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年级期末语文试卷答案一、朋友 几岁 行走 因为 北风二、 稻子三、略苹果黑板司机四、1. 2. 3. 4.五、(答案不唯一)1.大 个 2.她、地 3.白、电 自 里六、 1. 2. 3. 4. 5. 七、 元旦 十月一日 儿童节 一月一日 教师节 六月一日 国庆节 九月十日船 元旦 十月一日 儿童节 一月一日 教师节 六月一日 国庆节 九月十日船 元旦 十月一日 儿童节 一月一日 教师节 六月一日 国庆节 九月十日船八、1.左-右 2.东-西九、略十、1. 五 笔顺: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
2、,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2.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3.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十一、1.三 2.啄木鸟、山雀、燕子、猫头鹰 3.三四百 一百万 2019十二、通顺连贯,意思对即可,不会的字可以用图画和拼音代替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