把字音读准;再看看课文分几段,每一段从哪里到哪里;然后再读读,要读得熟练。你们读了三遍,想不想听老师读一遍?4老师范读。(或听录音)边听边请学生看图。你觉得老师读得怎么样?小结:一篇课文是越读越有味道的。我们要读得好,就得反复读,要理解课文的意思。三、导读课文第三至五

4、自然段1看看图二、图三、图四,读一读,找一找,课文哪几段是写这三幅图的。指名三人,分别读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这三段都是写什么的?这三段都是写借尾巴的,也是这一课的重点。2比较。(1)这三段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自己轻轻地读读。出示:爬到哪里?看到什么?说了什么?(2)有不同的地方吗?默读,把不同点画下来。出示:小河边小鱼摇游来游去拨水大树上黄牛甩吃草赶蝇子屋檐下燕子摆飞来飞去掌握方向(3)写尾巴动作的词,为什么小鱼用“摇 ”,黄牛用“甩”,燕子用“摆”?(4)通过比较,你知道了什么?3指导朗读。(1)齐读作者叙述的话,指名四人分角色读。(2)指名四人读对话。小结:这三段课文用相同

5、中稍有变化的写法,告诉了我们不同的动物,它们尾巴的功用是不一样的。4课堂练习。(1)填空。出示:鱼要用尾巴()。牛要用尾巴()。燕子要用尾巴()。指名看着题目口头回答。(2)说话练习。练习把这三点知识综合起来说,比如学了这篇课文,我知道了从小动物不肯借尾巴的原因说说它们之所以不肯借,是因为从小动物的尾巴多有趣说说动物的尾巴小结:同样一个内容,从不同的角度说,就可以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今天我们就练习了上面的三种说法。第二课时一、复习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2分组扮角色读课文第三至五自然段。二、继续讲读课文1课文第三至五自然段都是讲小壁虎借尾巴的。作者为什么要写第一、二自然段呢?指名读、讨论、齐读。2

6、作者为什么要写第六自然段呢?指名读、讨论、齐读。三、总结1齐读全文。课文讲了哪几种动物的尾巴的用处?壁虎的尾巴有什么特色?2说话练习。(1)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用处呢?(2)默读第三至五自然段,照书上的样子说一段“小壁虎借尾巴”。(3)还有这么多动物的尾巴有用处,为什么不全写在课文里呢?(4)既然不要写得太多,为什么选这三种动物写呢?总结:这三种动物比较有代表性,能告诉我们不论在水里游的,在陆地上跑的,还是在空中飞的动物,它们的尾巴都是有用处的。四、指导书写1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认读,组词。2观察字形和结构,交流书写中要注意的地方。3教师指导范写。4学生练习描红,书写。21小壁虎借尾巴小

7、壁虎长出了新尾巴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小鱼老牛燕子拨水 赶蝇子 掌握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