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教案 .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74136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教案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教案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教案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教案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教案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教案 .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教案 .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教案 .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教案 .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教案 .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教案 .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2课时)名师说课课程标准分析本课的课标要求是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中国传统农业是大陆集约型农业,即常说的精耕细作农业。这是一种以一家一户为经营单位,在小块土地上耕作、高投入的个体小生产农业,自然经济色彩浓厚,应深入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对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相关传说及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因而学习本课有一定的知识基础,鉴于此,本课以神话传说探究为切入点着手设计。同时学生通过必修一政治专题史的学习,对高中的历史学习有一定的感受,但对经济史内容相对陌生,本课是本册书第一

2、课,所以如何实现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及过渡性,对今后的教学至关重要。教学方法1以课文为基本蓝本,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自主学习,设疑引思,探究学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提高能力,深化情感。2充分运用课文中的图片和课前准备的音像资料,让学生感受历史的真实性,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3探究学习法:布置关于中国古代四个民间传说的整理探究活动,即关于神农氏、十二生肖、大禹治水、牛郎织女的传说。学习方法主要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及相关情境资料,培养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的能力。鼓励学生课下搜集与本课相关的材料,体验古代中国农民的生活。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

3、能1掌握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起源。2掌握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变化(从刀耕火种、耜耕、石器锄耕到铁农具的使用)及其历史作用。3通过对刀耕火种、铁农具的使用以及曲辕犁等生产工具的不断进步的学习,理解生产力的进步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过程与方法1阅读中国原始农业发生与发展的相关史料,分析总结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2对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变化的材料进行讨论分析,得出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使其在封建社会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生产工具的进步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2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评价历史的根本标准。重难点重点中国

4、古代农业经济的主要特点。难点劳动工具的变化对农耕经济的影响。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俗语说:民以食为天,而食的主要来源是农业生产,中国早期农业生产是怎样出现的?有什么特征?教学过程一、农业的起源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显示四段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出我国的原始农业是怎样发展而来的。材料一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庄子盗跖材料二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女织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商君书画策材料三民食果蔬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民。韩非子五蠹材料四神农教耕生谷,以致民利。管子形

5、势解学生:我国的原始农业是由原始的采集农业向种植农业发展而来的。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我国北方、南方出土的农业遗存,同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的种植农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在各个地区分别形成怎样的特点,主要原因是什么。学生:(1)我国的种植农业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2)黄河流域以种植粟麦为主,长江流域以种植水稻为主。(3)主要原因是北方气候干燥,土地干旱,适宜种植粟麦;南方气候湿润,河流众多,适宜种植水稻。教师利用前面考古发现的资料,让学生自由讨论:“这些遗址中各有哪些农业性实物遗存?”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提问:“什么种类多,什么种类少?”(农作物多,而动物少)由此启

6、发学生总结出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第一个特点: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的“五谷”、“六畜”和十二生肖的说法,让学生体会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国家的基本特点,体会中国历史悠久的农业文明。二、农具的进步教师:利用课件显示资料材料一图片资料石耒战国时期的铁农具:石镰锄、斧、铲、犁汉代耕作石画像唐代曲辕犁材料二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易系辞下材料三今铁官之数日: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行服连轺拳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管子海王请同学们根据材料分别说明各时期农具的发展变化情况,

7、生产工具的改进对农业生产能起到什么作用?学生:在原始社会,人们使用的是石斧、石镰、石铲、木耒。到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掌握了炼铁技术,开始出现铁农具,取代了笨重的石器。战国中期牛耕开始运用在农业生产中。汉代中期,牛耕普遍推广。到唐朝,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改进的曲辕犁。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使用,使农业生产的效率比前代有了很大的提高,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会有所增加。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教师:向同学们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模式的变化是一个重点内容。这一时期出现了两个重要变化,一是铁农具的出现,一是牛力耕种的出现。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讲解。此时的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中,

8、而社会的种种变化都与这一时期冶铁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密切相关。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生产工具的进步意味着什么?这对中国农业生产方式能起到什么积极的作用?学生:生产工具的进步意味着生产力的提高。牛耕的使用和不断改良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我国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也使得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成为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又一特点。教师:请同学们观察唐代曲辕犁,思考:曲辕犁出现的背景有哪些?与前代犁具相比,技术上有哪些革新、有哪些优点?学生讨论后,老师帮助概括背景:南方地区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开发,于唐代经济进一步发展,生产力提高;曲辕犁适合长江下游一带的地理条件。关于后一问可参看课

9、本小字归纳得出答案。教师:多媒体课件显示曹魏马钧改进的翻车筒车如果我们把筒车和翻车相比较的话,请同学们概括一下筒车的优点,进一步说明灌溉工具的进步。学生:在动力上,筒车是以水力即自然力作动力,翻车则以人力作动力;在结构上,筒车是滚筒式结构,翻车是在机械上利用脚踏轮,带动链板连续翻转的装置;在功效上,两者都是把水从低处汲到高处,但是筒车是利用水力,可以自转不息、终夜有声,使得人无灌溉之劳而田有常熟之利。据说一昼夜可以灌溉田地百亩以上。翻车则不然,它受人力和时间的限制,其功效远不如筒车大。这说明,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生产力在不断进步。板书设计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

10、2掌握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3掌握中国小农经济的艰难发展及其原因。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分析的方法来分析评价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历史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中国传统农业发展水平长期处于世界最前列,是中国古代社会繁荣和发展的经济基础。2勤劳和智慧的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但是在阶级社会,却受到沉重的剥削和压迫,生活困苦。重难点重点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主要特点。难点小农经济的艰难成长。教学过程三、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教师:在我国,由于幅员辽阔,水资源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极不均匀,而充足的水分对于农作物的生长至关重要,水利是农业的血脉,兴修水利工程就可以调节这种水资源分布的不均衡状态,从而解决农作

11、物生长在不同时期的水分需求问题。大禹治水的传说说明先民们很早就已意识到修建水利工程的重要性。为了防治水害,古人兴修了哪些水利工程?学生:春秋战国时期有都江堰、郑国渠;西汉时期有漕渠、白渠、黄河防治、新疆有坎儿井。多媒体课件显示:材料一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四川都江堰市城西,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两千多年来,至今仍然使用,发挥着巨大效益。李冰治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它不愧为文明世界的伟大杰作、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示意图材料二都江堰渠首的三大主体工程:鱼嘴、飞沙堰、宝瓶口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它昂头于

12、岷江江心,把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俗称“金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在鱼嘴以下的长堤,即分内、外二江的堤叫金刚堤。堤下段与内江左岸虎头岸相对的地方,在一低平的地段,这里春、秋、冬三季是人们往返于离堆公园与索桥之间行道的坦途。洪水季节,这里浪花飞溅,是内江的泄洪道。泄洪道,唐朝名“侍郎堰”“金堤”,后又名“减水河”,它具有泄洪排沙的显著功能,故又叫它“飞沙堰”。飞沙堰是都江堰三大主体工程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它的功用非常之大,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飞沙堰的作用主要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

13、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另一作用是“飞沙”,岷江从万山丛中急驰而来,挟着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飞沙堰真是“善解人意”“排人所难”,将上游带来的泥沙和卵石,甚至重达千斤的巨石,从这里抛入外江(主要是巧妙地利用离心力作用),确保内江通畅,确有鬼斧神工之妙。宝瓶口,是前山(今名灌口山、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它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特,故名宝瓶口。留在宝瓶口右边的山丘,因与其山体相离,故名离堆。宝瓶口宽度和底高都有极其严格的控制,古人在岩壁上刻了几十条分划,取名

14、“水则”,这是我国最早的水位标尺。鱼嘴、飞沙堰、宝瓶口是都江堰渠首的三大主体工程,在一般人看来可能会觉得平平常常、简简单单,殊不知其中蕴藏着极其巨大的科学价值,它内含的系统工程学、流体力学等,在今天仍然是处在当代科技的前沿,普遍受到推崇和运用,然而这些科学原理,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中就已被运用于实践了。这是中华古代文明的象征,这是我国炎黄子孙的骄傲。材料三新疆坎儿井天山融雪教师:结合水利工程的修建,说明水利设施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基础设施建设对增强综合国力的作用。学生:水利工程的修建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农业生产正常进行,抗旱防涝,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又推动了水利设施建设的发展。无论在古代还是在

15、现代,基础设施建设虽然投资大、见效慢,但它会极大地改善社会生产的环境和条件,有力地推动一国经济长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大幅度提高。教师:正是由于水利工程的重要作用,农业水利的兴修也被先民们作为农业技术的经验总结而写进了古代农书。四、自耕农经济的形成教师:用幻灯打出甲骨文中“协”字,即三耒共同在一块土地上耕作的象形文字。这个字描绘了商周时期怎样的耕作方式?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耕作方式?学生:集体耕作。因为生产力水平低下。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页最后一段小字白居易的诗朱陈村,回答问题)1诗中描写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模式?2这种模式出现于何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3为什么朱陈村的农民能有相对安定的生活

16、条件?学生:1“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模式。2出现于春秋时期,出现的原因是生产工具的进步及私有土地的出现。3因为朱陈村的农民拥有自己的土地,他们以家庭为单位,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一家人的生活必需品基本上都能够自给自足,不需要与外界联系也能够生活得很好。所以,他们过着比较安定的生活。教师:到这里我们已学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三个特点,请同学们概括一下。多媒体课件显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1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2精耕细作。3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教师:朱陈村农民这种自给自足的经营模式,可以使中国古代的农民在没有天灾和战乱的条件下生活得比较安逸,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比较高,这是小农

17、经济的优点。那么请同学们思考,这种制度是否存在着不足之处?以此引导学生评价小农经济。多媒体课件显示:积极作用:“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在和平以及没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勉强维持自己一家人的生存,生活比较安逸,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比较高。消极作用:(1)小农经济规模小,分工简单,很难扩大再生产;自给自足限制了消费,阻碍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广度和深度。(2)小农经济承受风险的能力差,战乱、兼并或苛捐杂税都会使农民破产,很难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3)随着人口增长和土地兼并严重,人均占有的耕地减少,导致对草原、山地等过度开发,从而使生存环境恶化。(4)小农经济也是近代以来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小结中国古代的原始农业起源于原始的采集业,由于地理和气候的原因,形成了以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两大种植区域。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技术的日益完善和水利设施的兴建,逐渐形成了中国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模式,而促成这一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