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1 知道内迁的五个少数民族的名称。2 掌握改革的内容。3 理解改革促进了黄河流域的民族大融合。4 继续培养归纳概括和表达的能力。5培养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及释读历史图片的能力。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改革的背景、内容、影响。教学难点:改革背景和部分内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教学过程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歌曲爱我中华的影音。有关少数民族内迁的课件。鲜卑人民在改革前后的服饰对比幻灯。学生准备:收集我国少数民族的名称、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四、教学步骤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
2、、 以歌曲引入 欣赏进入情景2、 引导回顾 回顾历史3、 组织阅读 阅读课文,4、了解、概括要点5、 教师讲解 具体学习改革原因和措施6、 组织阅读史料、挂图 结合挂图了解迁都7、 讲解史实、补充资料 学习、了解。(一)、设趣质疑、导入新课(约6分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 引导:同学们,在上课前,老师放一首歌给大家听,大家放松一下,好吗?(播放)2、 设问:同学从中听出了什么呢?那时的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等情况是怎么样的呢?3、 鼓励、评价指出:在前面课文里, 我们了解到华夏的历史,而我们的民族情况是由56个少数民族的组合,最初, 他们不是与汉族生活在一起的, 后来, 秦朝时,秦始皇统一起来
3、, 加强了边疆的开发, 少数民族与汉族联系加强,各民族不断融合(改革促进了融合),形成了今天的大团结局面。4、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1)、 静心聆听(2)、 积极回答:(略)(3)、 认真听教师讲解,4、 感受团结的历史二、内容分解、探索新知(约25分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改革的背景和原因1、 过度讲解,2、 当历史发展到东汉末年,3、 北方“五胡”内迁。4、 引导学生分析、认识改革背景和原因,5、 为学习措施作好铺垫二、改革的措施1、 课本剧的表演2、 引导: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改变社会状况,3、 于是他从制度、文化、风俗等入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措施有哪些呢? 4、 逐一分析改革的措施,
4、5、 组织学生讨论各条的作用和内在联系三 改革的作用和影响1、 谈论:孝文帝的改革是轰轰烈烈了,但是结果怎么样呢?3、 引导学生代表总结阅读收获4、 鼓励、评价、总结学生代表的发言:改革促使少数民汉化,包括姓氏、服饰、婚姻、语言、生产生活等。这些都是民族大融合的表现,而北魏政权也在不断的学习汉族经济文化是加速了封建化的进程 1、阅读了解: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我国形成了汉族居住中原,少数民族居住边地的格局,东汉末年,少数民族内迁,而内迁的民族中,鲜卑部于439年统一北方,建立北魏,北朝开始。2、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到改革背景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大量内迁,原因是鲜卑拓拔部统治方式落后,激化了矛盾。四、教
5、学小结、突破重难(约2分钟)本课主要介绍了从东汉末年开始的少数民族内迁、统一北方的孝文帝的及随之来的民族大融合。本课教学从问题入手,按照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影响,对全文进行概括、归纳,再展示历史人物事件中评价人物,通过对历史进行串线的精心组织,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到了知识、提高能力、受到熏陶感染四、角色互易、巩固练习(约7分钟)把全班学生分成两个大组进行竞赛,教师讲解竞赛规则当评委进行积分,学生互相问答,问、答的质量高的组胜。五、问题探究、拓展活动(课外完成)请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等形式,了解我国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及发展概况。六、个性设计、练习提高(约5分钟、可留待课余完成)1、 结合历史资料,谈谈你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认识2、 少数民族大量内迁, 对促进民族的交流与融合起到了哪些作用?你认为我国应该怎样加强民族团结, 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