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一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12小河与青草_苏教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71182 上传时间:2025-11-11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12小河与青草_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2.小河与青草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一、读拼音,写词语。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

2、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qng co shu fn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

3、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zh zi du min 来源:ZXXK二、选词填空。小河 小草 1.( )感谢( )把河岸的泥土紧紧抱住,让河水很清很清。 2.( )感谢( )给了它充足的水分,让它长得更绿。 三、补充句子,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我感谢_ ,因为_ 。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本课通过写_和_的对话,告诉我们_ _ 。答案:一、青草 水分 住在 对面二、1.小河 小草2.小草 小河三、我的老师 她教给我知识及为人处世的道理 四、小草 河水 做人既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又要谦虚谨慎,甘于奉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