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一年级上语文教学片断 点评一去二三里_人教新课标.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73276 上传时间:2025-11-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上语文教学片断 点评一去二三里_人教新课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一年级上语文教学片断 点评一去二三里_人教新课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含英咀华超越教材一去二三里教学片断及反思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内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超越教材、丰富学生的课堂资源。那么,如何合理使用教材来满足新型课堂的需求呢?教学片断1.看图,初步了解一去二三里这首诗的内容。(屏幕显示一去二三里图画)师:老师这里有一幅古画,仔细观察,想想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两个孩子看到了什么,他们在说些什么。(学生观察图画)师:好!现在同学们发言,把你看到的讲给大家听。生1:这是一个村子的景色。因为有几座房子,山上有亭子,路旁有大树和花。生2:这是一座寺院。那几座房子就是和尚念经的地方。师:看来大家的意见不一致啊,怎么办呢?生齐:看书!2

2、.读诗,了解诗的内容。师:借助拼音自读这首诗。(生读课文,师引导有节奏地多读几遍)(生看图,师范读)师:这下谁想说说这幅画的内容?生1:这是一个村子的景色。两个孩子看到了小山村里住着几户人家,山上有几座亭台,路边有树、有花。(师引导看图,要求学生由远及近的顺序说)生2:远处山上有座亭台,近处有树木,路边开着花。 3.运用多媒体课件“撞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学生对教材的学习推向新的高度。出示一组烟村的课件生齐:啊!纷纷举起了手。生1:到了快要吃饭的时候了,家家户户都在做饭,烟囱里冒出了烟。生2:这是我妈妈在炒洋芋丝丝。(学生们大笑,课堂气氛比先前更加活跃)。出示课件亭台师:古时候人们把这叫“

3、亭台”,现在人们把这叫“亭子”。你在什么地方见过亭子呢?生1:我在平凉柳湖公园见过。生2:我在田家沟见过。生3:我在王母宫山见过。师:你见过湖中心的亭子吗?生4:我在电视上见过。师:那叫湖心亭。课件出示:五颜六色的花师:仔细观察,花除了数量多,还有什么多?生:颜色多师:对了,用我们今天学的含有数字的成语来形容,那就是五颜六色的花。师:还可以说五颜六色的什么呢?生1:五颜六色的蜡笔。生2:五颜六色的世界。生3:五颜六色的彩虹。生4:五颜六色的粉笔。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穿的衣服都是生齐:五颜六色的。师:亭子是干什么用的?生1:乘凉:。生2:休息。生3:看风景。赏析一、用好教材,尊重教材1.目前,

4、课堂教学改革已进入纵深阶段。为了上好一节公开课,冥思苦想,力求 “标新立异”,可整节课从头至尾对课本内容只字未看、片言未读。在上述教学片段中,当学生对图画的观察出现偏差时,“怎么办呢”?“看书”!当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知不够深刻时,“怎么办呢”?“看书”!这种“手到擒来”的收获,难道需要费尽周折大搞创意吗?我们看到当学生表述不够准确时,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读课文,多次读课文,同一学生获得了不同层次的感受,不同的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对这首诗有了新的感悟。从上述片段中,我们可以透视出教者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入研究与诠释。用好教材,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力求还原教材编写的本意,深刻感悟教材资源,实现教材自身价值的

5、最大化,唯有这样才能做到尊重教材。二、活用教材超越教材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但不是唯一资源。它不能成为师生反复研读、记诵的不容置疑的圣经,更不能成为启迪学生智慧的桎梏。在教科书面前,师生不能失去应有的灵活与主动,要用宝贵的时间去感悟丰富多彩的世界。布鲁纳说过:“对学生来说,最有效的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上述片段中,教师创设了一个又一个的生活场景,并步步引导与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把学生的学习置身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这样的情景吸引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更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这就是用教材教的最高境界超越教材、活用教材。在这节课上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尊重教材,超越教材”的教学理念和精神。总之,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遵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把教材与教学环境结合起来,寻求学生认知规律与教材编写意图之间的契合点,对教材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重组和超越,充分挖掘教材内涵,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以最大限度地创造优质高效课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